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

时间:2022-10-17 14:49:52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

  思想教育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等知识。本文将介绍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1)

  题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开发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精神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可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强大进取力量、促进形成物质、精神生产力。当前社会过于注重物质追求, 忽视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动力缺失导致社会发展失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精神工作,但过分强调的工具性削弱了其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开发精神动力,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充分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和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精神动力开发”作为研究的核心,从精神动力开发的历史演进中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与价值,总结精神动力开发的规律与原则,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的开发过程建立传导模型,阐述“精神动力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力的传导”的观点,最后结合精神动力开发的基本经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创新路径选择。

  精神动力是个体的强大内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综合论述,探讨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摘要6-7

  ABSTRACT7-8

  导论8-14

  一 研究源起8

  二 研究目的8-9

  三 研究价值9-10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四 相关概念10-13

  五 创新之处13-14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历史演进14-22

  第一节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实践探索14-18

  一、中国古代的德化灌输14-16

  二、西方古代的精神培育16-18

  第二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研究18-19

  一、西方哲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8

  二、西方心理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8-19

  三、西方管理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9-2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20-22

  一、毛泽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0

  二、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20-21

  三、江泽民: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21-22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动力开发目的、价值22-30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22-2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2-23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23-2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价值26-30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价值实现的前提26-27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精神动力价值内涵27-30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中精神动力的传导30-3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原理30-34

  一、精神动力形成的过程30-32

  二、影响精神动力的因素32-34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2)

  论文题目: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一、选题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释教文化相比,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而儒家文化主要是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通过总结、反思和借鉴夏、商特别是周代的礼乐文化遗产,创造性的建立起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因此,儒家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礼乐文化。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着历史悠久的礼乐教化传统,而礼乐教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德育。因而,儒家礼乐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本文之所以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作为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以下思考。1、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勤劳、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积淀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凝练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优良风尚的体现。有人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能一直稳固的凝聚在一起,并能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分不开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华夏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历史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体现了人类对完美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精神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民族。道德在提高了人们的身心素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在当今中国,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可是,多数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心满意足,而是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更多的物质欲望。同时,由于权力腐败、制度不健全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人们的心理日益失衡;加之信仰缺失、精神空虚、道德缺位,一些人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不择手段,社会上诸多道德败坏的行为、违背良知的现象层出不穷。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道德’这个在国人心目中曾经非常神圣的字眼,正悄悄地失去往日的光环。一些人似乎丧失了道德底线,为一己私利,无所不为。这样,社会上贪污腐败、损公肥私、挥霍浪费之现象司空见惯;而见利忘义、荒淫无耻、狼狈为奸之恶行屡见不鲜。”②针对社会中种种违背道德、良知的丑恶行为和现象,学者司马云杰一针见血的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此道德本性,有此天理良知,有此精神世界,不然,良知不讲,道德败坏,还做什么人?如果人只有物欲、性欲一类的食色之性,没有道德心灵、道德感情、道德理想与精神世界,那么,人也就变成了与动物无差别的物性存在。”③可见,当下中国人的道德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人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根基,扭曲了行为标准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人伦关系混乱,人际关系矛盾不断,社会秩序日益失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人认为,所谓“创新”,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创造性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新发明。但事实上,任何学术研究都不可能凭空创造,相反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依上所述,本文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德育资源。在论述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丰厚的德育意蕴,超越时代的德育精神,独具特色的德育特征。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意蕴主要是指其中蕴含的天地人和的德育理念、完善人格与有序社会统一的德育目标、丰富具体的德育内容及礼乐相合的德育方式;德育精神主要包涵仁爱精神、恭敬精神、谦让精神及理性精神;德育特征集中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内修与外修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2、系统分析了先秦儒家礼文化、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为:它对于个人的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为人处事及安身立命等德育价值,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敦睦亲和、融洽关系、敦厚教化、明达伦理等德育价值,对于社会的风气净化、移风易俗、消除矛盾、维系和谐秩序等德育价值。论述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形成中国人反省内求的修身为本理念,有利于养成中国人谦恭礼让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培养中国人追求道德价值的自觉意识。

