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1-01-15 19:07:2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又到毕业季,毕业论文不会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意义

  (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要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具有政治坚定、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必备的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就业拓展岗位包括基层公安机关科、所、队的治安民警、社区民警以及企、事业保卫部门、保安服务公司、消防部门。

  (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山西公安工作和社会安全防范工作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山西社会治安管理,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重要任务之一。我省由企业改制的公安分局18个,新成立的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16个。这些公安局直接服务于我省大型企业、厂矿的内部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维护工作,担负着企业生产安全、市场经营安全、经济运行安全的重任。预防各种违法犯罪,确保企业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所盼,也是公安机关的重任。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如何依托这些公安机关为企业服务,培养能够适应基层公安机关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我省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同时,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干部、保安人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辅助力量,现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经过调研我省现有正规保安7万余人,实际参与保安工作的人员达到2万左右。社会对安保人员的需求旺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通过为公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保卫、保安服务、公共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服务为山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专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保持“生命力”的保证

  任何一个专业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不被淘汰,一是要明确专业定位,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来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共安全专业建设的定位就是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大量的服务与管理的专门人才。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其服务能力。

  二、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警察职业教育训练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山西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及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教育训练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公共安全管理专门人才和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民警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公安工作实际需求和服务基层实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基层公安机关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训练质量为重点,坚持“贴近实战、贴近实际、贴近一线、服务社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规划,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我校师资、设施、设备、财力及其它办学资源合理配置并使其产生最大效益,努力提升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教育训练水平,更好地为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及公共安全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服务。

  三、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在服务社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验实训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实验、实训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实训设备缺乏、老化。二是缺少高水平、符合公共安全实际工作的实训教材。近年来,随着“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在修订的'公共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增加了实验、实训课时量,但没有完整的实训教材,大部分的实训课仅仅体现在一些法律文书的填写上。学生的实训课程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三是教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公共安全专业的老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但实践经验较少,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比较吃力,而从实践部门聘请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学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官,由于这些教官属于单位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任务繁重,教学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四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要求。通过调查,大多毕业生反映,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作用不大,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应用领域和实践技能方面。充分说明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性不强。

  四、提升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构想

  (一)推进“校、局、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局”合作是公安人才培养与民警素质提高、学科专业建设与警务模式革新、科研项目开发与实践成果梳理、公安教育发展与公安实践创新互动多赢的有效载体,也是公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1]“校、局、企”合作也是公安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能够使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公共安全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公安机关、企业内部保卫部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必须以山西产业发展对公共安全管理、安全保卫、消防管理、安全检查等人才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局、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几年来,公安院校在“校、局、企”合作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大多数都浅尝辄止,缺乏实质内容。要能够真正发挥“校、局、企”合作效能,必须加强“校、局、企”合作制度建设,建立“校、局、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组织校、局、企三方举行合作办学和管理运行机制研讨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联合协作机制;共同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分析、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施、学生顶岗实习等进行研讨,使得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二)强化实践育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2]建立模拟案件仿真系统实训和顶岗实习,构建认识性实践(岗位见习)、验证性实践(项目实训)、模拟性实践(课程实训)、综合性实践(专业实训)和实战性实践(顶岗实习)五个层次,确立从观察到动手,从单一到综合,从模拟到实战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公共安全管理实际工作“对接”能力。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公安局、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三)促进信息化建设,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途径,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中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着手开展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根据公共安全管理岗位任务,加强公共安全专业教学网络信息化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建立法律文书库、精品案例库、视频资料库、专业知识自测库,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远程教育,校局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局、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途径,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网络学习和交流,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校局、校企合作方式分段培养,校企、校局延伸培训,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衔接。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贯通人才培养通道。

  (四)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根据行业调研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法创新。对主干课程,组织公安一线专家、企事业安保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研究确定符合岗位要求的课程内容,编写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既适用校内学生学习,又适用专业民警、保卫人员、保安人员培训的应用型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提高服务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全体专业教师应考取公安机关专业执法资格证书,同时每三年必须有一年的基层公安一线相应专业的岗位实践锻炼。聘请公安机关业务骨干、企业安全保卫专家为本专业的教官和高级教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树立公共安全管理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公共安全管理一线的兼职老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局、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局、企”之间的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六)建立以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多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模式

  职业能力是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3]打破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和以学校作为惟一评价方来评价人才质量的方式,坚持以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确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为体系的教学监控机制;建立相应的评学、评教指标体系,开展课堂听、看、查、评活动;完善调控与反馈制度,定期检查、考核和反馈,以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修订和完善教学质量监督等教学文件,最终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相关方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通过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创建科学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七)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专业老师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在我省安全保卫、民爆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力,大力推广专业建设所形成的精品课程和专业系列教材,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专业老师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与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搞好全省范围的安全保卫、民爆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业务的培训。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专业建设,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杨跃杰 工作单位: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相关文章: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05-18

如何提升自己管理能力05-06

怎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06-23

HR为何提升不了管理能力01-23

提升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论文03-29

财务管理控制能力提升方法07-31

浅谈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02-02

如何提升员工能力02-10

如何提升宝宝提升社交能力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