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HR思维的7大绝招

时间:2021-01-16 11:30:19 HR指南 我要投稿

HR思维的7大绝招

  进入职场多年,在HR圈子里,有的5年左右已经做到的HRM,甚至HRD,有的工作了5年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某个模块的专员。除了他们本身工作努力程度不一样以及机遇、学历等因素造成了这一差别外,我认为思维方式和心态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开放的心态,不设防

  首先,作为一名HR,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看似老调长谈的几个字,有人不以为意,其实真正做到的人不多。这里的开放,指的是我们在获取信息或者与其他人沟通,倾听的时候做到空杯心态,不设防,不抵触,欢迎和拥抱各种意见和建议。做到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更能接近问题本身,更能了解被倾听者的真实诉求,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为什么会如此重要?举个简单例子。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找到HR说,希望能够多开展一些员工活动,更加活跃气氛。不开放的HR会说:“最近我们的活动经费用完了,可能需要等到下次”,假如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不继续追问的话,也许这段对话会不了了之。但是开放的HR则会不一样,他会说:“是吗?你认为我们需要多开展一些员工活动?这是为什么呢?目前的员工活动哪里做的不好吗?我们可以就此问题深入探讨一下。”然后这段对话就会持续下去,最后双方达成一致,而且即使人力资源经费不足,业务部门也愿意从部门经费中扣除一部分。以上举的是一个很小的案例,但是开放心态和不开放心态所造成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其次,开放的心态要求你不能闭门造车。不光是指在被业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找寻的时候需要开放,这里还是有一些被动,开放更多的需要我们HR从自己的人力资源内部走出来,走出那个舒适区,去和外部的各个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相连接。多去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在烦些什么,在因为那些地方开心,他们又需要哪些帮助。可以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渠道去了解到这些信息,比如正常的约见几个典型员工,新人,或者中午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吃饭,在这种没有戒备放松的情况下,他们在调侃什么,他们在意什么,也许你心里就有了答案,就知道要怎么行动。而不是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格子间内,以自己的专业,闭门造车,做着各种自认为他们很需要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最后还为自己的“专业性”拍手叫好。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去了解需求,和真正做到是特别难的。我们需要时刻鞭策自己。

  二、多想一个为什么,敢于刨根问底

  心门打开了,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和先入为主的想法左右,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开始去探求问题的本质。当某个政策,某项制度,某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表面,而应该去追寻这个问题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且不了解清楚不罢休,即求真务实。当然,不在我们应该了解问题之内的东西,我们不能过问太多,否则会让别人觉得你手长,你需要把握一个度。

  曾经有一个HR朋友和我反馈,他不大喜欢有的人在微信群里一来就和大家求助:“亲们,关于素质测评,大家有什么好公司推荐吗?”,也许他连自己的需求都没有把握清楚,没有想明白,或者因为在微信群里,不能讲的那么详细,只能直奔主题问。接下来就有各种热心的朋友回复“DDI、HAY、SHL”,“光辉很牛”,也许这是大家脱口而出,但是其实也反应了一个问题,没有了解背后真实的需求,没有多想一个为什么。也许合适的方式应该是有朋友提出了问题之后,你问“请问,你为什么想要做素质测评?你对于素质怎么定义?你们公司看中哪些素质?各种测评公司他们各自侧重在哪一块?哪一个才是与需求匹配”等等,也许一轮对话下来,也许对方首先要做的不是找测评公司,而是看自己究竟如何定义这些潜力和素质。

  医生一上来就开药,是会酿造悲剧的。

  三、逻辑思维、批判思维

  多想了一个为什么,去追根溯源,目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我们有良好的逻辑和批判思维。在我们这类以工科人员为主的公司,HR的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当你面对的群体,都是逻辑严谨,思维严密的人,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报告,都需要经得起推敲,符合逻辑。

  《金字塔原理》曾说过我们应该区分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在我们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也就是先说你的中心思想、总论点,然后再分别论证。也可以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我们有四种常见的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北京、上海、广州

  4.程度(重要性)最重要、其次、等等·····

  还有抽象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等。

  当我们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多人都倾向于海绵式思维,因为它最便捷,最迅速,又被称为被动式思维,主要运用记忆能力,狂潮狂背狂记,并对脑海里的东西深信不疑。某些情况他是奏效的,但是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训练批判思维。《学会提问》一书中举了个例子,面对一篇鼓励禁枪的报道,如果是我们一般大多数人习惯的海绵式思维,读者只会关心作者例举了那些数据,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提出了哪些证据。而如果是淘金式思维,则会关心,数据可靠吗?记着所说的不同群体样本是否充足?有没有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有没有一些观点相左的调查结果。

