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一、 开题活动性质:
  重点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由省物理学会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该课题分工合理、能够充分发挥课题组各成员的优势,计划中的各阶段工作层层渐进,内容具体、处处围绕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小组合作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整策略、合作学习与小组建设的有效策略研究、学生个体行为对小组合作学习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模式构建研究、基于师生行为视角下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有序可控,研究方法适切,操作性强,步骤具体、明晰、有序,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各项工作的开展安排合理,均能为达到预期目标而服务,并能够把握研究方向,方法可行,并且其研究结果对指导周边学校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二、 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2014年1月22日
  地点:校毓秀楼八楼会议室
  主持人:郭振京 (新沂市第一中学校长)
  评议专家:南冲(省物理学会秘书长)
  省科研规划领导办公室成员
  新沂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陆保明、物理教研员刘永忠
  姚松 (新沂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报告人:张同洋
  参与人员:
  课题主持人:郭振京、张同洋
  课题组成员:张同洋、曹艳如、朱蕴、马继坤、朱具德、张统勋
  及部分教师代表
  主要内容:
  1、简要介绍课题申请过程,宣布课题通过审批,已立项。
  2、阐述课题实施方案,介绍课题研究意义、目标、研究内容及具体步骤。
  3、评议专家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指导意见。
  4、初期研究工作安排。
  三、开题报告要点: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1研究背景与课题的界定:
  为不断推进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学校组织全校物理教学骨干,对我校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并借鉴国内名校成功的课改经验,欲构建具有新沂市一中特色的高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上学期已经进行了学习、启动、试验、分年级视导、示范总结,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我校承办了徐州市教育局于组织了徐州市四星级高中课堂改革研讨会。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受到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何振国等领导的高度赞扬。然而,由于师生的固有传统的观念、教学资源、评价配套、以及教师理论学习还欠缺等,使师生的行为在新课改的推行中还产生较大的阻力。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发现师生的课堂行为没能达到高效默契,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研究界定在从师生行为的心理视角来探究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的的实效性,通过课堂实践调查、归因分析、研究论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1.2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并不排除水平比他更高的同伴的帮助建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4)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学教学“必须改变已有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所以,教学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合作探究,可以开阔眼界,激发思考,促使学生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也能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增强学力,改进学习方法,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便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之所在。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高中音乐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