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理想的论文

时间:2021-06-25 15:39:5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理想的论文(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理想的论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理想的论文(精选6篇)

  理想的论文 篇1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

  “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理想的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高教管理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追求文化多元性和高品味。注重文化的选择、批判和创新,是大学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它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教育和文化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恩路,从而提高教育的文化品格,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其四,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开展文化整体教育。培养文化高品味的人才,靠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从文化整体上和各个学科课程的联系上形成整体,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横向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知识整体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具有文化选择、适应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性,以后能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其五,培养学生从事文化创新活动,能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各种高品味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吸收传统智惫,也应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吸收各国的文化的精华,进行各种不同文化的比较、融合、沟通、对话,接受多种文化,树立多元文化的意识,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蓄,学会多元化方法,多视角看问题。

  最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参与世界文化大交流。学校教育要为世界文化大交流服务,为构筑民族文化的坚固长城贡献力量。随着知识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各国民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东西方文化碰撞、矛盾、冲突和融合,需要相互了解,承认文化差异,在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同时,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都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理想的论文 篇3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教育理想权利置换习惯养成显隐并重

  论文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语文教学离不开管理,管理的目标是学习的自主自动化。实现目标的关键在放权给学生,重习惯养成的管理,采用显性和隐性并用的管理方式,实现教育的自然自由化。

  在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个案多样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乏味化的当下,唯一不变的是“管理出成效”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真经。“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因此管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一直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快乐。”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以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快乐成长,让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快乐。快乐元素最多集中在语言类学科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承载学生综合素养重任的语文教师,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这一捷径可以直达教育教学的理想殿堂—“教育即生长生活”(杜威语),即让教学的主客体快乐地生长生活。

  一、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统筹安排教学流程,激发动机调控气氛,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语文比之其它学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言语习得的潜在性,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权利t换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课堂管理的关键,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并利用本学科优势,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置疑权,给学生选择权、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是习惯养成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第路蓝缕之任,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不是把学生管死,而是静中求动求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然,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使用原则是显隐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冷热渗透。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采用隐性管理方式,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偷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徘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揉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绝不是在“整”他,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以惩代学。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都是必然的,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学生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会领J晤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软硬合力。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是有力的,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如课件的准备,教师的服饰,等等,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理想的论文 篇4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青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

  职业理想的特点揭示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职业是多样性的。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很大的关系。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以及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方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因此,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职业理想具有发展性。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职业理想会由朦胧变得清晰,由幻想变得理智,由波动变得稳定。因此,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孩提时代,想当一名警察,长大后却成了一名教师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职业理想具有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因为职业理想,它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计算机的诞生,从而演绎出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如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打字员等等职业。20XX年8月份国家向社会发布第一批9个新职业以后,近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向社会发布第二批10个新职业。这批新职业是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客户服务管理师、宠物健康护理员、动画绘制员。这些新职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和制作。其特点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属于高技能人才中知识技能型人才。职业理想的动力作用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热情就会低落,学习的效果就不明显。

  因此,有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再经过努力奋斗,人生发展目标必然会实现。职业理想的调节作用。职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此外,如果一个人只把自己的追求定位在找过“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职业理想,因为,这样的理想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总之,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无论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理想的论文 篇5

  论文摘要:生态学的兴起,预示着21世纪是“生态时代”的到来。

  同时,它也为人类学习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用整体、适应、联系、多样的生态学思想来审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确立一种生态化的学习观,职业院校学生生态化学习具有整体性、多样性、交互性和主体性特征,这种学习观的实现需要提供整体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和鼓励自组织学习行为。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习;职业院校学生

  一、已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观的困境

  已有的职业教育学习理论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仅从某一视域解释学生的学习问题,也就注定必然导致其所指导的学生学习实践会存在诸方面困境。

  (一)行为训练的技术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视为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行为主义关注的是行为的训练,通过有效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连续的反馈,来培养学习者的熟练技能和动作,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如规则记忆、基本事实的关联、匹配区分等简单的学习任务。

  因此,对于诸如客观事实的习得、概念的形成、基本技能的掌握等,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其忽视了个体的感知、动机、意志和情感。

  显然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被视为一种行为训练的过程,尤其强调学生掌握某种技术操作的行为。

  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其发展目标主要是成为技能型人才,因此实际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价值。

  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陷入行为取向,学习仅仅被异化为掌握技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因此容易忽视技术背后的价值、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发展;职业院校仅将操作化的练习作为学生的唯一学习方式。

