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议论农民收入实践工作报告

时间:2020-12-24 15:00:06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议论农民收入实践工作报告


议论农民收入实践工作报告

  —农民收入的新情况和新出路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全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集中表现为:农民增收渠道不畅,途径不广,措施不多,农民收入增长趋缓。

  典型的农业大镇,从人口构成来看,全镇农业人口占80%以上;从经济构成来看,全镇GDP的50%来自第一产业(其中35%来自我村的花生米种植和加工,养殖业占15%),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镇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和战略意义十分突出。但是增加收入问题我觉得还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以下就以我村为例,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一、农业方面:1、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由于种植习惯和农民认识等原因,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上,农产品与当前市场需要存在不适应现象,难以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提高。2、农业投资能力有限。政府投入能力有限,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十分有限,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中长期投资更是少之又少,生产性投资下降,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3、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现阶段的农村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足,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二是市场机制运用的效果不理想,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都相对缓慢,对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4、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一般农业科研都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产品单产、增加农产品总量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研力量薄弱,农产品加工、贮运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不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剩余劳动力的搁置问题1、我镇剩余50%人口虽然也种田,但是现在机械化水平提高,他们在家待业的时间也是非常长的。2、也有一些人在自主创业,在镇上买个门市买东西例如在本镇开一个卖衣服的小店。但是这些人还是不敢做大做强,买卖人应该敢于抓住机遇,多去外面转转看看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是怎样经营的。3、还有些人只会出卖自己的力气,去当包工。去工地上搬砖、活水泥等

  以下是科学发展观和党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我自己认为的出路:

  一、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普及农民基础性农业科技知识 ,引导农民广泛采用优化种子工程、平衡施肥技术、先进播种技术、灌溉技术、农作物动态监控技术、收割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自觉地由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式农业扩大再生产转化为以科技投入为主的内涵式农业扩大再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稀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

  产品和有机产品。增强我村花生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最佳选择。通过农业产业化可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同时获得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收益。2、教授农民养殖经验和基础知识,对鸡和猪的喂养饲料和注射疫苗,和生活适应条件进行研究,对其生殖增加找到相应的方法,并且找到其销路达到产销对路、直接供销给超市。给我镇上的王宗肉食部,再进行深加工3、提高自身的就业职业技能 ,农民应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就业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来源,力争使家庭中非农产业收入成为主导收入,顺利实现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转变。 4、培养农民成为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当代新型农民,使农民自觉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主流,而不被“边缘化”,积极主动了解各种农产品国内各省行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加速实现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的转变,提高我镇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5、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大力实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全面实施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教育,特别是农业科技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近年来,我镇(明月店镇)始终把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内转外输,引导农民就业;坚

  持培训促就业,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坚持成建制输出,推行劳务派遣,实施劳务品牌战略。目前,我镇劳务输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百种行业、千人老板、万人输出”的劳务新格局。劳务经济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⑴.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组织。镇党委明确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负总责,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具体抓,镇农经服务中心、劳动所、成人教育中心密切配合,各村(居委会)主任为劳务输出第一责任人,村主办会计为劳务输出信息员。

  ⑵.建立劳动力管理台帐。由镇农经服务中心牵头,劳动、成教配合,全面调查全镇的劳动力资源结构与现状,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台帐和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台帐,对各村(居委会)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学历、工种、特长、服务处所、年工资报酬、个人权益等劳务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⑶.建立劳动力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农经、劳动、成教等有关部门与劳务输入地的劳务市场和中介机构加强联系,掌握劳动力需求状况,利用镇务(村)务公开栏、广播、有线电视等宣传阵地和宣传媒体,定期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引导农民从无序流动向有序流动转变。

  ⑷.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制度。以成教培训中心为基地,以农经网络为依托,以劳动所为主导,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既是重大的经

  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议论农民收入实践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工作报告05-05

社会实践工作报告12-05

社会实践工作报告范例07-08

大学生实践工作报告03-24

大学生实践工作报告02-22

大学生实践工作报告07-31

饭店社会实践工作报告07-28

大学生实践工作报告01-20

mpa实践工作报告优秀范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