  3、阐明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意义及路径。系统分析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意义,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当代人的身心和谐,促进当代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实现当代社会秩序的和谐;二是有助于构建知性德育、生活德育与信仰德育相融合的德育体系;三是有助于在树立新的德育理念、重塑德育目标、充实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的基础上,突破当前我国的德育困境。明确提出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三位一体”的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转化,即将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转化为现代礼仪制度和规范;二是创新性发展,即在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优良的传统礼典仪式和礼仪风俗;三是创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即建立健全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和现代礼仪规范教育体系。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1991)是一篇广义地研究礼制的代表性文章。文章指出,殷周之际是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概言之,西周制度异于商者有三:一是嫡长子继承制,由此而生宗法、丧服、封建等制。商人继承制是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二是庙数之制。商朝无毁庙之制,礼家所言庙制,萌芽于周初。三是同姓不婚之制。商朝六世以后或可通婚,同姓不婚之制始于周。因此,王国维的最后结论是:“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①王国维的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国维《观堂集林》中的很多篇章,都是通过具体史实证明周公制礼作乐的真实历史状况,并说明这些礼制以及在历代的流传。杨宽在《古史新探》(1965)一书中,对冠礼、籍礼、乡饮酒礼、飨礼、射礼等礼的起源、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如杨宽认为,冠礼起源于氏族时期的“成丁礼”,乡饮酒礼起源于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等②。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1988)一书中,依据《周礼》、《仪礼》,从国土之区划、官吏之职掌、授田之制、王朝之教育、衣服饮食医药之制、礼俗、乐舞、王朝与诸侯之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周代的礼制③。李学勤在《古代的礼制和宗法》(1984)一文中,介绍了西周五礼的具体内容、社会政治作用,古代职掌诸礼的官职,儒家礼学与礼书的要旨,对先秦礼制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④。钱玄的《三礼通论》(1996)是研究三礼名物制度较为完备的一部书。全书详细分析叙述了衣服、饮食、宫室、车马、武备、旗帜、乐舞、丧葬等名物,职官、禄田、赋税、田租、军制及军赋、学制、宗庙祭祀、郊社及群社等制度,以及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聘礼等礼仪⑤。杨志刚的《中国礼仪制度研究》(2001)对历代礼制沿革和礼典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等五礼所表现的礼仪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情况,分析了礼仪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系⑥。陈戍国的《中国礼制史》(先秦卷和秦汉卷)(2011),对先秦两汉的礼制作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是近年来礼制研究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的著作⑦。胡新生的《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2014)一文,探讨了礼仪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他认为,礼仪制度有别于其他典章制度的本质属性在于其表演性、象征性和程式化、标准化。中国古代礼制的发达使礼仪的表演性和程式化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给中国文化烙下极度重视表演和程式的印记⑧。

  柳肃的《礼的精神—礼乐文化与中国政治》(1990),探讨了礼乐精神和中国政治、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对它们的影响①。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1992)主要从礼乐的起源、周公的“制礼作乐”和孔子的礼乐思想等方面探讨了西周到春秋时代的礼乐文明,提出礼乐文明在西周初以“德”为核心,到春秋末以仁为核心②。谢谦的《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1996),考察了礼乐文化中的宗教传统,并以此探讨了儒家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③。薛艺兵的《论礼乐文化》(1997)一文,探讨了原始礼乐风俗、西周礼乐制度、东周的礼乐学说、后世官方礼乐及后世民间礼乐;他认为礼乐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宗教、政治、伦理、制度、民俗、艺术(音乐舞蹈),它的影响力渗透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审美心理都造成了深刻影响④。杨华的《先秦礼乐文化》(1997),突破以往的研究只重礼不重乐窠臼,以乐为线索研究礼和政,分析了乐舞的礼典化和神秘化,乐与礼的“自为”与“人为”结合过程,乐舞乐器乐《诗》自身的演进发展对礼制的影响,以及礼乐制度的具体结构及其文化氛围中的社会生活等,由此揭示中国礼乐文化的东方特性⑤。邹昌林的《中国礼文化》(2000),主要以《礼记》为中心,以古代礼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探讨了古礼的地位、起源、结构、功能和价值,其中提出的一些观点颇有价值⑥。刘志琴的《礼——中国文化传统模式探析》一文,把礼视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模式⑦。顾希佳的《礼仪与中国文化》(2001),主要从礼仪的角度,探讨了礼仪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梳理中国传统礼仪发生、发展、嬗变的规律,对传统礼仪作了客观公允的评价⑧。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划分标准不同,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的内涵亦有所不同。从内容来划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培养道德素质和道德品质,使得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道德意志及良好的道德行为①。从范围来划分,广义的德育是指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及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本文“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中的“德育”,无论是从内容来看,还是从范围来看,都是指广义的德育。概言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渊源、内容及核心价值。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源于原始社会的礼乐风俗、夏商时期的宗教性礼乐及西周的礼乐制度。它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大师为了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以“礼乐”为核心而在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人生层面所阐发的价值目标、政治秩序、社会理想、人格追求、行为准则等思想综合。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仁义是精神内核,和谐是价值目标,中庸是实践标准,礼乐教化是实现方式。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别异、和同、适中、相称;别异、适中、相称是价值体现,和同是价值目标,别异、适中、相称都是为了实现和同。