  这些使职业院校学生学习陷入唯技术化的困境。

  (二)机械认知的局部化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观念性知识的习得,鼓励学生在一般理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理解。

  它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归类、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理解为接受知识的过程。

  学习即获得知识,这种观点忽视了学习的复杂性。

  学习目标仅为获取知识,学习方式局限在课堂教学的传递,学习内容窄化为专业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其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机械接受或有意义接受。

  显然,这种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提供了指导,但是也缺乏从整体上审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主动实践关注不够。

  (三)主体建构的孤立化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主动心理机制,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人们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但是仅将情境创设作为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手段,这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观。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至少应有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问题意识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三个基本功能。

  那种将学习情境创设功能窄化只能导致实践中的偏颇,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盲目强调主体建构,而忘却了学习情境周围的人,实际上这种主体建构是一种孤立式的建构,缺乏一种社会性交往基础上的发展。

  上述三种学习理论的学习观都有其自身所要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有其合理性价值,但是他们聚焦的视域不同,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而已。

  而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复杂性的活动,既有动作技能的学习,也有智慧技能的学习;既是一种机械接受,也是一种主动建构;既是一种理论掌握,也是一种实践体验。

  可见,已有学习观缺乏一种生态的视野整体地、联系地审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问题。

  二、职业院校学生生态化学习观的确立

  心理学的学习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有些成果直接来源于对动物学习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学习,侧重于个体学习发生时的生理、心理机制等内隐活动的研究,忽视人际互动、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以及具体的社会活动情境中人的学习研究,这就使得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存在着个体化、局部化、孤立化、去情境化等局限,难以关注到个体独立的学习与集体教学情境中学习的区别。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强调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学习的教育类型,注定了其必须与产业的技术、生产方式、企业文化及教育过程、学习过程本身的各因素发生密切的联系,并处于由此构成的生态环境之中,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中一项充满复杂任务的职业学习,包含了人类的多种学习方式,需要对事实、技能和策略等多种知识综合地加以掌握,不能仅仅用一种学习理论来推演所有的学习形式。

  这即是生态化学习。

  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生态化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现实世界中社会实践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从根本上讲,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活动的、情境的和文化的,学习就是获得职业文化,如掌握职业知识、获得技能行为、新群体的规范、采纳一定的信念系统从而成为该职业文化群体中的一员。

  在这个整体的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者与环境、其他个体及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一定的学习及知识转化,不断地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可见,生态化学习观这一视角赋予学习更多的生命意义,有助于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全貌进行整体的认知和理解。

  职业院校学生生态化学习观具有以下特征:

  (一)整体性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学习是认知过程,是动作技能操作过程,也是情感过程,学习是认知、行为与情感的融合。

  如果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是从一般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情感与认知沟通的理念,抽象地阐述了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问题,那么也有观点分别从“知识的情感根源”、“认知过程的情感负载”以及“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对情感与认知的沟通进行了具体探讨。

  生态学习观中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交往实践、反思对话三者的统一,学习者在建构关于世界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地塑造着自我。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合而多面的结构。

  认知活动是学习者与外界知识事物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交往实践反映的是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学习者改造实践事物的活动,反思对话实质上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一种自我认识与反思。

  这三重范畴反映了学习者与外界、与自我的复杂生态关系,实际上,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整体性生态关系中进行。

  (二)多样性

  在生态哲学中有一种生态位宽窄理论,其主要研究生态位的宽度。

  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一个种群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

  生态位宽度越大,物种可接受的资源越丰富多样。

  在可利用资源量较少的情况下,生态位宽度一般应该增加,以使种群得到足够的资源。

  一个物种的生态位越宽,其竞争力越强,能够利用的资源总量越大,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反,一个物种的生态位越窄,其竞争力越弱,能够利用的资源总量越小,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由此,生态化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应该是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选择,并能够广泛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多类型资源。

  区别于心理学主要从学习的结果和机制划分学习的类型,生态化学习观可以根据人的生活所面对的活动对象或领域的不同,将学习划分为符号学习、交往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学习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实现学习类型的多样化,以达到不同类型学习发展功能的互补和配合。

  (三)交互性

  美国哲学家麦茜特指出:生态学的前提是,自然界所有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

  它强调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第一位的。

  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

  生态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客体的互动,通过物理的、生态的和社会的实践环境,实现在情境中的真实行动。

