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未来就业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1-02-03 18:39:43 求职指南 我要投稿

未来就业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1.国内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新旧动力依然处在转换的过程当中。虽然新兴业态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仍无法完全抵消传统动力下降带来的影响。虽然3月份相关经济指标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又开始凸显。主要是由于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就业质量下降、部分人群失业增多带来的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传导到消费领域,导致消费增长的潜力不足;经营风险加大、投资回报下降、行业准入限制和融资渠道不畅造成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减弱;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外部需求不振使外贸出现衰退式增长。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密切相关,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将对就业造成不小的压力。

未来就业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2.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市场需求减弱。2016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分化,美国经济温和复苏、走势向好,欧盟经济低速增长、前景不明,日本经济增速缓慢、濒于衰退边缘;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除了印度GDP一季度增长7.9%领跑全球之外,南非经济低速增长,巴西、俄罗斯等国经济继续负增长。世界银行、IMF等国际机构于近日纷纷下调了年初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初步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比2015年3.1%的增速微降,继续呈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的“三低一高”特征。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一方面,通过影响中国外贸波及国内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就业;另一方面,迫使部分出口企业倒闭或停产直接影响国内就业。

  3.产业转型与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失业风险加大。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都要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问题,由此也将加大这些行业就业人员的失业风险,2016年仅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职工人数就将达到80万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传统的制造业、工业部门将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固然服务业的发展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慢于制造业,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反过来会制约就业的增长。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落后产能的淘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替代产业的发展也不能在短期内创造足够的工作岗位吸纳过剩的劳动力。因此,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好这些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将有限增加劳动力供给。近年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持续下降,2015年15-59岁人口同比减少435万人,所占人口比例进一步降至67.3%,分别连续第四年和第五年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已经造成中国就业总人口增速的放缓,而作为要素投入的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将对经济未来的长期增长形成制约,反过来影响就业的增长。虽然中国已经开始实施“全面两孩”的政策,但受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生育观念转变和抚养孩子成本上升的影响,政策的预期效果十分有限。

  5.技术进步和科技革命将带来新增就业机会。首先,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导致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拉动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增加就业。其次,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保健、体育、娱乐旅游、文化、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再次,技术进步带来的'互联网普及和创新,使网店、微商、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就业形式蓬勃发展起来,网络创业开拓了就业新领域,极大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为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就业难”问题将得到逐步缓解。

  6.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化落实将促进就业创业。2016年初以来,国务院印发了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如2月份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旨在有效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月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旨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出口、带动就业,实现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5月份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目的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上政策的推行,将有力地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7.全年就业指标预测。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影响,预计2016年下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维持上半年稳中略降的趋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1300万人左右,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失业率将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05%上下,达到全年预期4.5%以内的目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继续下降至66.7%左右;劳动力市场将继续保持宽松状态,求人倍率将保持在1.0以上;受累于外贸疲软、环境压力、产业转型、产能过剩等多方因素影响,部分省份和地区仍将面临突出的失业问题。

【未来就业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文章:

影响员工培训积极性因素及对策分析03-06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论文03-30

高校金融专业就业方向与未来02-26

音乐表演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03-15

农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的分析03-13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分析01-16

影响员工归属感因素03-05

影响面试成绩的因素02-13

2018统计实务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04-07

版面编辑与校对专业未来就业方向与发展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