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柳袁照写作讲评课教学的文化的因素影响的论文

时间:2021-01-20 20:05:53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柳袁照写作讲评课教学的文化的因素影响的论文

  纳兰容若有“赌书消得泼茶香”句,写的是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而听柳袁照老师《“读书笔记”写作讲评与指导》一课,就感觉是一场师生之间的“赌书”:赌丰厚,大,赌深远;也是一场“赌作”:以写作打赌,赌思想,赌内涵,赌情怀。你方“作”罢,我登场,虽无茶可饮,却深得文化之味。我在此谈谈听课心得,表其十之一二。

柳袁照写作讲评课教学的文化的因素影响的论文

  一、博学而笃志——生命课堂的教学

  博学而笃志,是指广学而厚识之,一个人要有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这句话是孔子思想的传承和传播者、孔门弟子中贡献最大的子夏说的,后来成了复旦大学的校训。而写作教学也正体现了这五个字的要义。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意思是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毕其功于一役,须将平素所学和积累解数使出,方能博得会意一笑。而“读书笔记”的写作更是建立在“读书”的背景之上,要依靠多年来积累的系统知识、培养的文学个性以及总结的写作规律,所以,柳袁照老师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一本好书,就是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而为这堂课,他“厚积”了两年,或者说,这是他教这个班两年以来在写作教学上的收获。

  在今天分数至上的“现实主义”教育环境下,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也难怪有学生给柳老师写信提出,要将一周一次的阅读课改为自习课。所以,这堂课的第一部分,柳老师以期中考试的即席作文为例,对其进行讲评,旨在告诉学生:写作,无论功利与否,都“来源于平常的积累”。一个人如果仅为了分数的高下而读书,便会丧失读书的乐趣。这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教学,这种生命的气息是对知识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尊重。

  读书时,不可有己见;读书后,不可失己见。著书者,可有门派之分,但读书者,不必存门户之见,道释儒侠、诸子百家,可尽情吸纳,而在“博学”之后亦可尽述己见。书以养气,教学以养心。所谓“生命课堂”就是尊重生命,于细微处“养心”,并能放开手脚,有大刀阔斧的气势,让学生由“非自觉写作”转向“自觉写作”。这堂课是承前启后的,是两年来作文教学的总结,也是未来写作的起点。柳老师是站在“大语文”的高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文学个性,静水流深地将课内阅读写作延伸至课外阅读写作。这是一个教育大家才有的气场,也是柳老师给我的启思。

  其次,读书快可破卷,但也要学会——倦,则释卷。柳袁照老师在给学生开出的“‘读书笔记’阅读参考书目”的上方,写了这么一行字——有些是今天需要看的,有些是今天需要知道的,有些是明天一定必须看的。

  提出“性灵说”的袁中郎说过:“若不惬意,就置之俟他人。”教师如果强迫学生去读他们不喜好的读物,那完全是虚耗时间。当一个人的思想和阅历尚没有达到可读一部名著时,勉强去读,他一定认为其味甚劣。孔子说“五十以学《易》”,意思是说,再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周易》,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柳老师旨在教给学生:读书是读者与作家精神上的融洽与共鸣,世界上有江河浩瀚的书籍,如若读完之后不是手舞足蹈,哪里能品得真滋味、获得真性情呢?若倦,则释卷,这同样是对生命与文化的尊重啊。

  能开出一长列书单的教师有很多,但能在开出书单前,写下这样一行字的老师真的很少。

  二、切问而近思——思维课堂的教学

  切问而近思,是说既要切中肯綮地提问,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要多想当前的与自己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简而言之,就是心无旁骛,专注于当下。柳老师思维课堂的教学特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师生范本,剖析思维方式

  切问学生所学而未悟之事,不泛滥而问,这是柳老师训练学生思维的基本出发点。柳老师以师生同题异构的作品,选择了其中六篇作为读书笔记思维训练的对象。这样选文,学生往往更有切身体会,更有问可提,有话可说。

  从读者的角度品读同一文,也许感悟各有千秋;而从作者的角度而言,他自有他心中的立意与出发点。读者与作者能否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能否获得精神的融洽与共鸣,可作为区别读者鉴赏能力高下和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柳老师请每一位作者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写作初衷和思考角度;又请学生站在读者角度,谈对该文的思索与感悟。当出于本意的爱憎与癖嗜达成一致时,作品的美便彰显出来了。

  创作者与品读者的思维都是流动的,若作登高临远的讲读,也许能讲出一番极其深远的意境来;但“道不远人”,当柳老师作“切问而近思”的讲读时,才真正完成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思维训练;同时,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往往敝帚自珍,容易忽视其中的缺陷,而品读者也容易脱离文本,迎合自己的精神体验,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互以为鉴,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获得客观的认知。

  2.专注文学个性,培养思维品质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心得式读书笔记”的写作讲评,柳老师教导学生:“写心得读书笔记,需要智慧与思想,与你拥有多少学识似乎无关,只是表达你对事物的独到看法。要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这话让我等专注于技巧与文法的老师肃容。

  诚然,写作是“独抒性灵”,是发挥一己的性情,展示一己的心灵。林语堂先生说:“写作技巧之于文学,正如教条之于教派——都是属于性情琐屑者的顾及小节。”一个初习者如若忽略了文学个性的培植,则无论如何研习技巧与文法,都成不了一个成功的作者。技巧相对作者的思想、情怀心胸、机智、敏锐、思辨力等等文学个性与修养来说,不过是文饰与点缀而已。