  生态化学习认为,学习不再是单向度地索取知识或经验,而是多维度地吸纳有利于生命系统拓展的“给养”。

  采取动态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学习,学习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环境交互”。

  学习不是学习者内部认知的产物,也不简单地是环境选择的结果,而是意图驱动行动者(自组织系统)与信息丰富的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书本、工作环境、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交互和联系的活动。

  实际上这也就说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一种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相交互、学校与企业相交互、个体与群体等方面相交互的复杂性活动。

  (四)主体性

  生态化学习观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地与其周围的学习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不是消极地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

  生态化学习观也不像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一样,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储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把学习活动机械化,而是将其看成是携着一定的生命印记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

  生态化学习观更与建构主义理论存在差异,不是单纯地从文化环境中获取,而是更加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与协商。

  可见,生态化学习观扩展了以往学习观的范围,认为学习活动除了包括主体、对象及工具系统以外,学习情境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建构和理解了知识的意义,而且也逐渐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生态化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主体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主体批判、选择与解疑的过程。

  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主体主动地实践和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进行着应用、改造、创新的一系列主体性活动,而不是仅仅学习技能。

  三、职业院校学生生态化学习的实践策略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行动之上,主要以获得过程性知识为主要目标,进而实现学习主体认知体系、操作技能和情感价值的自我建构性实践活动。

  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生态化学习的整体性、多样性、交互性和主体性特征,其生态化学习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一)提供整体的学习过程

  生态化学习强调为学习者提供整体的连续性的学习过程。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行动过程的学习,其学习活动应当是完整行动过程的生态系统。

  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言,“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

  在生态化学习观看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终结性的和静态的结果获得,而是一种连续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职业活动操作和体验过程。

  生态化学习观强调提供整体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性相一致的。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来说,其学习过程就是一项工作过程,当学习者经历了整个与其学习相对应的工作过程后,其所学习的技能或职业能力就能够牢固有效地得到掌握,只言片语的割裂式学习并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掌握。

  因此,需要提供整体性的学习过程。

  (二)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

  生态化学习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开展学习活动。

  除了传统的问题导向学习、行动导向学习和经验导向学习之外,生态化学习的实现呼唤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比如,工作相关学习。

  它是指在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学习内容的选取,与工作过程和工作对象相关的学习。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工作整合型学习也称集成型学习,是指学习地点和工作地点是统一的,学习与工作岗位或工作过程的密切联系的,学习地点如企业里的学习站和学习角;工作关联型学习是指学习地点和工作地点是分离的,但它们之间在空间上和组织上有直接的联系,学习地点如企业中的培训基地;工作导向型学习是指学习地点和工作地点是独立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学习内容直接指向工作,以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来学习,学习地点如职业学校中的实习工厂和实训基地。

  再如非集中式学习,也称分散式学习,是指学习地点在空间、时间和组织上的非集中性。

  非集中式学习在组织范畴上,因当今企业学习地点的独立性和多元性得以扩充,为适应日益分散的学习地点,通过学习地点的组合来使教育目标下的整体学习联系起来。

  (三)构建一种学习共同体

  生态化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交互性,实质上是关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和形成,体现为一种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学习是一种文化,是群体性的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则是这一活动的生态环境。

  它指的是一群有着共同的目标、观念、信仰的人,在相互协商形成的规则的规范和分工下,相互协作或合作,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共同建构知识,解决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由此构成的一种学习的生态系统。

  学习共同体本来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包括了由学生、教师、企业人员等人士共同组成的团体。

  这种共同体成员拥有不同的兴趣,对问题解决做出不同的贡献,并且持有不同的观点。

  这里特别强调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多主体的协作,强调分工与合作,动作相互协调,做到高度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四)鼓励自组织学习行为

  生态化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职业院校传统的学习活动通常是由教师准备、组织和控制的,并且主要关注知识再现和技能熟练。

  而自组织学习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的简单控制,而是在于主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自动地进行组织协调。

  自组织学习是一个主体自主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过程和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被视作学习的整体组成部分。

  这就需要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学习始终是与问题的解决相一致的。

  职业院校学生自组织学习行为主要体现为几个层面:一是学生的问题行为,在其学习生活实践中能够发现促动自身求知和行动的欲望,即在职业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职业活动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能够促动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二是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主动搜索相关信息和积极采取行动策略,即为解决职业活动中的某项工作任务,学生主动寻找策略和方法;三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新的认识和发展相关智能,并且能够创生新的问题解决的方略,即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了新的创生。

