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历史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时间:2021-01-04 09:23:52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历史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历史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德国知识分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选题意义和背景。

  在德国甚至在欧洲历史上,都很难找到另一个世纪比世纪更能激发思考者心灵的激情。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忿恿了可憎的暴君,因而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对威廉二世、希特勒的批判,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知识分子。在那些充满激情和易被时代风潮所迷惑的年代,那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君的罪行视而不见。知识分子虽说不掌政治握权力,但往往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感召力,他们显然属于万民景仰、然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物“.所以,对战争年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不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一战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国际学术界非常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周年,欧洲学术界声明要将一战史作为今后五年研究的主题之一,足以见得一战史在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就我国史学界来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成果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成果相当薄弱,无论是微观的个案研究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都不充分。因此,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学术创新空间。③再者,史学界对于一战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而对知识分子在一战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却长期被学者所忽视,知识分子在一战中的言行通常被当做年精神”所席卷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虽然从上个世纪年代开始对一战的研究有了大的转向,注重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一战,但即使如此,也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到知识分子与一战这一研究领域。更遗憾的是,国内并没有展幵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因此,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内一战史研究。除此以外,我们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二战爆发的根源大多可以追溯到一战甚至一战前,一些学者更是认为纳粹使用的思想和词语在一战中就已经流行甚至合法化,而知识分子正是这些思想和词语的倡导者、发明者,所以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也这有助于对二战的理解。

  其次,一战期间知识分子狂热的战争激情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我们知道一战中知识分子对战争的宣传鼓动成为了各国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德国,战争期间德国知识分子出产的关于战争的作品多如牛毛。到年年底为止,来自知识分子的战争散文就达册,战争诗达万首,战争文学达册。就连温和派的知识分子,如弗里德里希梅内克,也加入了宣传战争的行列。一战期间,德国知识界达成广泛的共识,为所谓的“民族防御战”而进行宣传和辩护。不仅如此,德国各阶层更是达到空前的团结,致使“年精神”、“八月经历”等词语成为了德国民族的象征。因此,研究德国一战中的知识分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德国国内普遍的爱国热情,对德国国内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对战争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对一战中德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这个知识分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知识分子的言行受到更大的关注,如何做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和借鉴,将有助于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进一步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功能,更好的坚守良知,勇于担当,力争为中国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②历史行而无远,一战中知识分子的言行,就如一记肃穆的警钟,既时刻敦促着知识分子要负起责任,也提醒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重大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局势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受到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的影响,使得某些历史事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种族不平等理论密切相关的还有“生存空间”不足,要求向外武力扩张的极端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正是在强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这些极端思想的理论工具的推动和指导下,德国一步步走向一战的深渊。德国知识分子溢美战争观点既是德意志军国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应,又为军国主义文化传统增加了理性色彩,并使其影响不断扩大,使军国主义传统更加根深蒂固,从而将对战争的崇尚、对军队的激情融入到德国人生活之中,使一战成为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爆发的第一次高峰。

  3、参考文献。

  [1]艾米尔·路德维希着,杨成绪、潘琪译:《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法)安托万·基扬着,黄艳红译:《近代德国及其历史学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巴拉拉·W塔奇曼着,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组译:《八月炮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4](美)彼得·帕雷特主编,(美)戈登:}A.克雷格,费利克斯·吉尔伯特编:《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5]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6]丁建弘,李霞着:《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7]费里茨·费舍尔着,何江、李世隆等译:《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着,彭刚、顾杭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9]韩耀成:《德国文学史》第四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黄燎宇:《托马斯·曼》,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德)卡尔·洛维特着,李秋零,田薇译:《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科佩尔。}S}平森着范德一、林瑞武、何FH译:《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4](德)克劳斯·费舍尔着钱坤译,《德国反犹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版。

  [15]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李岩,高明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画》,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年版。

  [17]刘国柱:《希特勒与知识分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18]吕一民,朱晓罕:《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美)马克·里拉着,邓晓氰王笑红译:《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2版。

  [20](德)玛丽安妮·韦伯着,阎克文译:《马克斯·韦伯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1](英)尼尔·弗格森着,董莹译:《战争的悲悯》,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22]斯蒂芬·茨威格着,舒畅善、孙龙生、刘春华、戴奎生译:《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王英杰刘宝存:《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24](美)威廉·夏伊勒着,李天爵、李家儒、陈传昌等译:《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25](爱尔兰)约翰·霍恩着,卢周来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政府、社会和动员》,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张顺洪,赵文洪,姜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7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中文论文:

  [1]陈占彪:《何谓知识分子》,天府新论2007年第2期。

  [2]崔文龙:《论极端民族主义与德意志帝国的世界扩张》,社科纵横,2011年10月,第10期。

  [3]邓白桦:《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同济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1卷第4期。

  [4]格奥尔格·C}伊格尔斯着张旭鹏译《历史学家面对战争》,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5]何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及其经济、思想深渊》,江汉论坛,1999年1月。

  [6]黄正柏:《德意志民族思想文化与纳粹主义的兴起》,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5期。

  [7]李工真:《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反犹主义》,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8]李义中《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9]李云霞,张献:《从德国民族主义形成特点看纳粹独裁统治的必然性》,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1]任合生:《作家的使命和责任一一论西欧作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4卷第5期。

  [12]宋严萍:《民族主义与战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6月,第28卷第2期。

  [13]孙晓红《论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反犹运动》,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3月。

  [14]张国臣:《论花德怠志民族主义分,许昌帅专字报,1999年弟4期。

  [15]周培佩:《知识分子与近代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8月第23卷第4期。

  英文书目:

  [1] David Welch, Germany, Propaganda And Total War 1914-1918, Rutgers UniversityPress, 2000.

  [2] Elizabeth A. Marsland, The Nation's Cause: French, English and German Poetry勿、The First World War, Routledge, Chapman&Hall, New York, 1991.

  [3] Francis Ludwig Carsten, War Against War: British And German Radical MovementsIn The First World W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4] Fred Bridgham, The First World War as a Clash of Cultures, Camden House, 2006.

  [5] Fritz K. Ringer, 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Mandarins: The German AcademicCommunity, 1890-193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6] Jeffrey Verhey, The Spirit of 1914: Militarism, Myth and Mobilization in Germany,Studie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Warfare, vol. 1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2000.

  [7] Mary Hammond, Shafquat Towheed, Publishing in the First World War, PalgarveMacmillan, 2007.

  [8] Matthew Stibbe, German Anglophobia And The Great War, 1914-1918,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1.

  [9] Mildred S. Wertheimer, The Pan-German League, 1890-1914, New York: Longmans,Green and Co., 1924.

  [10] Panl Fussel,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1]1]Peter Vansittart, Voices From The Great War, Jonathan Cape, 1981.

  [12] Reinhold Grimm and Jost Hermand,1914/1939 German Reflections of the TwoWorld Wars,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2.

  [13] Roger Chickering, We Men Who Feel Most German: A Cultural Study of thePan-German League 1886-1944, Boston: George Allen&Unwin, 1983.

  [14] Roland N. Stromberg, Redemption by War: The Intellectuals and 1914, Lawrence:

  Regents Press of Kansas. 1982.

  [15] Wolfgang J. Mommsen,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Deveson. Arnold,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