  写作教学也许有指南、规律与速成,但敢于立足长远,目力明确,不为外物所炫,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十年树人”的从容心态,保持一名语文老师的本色与真性情,柳老师给了我们一面镜子。

  3.运用对比教学,展现多元思维

  这堂课,柳老师采用了对比教学的方式,将考试即席作文与日常作文相对比,将学生作文与教师作文相对比,将作者立意与读者感知相对比,展现了思维课堂教学的多维与立体,增强了思维运行的力度,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师运用对比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同一问题的思维空间增大,加大整合力度;另一方面,更可设计出具有思维张力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近思”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如:柳老师比较三篇即席考试型读书笔记的写作特点,归纳出三篇案例的写作方法与论证方式:边举例边议论,层层推进——《洪武大帝朱元璋》;衬托对比,迂回推进——《不完美的完美》;并列式,分层推进——《她的卑微与高贵》。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点的梳理,求同求异,扩大了多元、立体的思维空间。同样,师生同题异构、写作比较的教学方式,更是增强了思维训练的深度、广度与厚度,真正实现了“切问、近思,以求远”的教学预设。

  思维课堂,其实是文字、思想与个性的混合物,如果能训练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那便是教授者的智慧了。

  三、仁在其中矣——审美课堂的教学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前提之下,是生命之大美,同样的,柳老师的这堂课也可谓“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也有“大美”在其中。美,是柳老师追求的课堂理想的价值核心。

  1.审美课堂的第一要义,就是返璞归真

  近年来,作文教学越来越走入“模式化”的教学误区。“五段三论式”“主论三分法”大行其道,直至去年高考因其严重的“八股文”倾向而遭遇评分重创。今年,“对比论证法”又开始风行,但不知哪年又将遭遇“滑铁卢”……我们庸“师”自扰,搜寻着写作的“程式”,探寻着走向高分的捷径,却不曾想能听到这样一堂作文课:师生们以一颗怡然淡定的好奇之心,关注着历史、社会、自然,注重着生活的积累,徜徉在最本真的感悟与写作之间,在“我手写我心”的教学境界中,寻找着生活中发乎本心的东西,追求他们返璞归真的写作宗旨。

  所以,祝嘉东同学会把朱元璋的残暴归罪于他的身世;茆丹同学评价福尔摩斯,会得出“英雄一定是淡泊名利的”结论;沈思源同学会为斯嘉丽的人生信念“明天又是另外一天”感到深深的悲哀;周天音同学敢挑战胡适的“红学”观点;庄雨希同学会为赵子龙的败绩开脱……也许他们还不能理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们不知道这世上有很多英雄的人生理想是“出将入相、黄袍加身”,他们也不知道斯嘉丽的那句名言是不折不挠的美国精神写照……但这些都不重要,知识会随年龄而不断长进,“天工‘远胜于’斧凿”“枯藤的美胜于王羲之的字,悬崖的壮严胜于张梦龙的碑铭”,林语堂说:“凡是尽其天性的,都有‘文’或美的轮廓为其外饰,所以‘文’或轮廓形式的美是内生的,而不是外来的。”

  柳老师执著而诗性地教着写作,他的没有功利和不谈道统,让辛劳奔波地寻找着应试捷径又唯恐哪一天会遭遇覆巢之灾的我们汗颜。

  2.尊重学生,师生间的和谐之美

  曾有教育学专家说过: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柳老师这堂课告诉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尊重。

  什么样的课堂能引起学生共鸣?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创设情景,让生活的感悟走进学生的写作,而是教师放下身段,真正做一次学生,与他们共同体会写作的甘苦,体会学生的忧喜与困惑。文以“师”为先,教师“下水”现场写作,这就是“尊重”,尊重教育,尊重生命,创造语文课堂的和谐之美。

  记得当年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作文课上,当他讲完了一堆写作要求后,听到有学生低语,有本事你自己写一篇。王老师说,写就写。当下课铃响起时,他把写好的作文往墙上一贴,昂首阔步地走出了教室。而墙上共贴了两篇——他用两种手法各写了一篇。而今天,柳老师又为我们躬亲示范了一回——读书笔记,他一共写了七篇。印在讲义上的那篇《关于尊严》,只是七分之一。我几乎能听见当他昂首阔步走出教室,或谦逊地表示“你们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比我好”时,学生心底那片热烈的掌声。

  什么是“审美课堂”?今天,柳老师用他的教学实践,为我们下了定义。

  柳老师是校长,对于升学率的问题,他也许比任何人都更在意,但他更是一位有“生命”意识的教育者,对于课堂教学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文化导向;同时,他又是一个带有“自然天成”品格的语文老师,不染粉华,修美于内,探求师道,偶尔还会做个“稚童”,与学生比一比读书、赌一赌写作。也许他课堂教学的语言面貌并不出色,偶尔还会天马行空,激情而忘乎所以,但那份率真,令人肃敬。

  作为他的徒弟,我有幸目睹他各式光环下的风采,但在一长串的头衔下,最可敬的还是他“教师”的履历。唐代钱起有诗云:“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前辈们的皓首穷经,让学子们能够穿过美丽的花径,走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能身为他们的弟子,我心存感念。

【柳袁照写作讲评课教学的文化的因素影响的论文】相关文章:

影响面试成绩的因素02-22

浅谈写作的教学论文08-20

新西兰留学奖学金申请的影响因素09-10

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10-24

汉语写作融于综合课的教学探讨论文03-30

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融合研究论文03-14

浅析社会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本10-06

论语文教师写作智能对作文教学的影响论文07-25

写作教学困境分析的论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