  可以看出,这种自组织学习行为过程是一个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

  总之,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知活动,不是纯粹的行为训练,也不是主观的建构经验,而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的生态性活动或过程,需要从多种因素、多种视角来实施和关注这种复杂性的学习。

  理想的论文 篇6

  行医既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职业,又是一个需要学习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掌握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职业,同时医学关注健康、生命至上的社会属性需要从医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水平,这些都对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让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真正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

  一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

  理想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悬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灯,指引人前行。作家高尔基曾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理想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理想会给予一个人向善的力量,同时也会赋予其拒恶的勇气,人的一生,难免有坎坷,有挫折,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胸怀远大理想的人,不会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不会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放弃自尊。

  (二)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是体现医学职业精神的要求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就是个人渴望达到的医学职业境界,是对未来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医学生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医学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和人类健康的珍重,就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在专业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防止差错事故,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职业境界的憧憬和追求,就是在未来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追求的贡献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医生必须有理想信念的力量支撑

  当下,自然科学属性领域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发现、新疗法等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仅一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每年增加的文献量就达40万余篇,这就要求从医人员必须终生坚持学习、艰苦探索。

  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其社会科学的属性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现代医学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内外环境、心身的统一,从而使医学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两者互相渗透和促进。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其人与人互相关怀的人文属性,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等的追求,给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生命系统的复杂和奥妙无穷,注定了医学的复杂和困难。作为医学的实践者,医生被赋予了极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掌握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质,除此之外,医生的价值理念还要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吻合,只能在奉献、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医生往往是在被患者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精神的满足,这对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无疑是个挑战,也难免会让医生遭受更多的误解、挫折。

  二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大医精诚的理念

  我国古代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医乃仁术,医者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又说“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还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务工作者要做“苍生大医”,“广施善术”。

  医者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必须具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普同一等”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

  医者要有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气魄,恪守“淡泊明志”的道德理想。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不得持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佊法规,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

  医者必须勤学不倦,虚怀若谷,力求达到医术医德的完美统一。“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必须“涉猎群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务须刻苦学习,精研医理,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努力探求至精至微之医理,掌握至纯至熟之医术。

  医者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尊重同道。孙思邈指出:“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对待患者,“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冷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对待同道,则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这种注重自身修养爱护病人尊重同道的精神,堪为后世医者之行为准则。

  (二)医师和医学生誓言

  医师的誓言就是医师对自身行为规范的承诺,更多的是基于社会公认的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认可和追求。西方医学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明确了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两千多年来,其基本精神一直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被广泛接受,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的医学生入学时还要学习该誓言,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庄严宣誓。1984年,世界医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它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明确指出病人的健康是医务人员首要关心的、具有头等重要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应坚持医学事业光荣而崇高的传统职业道德,其基本精神与《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脉相承。在1988年的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爱丁堡宣言》,该宣言指出:“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002年,《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发表,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了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加入推行《医师宣言》的活动,中国的医师承诺的誓言包括了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医师的职业精神和要求。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以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医学生誓言》,它是在充分吸收了国际上公认的几个誓言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而制订的,它既是对医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他们未来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要求。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1、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自我认知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对生命奥妙的探究、对疑难杂症的攻克、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等等,决定了从医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另外,在普通人心目中,医生和医学往往被一厢情愿地理想化,求生的本能使得病人总是希望医生能为他做到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医学也是个与环保类似的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学习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就比别人多,五年的时间已经比一般大学多出了25%的时间成本,之后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又是一个漫长的熬的过程,病人是随时都会出现的,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往往也不固定。因此医生这个行业,所得的收入往往与各种付出不成正比。对于把医生作为谋生行业而不是人生理想的人来说,当医生所挣的钱也许永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医学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自我的兴趣、能力、特长、对未来的期望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自我的理想必须建立在社会的职业理想之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成,也才能做到全面发展,最终才能真正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培养学生具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

  医学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日新月异,涵盖范围广,信息量与日俱增。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的历练积累,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艰苦而繁重,2007年颁发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功课近100门,还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医学生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而等你毕业进入职场,又发现所有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面对病人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还要再学习,再研究,也就是医生必须终身学习,必须一生都刻苦钻研。

  3、培养学生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医生上下班的作息时间来生病的,也没有病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来生病的,医生在付出休息时间、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体力来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病人付出关爱,给予人文关怀,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还要对各种各样需求的病人及其家属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再解释,医生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依然会招来抱怨、辱骂、打击。所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院、指向医生,医生既要面临职业带来的风险,还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职业的热爱就是强大支撑。

