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一生会遇见许多,不管是在生命中一闪而过的,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备感震撼的。但无论遇见什么,只要我们意识到了,总想知道那是什么,或模糊或清晰,很少能够完完全全撇下它,清心寡欲,不去多想。我想,作为一名社工的学生,对社工的情感或感知也经历着同样的历程。

  读社会工作也有两年半了,可若是随随便便让谁来问我社工是什么,我真的说不清,不是自己表达不出来(这也算一方面),而是自己也不知道社会工作是什么。家里人问过,街坊邻居、村子里的人也问过,每到这种时候,我总是动动嘴唇不知道要说什么,脑子一片空白,然后操着方言告诉他们这是帮助别人并且让受助者自我提升的一个专业。也会有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经意提出这个问题要神游在课堂之外,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我们回答,结果不过是随便答一通,抿唇一笑,然后引来一阵哈哈大笑。课本上说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可具体是怎样体现利他的指导性,怎么个科学法呢?而社会工作又是什么呢?除了模糊还是模糊,总感觉它离学社会工作的我很远很远,又很矛盾,且高高在上,专业性强的触不可及。

  有些缘分总是那么不期而至,好友要来“陕西长安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实习,机缘巧合下,我带着想探索社工是什么和学习社工实务的心情来到了团结村,来到这里,来看看正规的社工们到底是怎样实践的,决定自己是否要继续学业读个社会工作研究生,还是毕业即择业,从事社工本行业或换个其他行业。

  在这里,认识了来自不同高校的很多优秀的同龄人,也认识了机构的工作人员们,他们和蔼亲切,没有一点架子,我觉得这是我的幸运。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十几个人睡一间大宿舍,大家一起做饭吃饭,同吃同住共同学习的日子,很美好,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肆意的生活了。有时候会突然傻乐,大家真是才认识十几二十天吗!以前也参观过一些社工机构,可能是出于自身或外界的种种原因,界限是很明晰的,机构就是机构,自己也就是自己,根本无法逾越,可在这里真真有种家的味道,今天进厨房,轻车熟路,好像在家里一样,突然感觉很温暖,我真的没想到,我会融进这个地方,一个内向的我和这个以前对我而言完完全全陌生的地方,莫非这就是王老师经常讲的“接地气”吧。

  初来时,王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机构成立的背景和主要负责人,看惯听惯并活在为了一份体制内工作而挤破头的情境中的我,很佩服各位老师为了做公益,追求快乐,而辞掉让人眼红的工作,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的精神,但是不理解也不明白他们是为什么,图什么,仅仅是那看不见的虚无缥缈的快乐吗?真的很难理解。可当参加完叶子老师的培训,我们正式开始在村里做无结构式访谈,和村子里人聊天,被大人和小孩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快乐,不知道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总之慢慢地,能感觉到自己开始理解这些老师了。大多数时候,访谈回来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谈谈当天碰到的问题,和应对方式。这是个很锻炼人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我发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敏感度不高,不能正视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等,虽然我也知道自己不一定立马就能改正过了,但在一种好的氛围下,受到的对自身错误的冲击的次数越多,正向的影响也越大,潜移默化的力量也是一种发展。当留在儿童活动中心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因为没经历过,或许会被他们吵的很烦,或许不知道怎么去管教那些个淘气顽皮让人头大的小朋友们,可这些是一时的。相互之间的陪伴,小朋友的可爱、执着、机智及带给我们的感动或突然间的启示却是经常的。他们会全心全意的依赖着某个大哥哥或大姐姐,我很担心自己的某个不适当的眼神或不恰当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会伤害到他们,不敢去辜负他们,为当前缺乏能力的自己而羞愧。不知不觉中会更喜欢他们了。越来越喜欢,尽管大部分时候他们还是那样吵。

  做社工需要足够踏实,有足够的耐心,有灵锐的敏感度,有一颗沉静的心,要学会适应及享受漫漫助人路上未见成效的寂寞。自小到大,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对于敏感度,自己真是不敢奢望了。但各种心却是可以修来的,诚心,爱心,善心,悲天悯人之心……我觉的来长安社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社工除去这层专业身份的枷锁外,最初是一个人,一个鲜活亮丽的个体存在。在社会工作的教程中我们是会学习很多理论、技巧,听上去很高大上很专业的东西,但最重要最应该排在前面的当属如何做人。我觉得一个真真的人,才是支起社工的骨骼,缺失骨骼的社工终究是软的,站立不起的。很喜欢传统文化,喜欢源远的历史故事,钦佩古人的高深智慧,喜欢他们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那些天文地理医学,那些博大精深。最喜欢的应该是其中的修心与做人,那些处事的境界。但靠白话长大的我面对传统的古言时却呈现一种抓狂的模样,没了精彩的白话译本,则完全不知所云,只是仰望,更别说如何对话,从中学习做人了。现代人批传统文化,但是却遗忘了自己到底对它理解得多深,是否断章取义,不知其真正内涵。一直以来,自己也知道学科间有共融性,是相通的,但生活中却依旧撇得很清,“长安社工”,搭建了我心中的传统文化与社工之间的桥梁,打破了以往意识里社会工作专业及社工专业性很强,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样子。让我学着去接地气,让我知道那不是神台,社工不仅有专业性的一面,更有多姿多彩的其他面,关键在于,你在助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是怎样行动的。

  路很长,我想现在我仍然无法定义社会工作是什么,但总会找到这条路上适合自己的方式,一种面对生命时不忘初心,恣意规矩又幸福的姿态,去行动,去改变,去理解生命。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大学生社工实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我在硅谷实习的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