  第二部分,在分析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容及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阐发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丰厚的德育意蕴,超越时代的德育精神,独具特色的德育特征。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意蕴主要是指其中蕴含的天地人和的德育理念、完善人格与有序社会统一的德育目标、丰富具体的德育内容及礼乐相合的德育方式。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精神主要包涵仁爱精神、恭敬精神、谦让精神及理性精神。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特征集中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内修与外修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第三部分,在阐释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先秦儒家礼文化和乐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而评析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在分析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之于个人的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为人处事及安身立命等德育价值,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敦睦亲和、融洽关系、敦厚教化、明达伦理等德育价值,对于社会的风气净化、移风易俗、消除矛盾、维系和谐秩序等德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思想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予以评析。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形成中国人反省内求的修身为本理念,有利于养成中国人谦恭礼让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培养中国人追求道德价值的自觉意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等级差异,障蔽了人与人的平等权利;过分强调社会秩序,压抑个人的主体性人格,抑制了人的生命力。

  第四部分,分析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基础,重点论述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意义,并阐述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路径。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的当代转换是以历史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首先探究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历史德育价值实现的依据,主要表现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与道德有天然的联系;同时,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注重实践养成的教化方式,强调礼乐刑政相互为用。在分析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意义,主要包括:有利于促进当代人的身心和谐,有利于促进当代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实现当代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助于构建知性德育、生活德育与信仰德育相融合的德育体系;有助于在树立新的德育理念、重塑德育目标、充实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的基础上,突破当前我国的德育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转化,即将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转化为现代礼仪制度和规范;二是创新性发展,即在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优良的传统礼典仪式和礼仪风俗;三是创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即建立健全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和现代礼仪规范教育体系。

  五、写作提纲

  摘要 7-10

  Abstract 10-12

  绪论 13-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3-27

  一、 研究背景 13-17

  二、 研究现状 17-27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7-25

  (二) 国外研究现状 25-27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7-31

  一、 研究内容 27-29

  二、 研究方法 29

  三、 创新之处 29-31

  第一章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渊源、内容与核心价值 31-78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 31-43

  一.礼文化的内涵 31-36

  二、 乐文化的内涵 36-41

  三、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 41-43

  第二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渊源 43-51

  一、 原始社会的礼乐风俗 43-45

  二、 夏商时期的宗教性礼乐 45-47

  三、 西周的礼乐制度 47-49

  四、 春秋初期的人本思想 49-51

  第三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容及核心价值 51-78

  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内容 51-69

  (一) 仁义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核 51-55

  (二) 和谐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目标 55-61

  (三) 中庸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实践标准 61-64

  (四) 礼乐教化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实现方式 64-69

  二、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核心价值 69-78

  (一) 别异 69-71

  (二) 适中 71-73

  (三) 相称 73-75

  (四) 和同 75-78

  第二章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资源阐析 78-103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意蕴 78-88

  一、 天地人和的德育理念 78-81

  二、 完善人格与有序社会统一的德育目标 81-83

  三、 丰富具体的德育内容 83-86

  四、 礼乐相合的教化方式 86-88

  第二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精神 88-95

  一、 仁爱精神 88-89

  二、 恭敬精神 89-91

  三、 谦让精神 91-93

  四、 理性精神 93-95

  第三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特征 95-103

  一、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95-97

  二、 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97-98

  三、 外修与内修的统一 98-101

  四、 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101-103

  第三章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分析 103-139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文化的德育价值 103-122