  人力资源从业者再面对各种媒体报道、各种员工反馈问题、各种行业薪酬信息,我们都应该具备这种批判性思维,切不可拿来一些数据,就认为可靠,甚至要敢于质疑权威。

  四、创新思维,敢于打破成规

  在各种纷繁杂乱的信息中挖掘出了我们想要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去伪存真之后,就需要我们对他来进行创新,赋予其新意义。

  这里的创新思维,其实就是我们要发散思维,首先要做到创新,还需要开放,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开放思维放在第一个的原因。很多事情,规则,都是在当下做的决策,可是一旦时间地点和人物发生变化,就需要考虑变化,而不是墨守成规。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第一点中提到的例子也是可以部分证明这一点,不能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的活动指导政策、没有经费就不举办,预算不足不是借口,如果确定确实可以,我们可以想办法来进行创新,以其他方式来展开员工活动,或者是争取更多的经费。总之,要敢于突破。

  五、业务思维

  创新离不开我们对于业务的深入理解。目前推崇的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角色的设置,积极倡导我们HR应该懂业务,具备业务思维。诚然,HR应该了解业务,了解具体情况之后才能对症下药,给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大家都知道要跟业务在一起,理解业务逻辑,理解业务的语言,获得老板的信任。关键是,怎么样具备业务思维?到什么样的程度就是说明你具有了业务思维呢?

  曾经作者Kevin在他的文章《HR年薪进阶60万的密码破译》中做了一个HR业务理解程度进阶测试,将测试分为3个level,入门、中级和高级,其中初级就要求你要懂:

  1、如果是创业公司,公司迄今为止所有的融资轮次是怎样的?融资额、投资方、融资时间、融资节奏等等;如果是上市公司,总结过去52周公司的股价变化,并找出影响股价变化的节点性事件;

  2、你是否了解公司产品的核心价值?比如美甲O2O,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种产品能够成立的'商业逻辑在哪里?

  3、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是多少?高频还是低频?刚需还是一般需求?消费者属性是怎样的?交易额一般是多少?

  4、公司产品定位在哪里?消费者核心痛点是什么?公司产品是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的?

  5、公司在市场上有哪些竞争对手?哪些是直接竞争者?哪些是间接竞争者?和他们相比,你们的差异化优势在哪里?

  等等。读者可以找到那篇文章,然后自测一下。

  但是于我,除了需要了解上述信息,最简单的测试方法便是你去参加业务部门的会议,能够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而且你能参与提问,并且能够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前两天我就参加了公司副总裁兼事业部总经理和业务骨干的会议,会议上能够参与讨论,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总经理的认可,并且接近问题本质,说明你离理解业务就进了一步。

  六、产品思维

  对业务深入理解,创新之后,我们就需要把他做成一个最终能够面向用户的产品。人力资源从业者就像是一个产品经理,把自己的各种解决方案当成是产品,把业务部门当成是客户,把这些解决方案的靶向员工当成是用户来看。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目的,需求,需求包含明面上的需求和潜在的不那么明显的需求。我们需要去了解用户群体,了解用户场景,关注用户体验。其实很多时候一项人力资源的方案,活动,往往是不了解用户群体和场景以及忽视用户体验,而夭折。看似完美的方案,其实被用户嗤之以鼻。

  比如最近觉得大家会议效率不高,想要提高会议效率,然后就花了很大功夫做了一个会议管理规范,面面俱到,而且那时还注意了控制管理规范的篇幅,也注意员工体验,应该赏罚结合,在我认为这样一个完美的方案肯定会得到认可的时候,上级提出,你做的这个规范,根本不会有人认真看。我反复思考,将这个管理规范做成了几个精美的图片,利用轻松的文字配合可爱的图片,冠名“会议效率提升小锦囊”,并分成上中下三期,每一期图片不超过三张,这样大家对于内容一目了然,有趣味又在像连载一样,引起大家兴趣,效果自然好很多。

  七、跨界思维

  HR不光有调动内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调动各个部门资源的能力,还需要有跨界的思维,比如说为了更好的理解业务,我们需要去了解产品经理这一群体,需要去了解企业融资,上市等信息,需要去了解项目管理,流程管理,也需要走出去和其他的HR,HR第三方进行连接。只有这样,不同的思维碰撞,才有更闪亮的火花。

【HR思维的7大绝招】相关文章:

吸引HR的面试绝招02-06

HR留住人才的绝招11-02

hr智慧故事:逆向思维07-22

企业HR创新思维02-16

hr管理团队的心理绝招08-13

怎样打破HR招聘思维定势07-24

屈臣氏HR的三大思维02-07

hr管理和互联网思维02-18

HR公司招人的六大绝招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