  4、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完善道德的追求

  一个好医生,首先是个具备很高道德修养水平的人,这种道德修养是需要不断修炼而来的,一方面,追求幸福、享受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和权力,医生当然也不例外,按照传统儒家文化的观点,一个人有了很高的修养境界,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另一方面,医学面临的许多现实常常充满了情理、伦理的矛盾,充斥着物质、名声、荣誉等等诱惑,还要常常面临生离死别的悲情和爱莫能助的绝望,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做到这点,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培养这种修炼道德的勇气。

  (二)激励医学生追求崇高的从医境界

  医学作为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要求从医者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水平,在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中,应当激励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历练提升自己的从医境界。

  1、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经验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同时,社会的人文属性也在发展变化,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变化,病人、病情也在发生变化,医生永远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是每一个医师应有的境界。

  2、患者至上、守护健康、敬畏生命

  以患者的利益为重,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心上,尊重患者的隐私,遵从生命至上的理念,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提出的从医必须做到“戒、慎、恐、惧”四个字,就是我们医师的思想境界。

  3、勇于奉献、胸怀坦荡、担当责任

  医生的职业,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职业,是需要奉献的职业,我们面对的病人无关贫富贵贱,吴阶平的“医学技术回归医学人文关怀”,钟南山“一切从病人出发”,裘法祖“在服务中学习”,吴孟超“仁德济世”等等,一个个医学大家正是在践行服务、奉献的理念中变得崇高和伟大。人类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总有其局限性,在诊疗中一定会面临风险,出现差错或不当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医生要有担当责任、纠正错误或差错的勇气,没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对差错遮遮掩掩、推脱责任,对一个医生来说是很危险的[3]。

  4哲学修养

  学习哲学能使人头脑更聪明,自古以来,医学与哲学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哲学可以给医生明晰病情,科学决策,正确处理医学与伦理、社会、法律等问题提供有效的辩证思维方法,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医生最需要辩证法,也最容易懂辩证法”,这一点,在吴阶平院士的经历中表现得最充分,也是获益最深的,他在学医初期就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以后又不断地深入学习思考,吴院士一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时期,面对复杂的局面能应付自如,出色完成了各项特殊的医疗任务,与他结合实践学哲学、用哲学是分不开的[4]。哲学修养的境界,还有助于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劳动的医生,正确面对压力,调整情绪,从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载体

  1、大力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我院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探索出一套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模式,打造了一批学生乐于参与并、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并将其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围绕做一个“有理想、有榜样、有目标、有行动”的医学生这一主题开办学生讲坛,由学生自行组织具体演讲内容和形式,自己主办讲坛;开展专业外语讲课比赛,让学生以讲课的形式展示其医学专业外语的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习专业外语的积极性;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解医院,接触病人,了解社会的实践平台;开展读书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各班学生做到每节课向老师问一声好、送上一杯热茶和一张消毒湿巾、提供一本学生点名册,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风气;开办系列讲座,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力开展榜样教育

  医学的职业和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榜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围绕“学习实践白求恩精神,争当优秀医学生”这一主题,注重引导学生寻找榜样、学习榜样,向医界名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专家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模仿。按照人类学习的客观规律来看,模仿是生物进化的源泉,是社会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医学最终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的探索过程,其知识的获得,医学专业技能的提升,更离不开模仿。

  经验传授。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强调身教重于言传,医学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广博而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一个医生的成长,不但需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专业技能的运用,更需要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于临床与科研的思维能力,这其中,老师或前辈的经验传承不可或缺,对医学生的行为习惯、临床思维、医德医风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榜样感染和激发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医学生在选择学医时,对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表面,或者是家长的意愿,而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决定了医学生很难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师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亲身经历了救死扶伤的历程以后,逐步树立起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医学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类越来越精细,医学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团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这种团队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要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33-34.

  [2]张之南.治学与从业:一名协和老医生的体会[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11.

  [3]冯正中、秦泗河.医生的境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6.

  [4]董炳琨.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1-28.

【关于理想的论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12-24

议论文写作论据:理想12-14

关于理想抱负的散文12-09

关于校园理想的广播稿07-14

小学关于我的理想医生作文12-25

关于阅读与理想作文12-09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精选15篇)03-27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精选15篇03-27

我的理想是老师作文(精选10篇)12-11

2017精选关于工程论文提纲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