  一、 礼之于人的存在价值 103-106

  二、 礼之于人的修身价值 106-113

  三、 礼之于人的情感表达的价值 113-116

  四、 礼之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价值 116-122

  第二节 先秦儒家乐文化的德育价值 122-129

  一、 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123-124

  二、 敦睦亲和,融洽关系 124-126

  三、 敦厚教化,明达伦理 126-127

  四、 净化风气,移风易俗 127-129

  第三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评析 129-139

  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129-136

  (一) 有利于形成中国人反省内求的修身理念 129-132

  (二) 有利于养成中国人谦恭礼让的性格特征 132-134

  (三) 有利于培养中国人追求道德价值的自觉意识 134-136

  二、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思想的消极影响 136-139

  (一) 过分强调等级差异,障蔽了人与人的平等权利 136-137

  (二) 过分强调社会秩序,压抑个人的主体性人格 137-139

  第四章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的当代转换 139-205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基础 139-154

  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历史德育价值实现的依据 139-150

  (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40-144

  (二)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道德密不可分 144-147

  (三)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注重实践养成的教化方式 147-149

  (四)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重视礼乐刑政相互为用 149-150

  二、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必要性 150-154

  (一) 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150-151

  (二) 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151-153

  (三) 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构建的需要 153-154

  第二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意义 154-184

  一、 有利于促进当代人的身心和谐 154-158

  二、 有利于促进当代人际关系的和谐 158-161

  三、 有利于实现当代社会秩序的和谐 161-163

  四、 有助于构建新的德育体系 163-170

  五、 有助于突破当前的德育困境 170-184

  (一)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170-172

  (二) 重塑德育目标 172-175

  (三) 充实德育内容 175-177

  (四) 拓展德育途径与方式 177-184

  第三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路径 184-205

  一、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德育价值的当代转换应遵循的原则 185-190

  二、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当代转换的路径选择 190-205

  (一) 创造性转化:将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转化为现代礼仪制度和规范 190-195

  (二) 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优良的传统礼典仪式和礼仪风俗 195-201

  (三) 创建现代教育体系:加强先秦儒家优秀礼乐文化和现代礼仪规范教育 201-205

  结语 205-207

  参考文献 207-21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13-214

  致谢 214-215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2]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 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8,(6).

  [4]陈光谊.中国传统礼文化资源的现代开掘[J].作家,2010,第 12 期.

  [5]陈军科.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孔子的礼乐观[J].宁夏党校学报,2001,(3).

  [6]陈水利.以传统礼文化滋养心灵之根:"礼文化教育"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

  [7]陈望衡.儒家礼乐观及其当代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3).

  [8]陈望衡.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9]张文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礼"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6).

  [10]陈赟.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J].湖南社会科学,2011,(6).

  [11]成国雄.礼乐文化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12]董红亚.礼文化在生活德育中的借鉴意义刍论[J].理论月刊,2009,(11).

  [13]段红伟.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思想[J].中州学刊,2005,(5).

  [14]冯慧.礼乐文化创新公民教育路径[J].人民论坛,2014,(18).

  [15]宫修建.礼乐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统[J].名作欣赏.中旬刊,2011,第 6 期

  [16]郭晓东.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J].复旦大学学报,2000,(3).

  [17]韩德民.论荀子的礼乐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8]胡俊修,姚伟钧.“礼仪之邦”:中国礼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诉求[J].学术论坛,2008,(6).

  [19]胡淑芳.从《论语》看中国礼文化的特点[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0]冀志强.周代礼乐文化的基本结构[J].理论月刊,2013,(1).

  [21]蒋颖荣.荀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与现代道德传播[J].哲学动态,2010,(5).

  [22]张健.先秦儒家乐教思想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3]兰岚.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24]蓝甲云.礼乐文明与和谐文化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2008,(4).

  [25]劳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26]李建.论孔孟的教化思想及其意义[J].齐鲁学刊,2006,(4).

  [27]李明华,石国强.东周时期礼乐文化影响下的道德价值危机审理[J].兰台世界,2014,(36).

  [28]李叔华.试论孔子对传统礼乐文化的贡献[J].孔子研究,1994,(4).

  [29]张艳清.儒家礼乐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理论学刊,2013,(10).

  [30]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J].载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思想教育学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教育学开题报告06-09

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范文_开题报告01-24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_开题报告01-23

论文开题报告 格式优秀范文_开题报告01-23

地理开题报告11-21

博士开题报告02-10

优秀开题报告02-11

教育开题报告02-09

商务开题报告12-31

英语开题报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