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1-06-16 15:36:42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2017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我们国家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方面得到很大的体现。下面就是CN人才网为您精心整理的2017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2017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7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逐步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体。探究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电视传媒这一传播媒介的关系,是当下新时代发展情况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电视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时无刻的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教育学习、娱乐、传播信息等等,怎样利用好电视传媒?为我们提供更多有效的健康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位电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电视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本选题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当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下几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21世纪是知识科技的经济世纪,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生产力、社会文化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文化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整合当代科学精神,从而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产生发展停滞,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二)大众文化的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能盲目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内容、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国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条件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要求,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大众文化的人文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的所有过程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的目标并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做到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尊重大众文化权利、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

  (四)大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当下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做到持续稳定发展,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交流的状态,广泛全面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主流文化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符合。具体到贴近百姓生活、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就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广泛及时地吸收并且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海并积极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在大众文化中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五)大众文化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

  大众文化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准的发展状况上,严重制约了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受益度大打折扣。大众文化是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当下越来越严重的商业性文化炒作逐渐主导了文化的本身,以至于遮蔽了文化的本意,大众文化开始沦为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种浅层次娱乐。大众文化脱离群众喜闻乐见的宗旨。真正处在文化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不能漂浮于层面,下到社区中,下到民间中,才能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作品。

  (六)电视传媒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电视传媒以民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具有巨大传播优,为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电视台频频播出的综艺晚会、时装表演、流行音乐、广告等都属于大众文化传播的具体表现。使大众文化在传播中具有干预生活直面社会的入世性,对人们各方面的影响日趋明显。

  (七)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电视传媒通过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以及电视媒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和内容的极其丰富性,赋予受众群体更大的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同时也使大众文化在接受与继承的两个极端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充分深入人心。八、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受众群体的影响力。电视传媒媒体的伟大与可怕之处便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在无形之中发挥一种强制的引导性。

  三、本选题创新点

  通过论述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结合电视传媒的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推究二者存在的关系和对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并为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进一步的结合与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四、论文基本框架

  一、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发展状态和趋势

  (三)当代大众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二、当代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关系

  (一)电视传媒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

  (二)大众文化对于电视传媒的意义

  (三)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结合的意义

  三、大众与电视传媒交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大众文化兴起和电视传媒传播的盲目性

  (二)大众文化中传统不良习俗对大众文化的腐蚀

  (三)商业化电视传媒对低俗文化的推波助澜

  四、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引导大众文化利用电视传媒传播,确立基本思想原则

  (二)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传播

  (三)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推广中要不断提高格调和品位

  (四)确定大众文化在电视传媒中的文化地位,引导商业性的适度原则

  五、结论:

  参考文献

  2017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

  真人秀作为近年来才蔚为大观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无论是从节目的数量,还是收视情况看,它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主流形态。同时,真人秀也开始走出单一的节目模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各种真人秀节目几乎都有中国制造。真人秀在中国也开始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制作质量和社会影响明显提高。尽管如此,真人秀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仿痕迹重、缺乏创新、内容低俗等。为使真人秀在中国健康发展,必须真正实现本土化。本文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源头、发展脉络、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还有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为真人秀本土化如何更好地提高节目质量、规避节目失范等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有益参考。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些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这些真人秀节目在播出后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传播效果,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并且产生了很深的社会影响。研究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对研究现代受众的收视心理、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重要的作用。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真人秀节目的之所以能不断地发展自身以投观众所好。对参与者来说,它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真人秀所创造出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焕发了活力。《中国真人秀本土化的浅析》,将国内真人秀节目从源头到历程,从发展隐忧到前景规划,细细梳理一番,梳理了脉络,扩充了研究理论,给国内研究真人秀的学者提供理论价值。通过分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发展,可以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观众审美习惯等方面,看出我国与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差异,因此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不能照搬国外的节目,不能将隐私、残酷的竞争等作为核心元素。同时我们也可以找到我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节目类型比较单一,原创性不足,与观众的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等等。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实现较大的突破则必须在原创性、日常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法

  论文写作

  提纲 引言

  一、电视真人秀及其发展历程

  (一)电视真人秀及电视的媒介特性

  (二)我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程

  二、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分析

  (一)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1.走出模仿阶段,开始出现创新节目

  2.节目样式不再单一,出现百花齐放现象

  3.适应大众文化消费,走进百姓生活

  4.制作营销日趋完善,出现品牌化

  (二)我国真人秀本土化过程中遭遇的问题

  1.克隆成风,缺乏创新

  2.盲目追风,受众把握不能与时俱进

  3.文化差异,挑战文化道德底线

  4.制作力量单薄,忽视产业运作

  (三)我国真人秀本土化问题成因分析

  1.历史问题

  2.环境问题

  3.文化问题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中国方向

  (一)如何制作真人秀节目

  1.节目模式的改革

  2.节目类型的突破

  3.节目内容的创新

  (二)如何营销真人秀节目

  1.控制成本,开发衍生产品

  2.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各种技术推广节目进行

  3.逐渐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节目交易市场

  结论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

  (参考文献目录) 初稿:20XX年1月20日交稿

  二稿:20XX年2月20日交稿

  三稿:大四下学期开学后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确定;

  参考文献:

  [1]尹鸿,冉儒学.娱乐旋风一一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陆扬,王毅编.人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二联IS店,2001.

  [3]约翰?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7] 斯吲尔特?克莱纳,德?迪尔洛夫.如何打造品牌的学问[M].陕西:陕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

  [8]米切尔?J?沃尔夫.娱乐经济——传媒优化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9]尹鸿,冉儒学.媒介超级市场背景下的电视品牌理念及策略[M].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杜敏.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2]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5]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网传媒频道,

  [17] 谢晓沽.浅议“本土化”真人秀,南力.电视学刊,2003年,第l 期.

  [18] 罗玉.对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变化的思考.理论观察,2002年,第6期.

  [19]李琳.电视“真人秀”的中国化生存,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20]伍新明.“真人秀”节目的几个问题,广电传媒,2005年,第2期.

  [21]谢晓沽.浅议“本土化”真人秀,南力.电视学刊,2003年,第l期.

  [22]谢耕耘,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29

编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1-02

编导专业剧本开题报告01-19

广播电视编导实习报告范文02-15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30

广播电视编导实习目的01-29

广播电视编导简历范文01-0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5-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