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青谈创业:不以死为折腾的折腾不是好折腾(3)

时间:2017-09-03 15:06:23 创业杂谈 我要投稿

文青谈创业:不以死为折腾的折腾不是好折腾

为什么没做?

  嗯…… 基因不够。没有找到比较靠谱的硬件合伙人。这个就是看运气了。看好我的人给我的钱,可能做硬件的话,起步也不太够。做硬件我也没有特别决绝。

  我还是对软件行业的产品和开发比较熟悉。App方向现在已经重度饱和了,想找一个新方向比以前难多了。我随便找一个方向都能找到解决方案,而且我也不是那种跟抄型的。

  以后有机会做不做硬件?准备怎么做?

  做硬件是每个软件工程师一生的梦想,肯定会走。我和风投以朋友身份聊天,主要是两点,一个是硬件合伙人对整个硬件物理层面的把控,另一个就是库存物流管理这方面。主要是这两个方向。没有VC愿意把学费交给你从零开始,只有天使愿意给你这样的钱。

  我前几天和朋友聊,我觉得我一想到现在做的事情就特别兴奋,一直保持兴奋、亢奋状态。

  这个不错。不过我觉得你之前有做音乐制作人的想法,其实还是想在幕后。

  以前做音乐时候真的是想做幕后。其实我是想让别人从知识上和能力上被认可的。

  有一本书叫《四步创业法》,对我影响特别大。里面讲了一个用户的过渡模型:“尝鲜者”、“正常使用者”、“跟进者”和“非正常使用者”。做所有产品时候,目标永远是“尝鲜者”,这部分用户非常小,大概只有10%。这部分用户的特点就在于,好的坏的都愿意去试一下,散播能力极强,意见领袖。缺点在于永远处于尝鲜状态,一旦产品失去吸引力就会走掉。“正常使用者”是根据他们散播过来的。这个模型有一个伽马曲线,就是从“尝鲜者”到“正常使用者”的过渡,后者占70%,也是产品需要的。这部分群体过渡来之后,在过渡模型里有一个伽马点,这个时候的状况时,当“正常使用者”引入之后,产品需要继续保持热度。如果控制不好,你的东西已经冷了。那你就会从伽马点跌下去。特别是80%的产品在伽马点就消失掉了。

  一个正常好的状况就是,找到这个伽马点,并在这个时候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营销上面。“正常使用者”大量引入,并一直保持热度。“尝鲜者”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了。

  你看北京的“南锣鼓巷”还有“五道营”,“尝鲜者”就越来越少去了,就是“正常使用者”已经引入了。2006年、2007年,大家天天在那泡着,现在大家都不去了,因为已经变成旅游胜地了。我们就是一个过渡环节,“尝鲜者”是永远发现新的、有意思的地方。这些新开发的地方也永远服务我们,这样也有过渡。关键是怎样在“尝鲜者”大批量流失的时候把运营做好,让更多人进来。

  Jing的早期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开始Web上线的时候特别火,整个UI圈子、音乐圈子,大量的关注。我们在2012年6月上线,但那时候Web这个概念已经快死了,但是上线当天就有两万注册用户。大概不到两个月,我们的DAU已经到15万了,当然后来跌了。但是在那时候两个月DAU能做到15万不可思议的。我自己都惊呆了。因为我之前做Saylikes做了一年多才有二三十万。而且当时Jing的七日回访高达35%,次日回访45%,一下子数据就高得不得了。

  在那个过程中,有大量移动互联网方向的term就到了。数据非常好,在那个点上我们就在不断优化产品。也开始拿term,做移动端。但这个时间点没有做好一个“正常使用者”的引入,三个月之后“尝鲜者”开始离开了,当时七日留存也就在20%多。三个月确实对一个产品来说,已经饱和了。“尝鲜者”已经用惯了。

  那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抓好这个时间点,移动端能够跟进上线,再把营销的精力推进去。

  有关创业

  现在回头看当时是为什么?

  那个时候我们太产品思维了。想在移动端好好弄,招优秀的人,慢慢弄。我们被假象迷惑了。没想着其实有这么一个点存在。没想到在营销上加把力。当七日留存和次日留存跌到一个很正常的水平时,我们才慢慢悠悠地推出了一个app端。基本上中间大概差了四个星期。

  我当时的精力也耗在去拉融资上了。之前没有经历大规模和VC接触,我还挺高兴,每天被VC捧着。Term拿了七个,一个比一个高。我也有一点膨胀,就是觉得自己应该拿一个更好的Term,拿更多的钱,招更优秀的人。当时是这么想的,我重要要拿更多的钱做事情了。没想这么多营销的事情。

  多方面的原因都有吧,也有一部分想法是要把它弄细点。上了四到五个版本,其实已经有三个可用的DEMO了。都砍掉了,觉得不行不行。

  所以经验是……不能膨胀?

  膨胀没关系,我觉得大家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满足感。我认为是到一个点,第一轮见风投,早期嘛,没必要反复见。比如说几个Term发过来了,到那个时候,我有两个想法其实不太好:第一个是,有人给我Term,我应该尊重他。他们有重要的会要我去,我就要去参与。我当时就是每次都去,亲自去。其实可以去一次就够了,把这个压缩一下。第二个是,当Term超过两个以上的时候,你就没必要担心了。只有一个可能觉得是不是不太容易拿?两个Term以上你就可以直接放,我就要这么多钱。

  我现在见VC就很开,就说这是我要做的东西,我想要这么多钱,我可以给你多少股份。能不能给我?能给我就跟你聊一下,不能就算了。

  有关个人世界

  工作中有什么方法论和心得可以分享一下。

  我记得之前王强曾经讲过一点,他说今天是一个同质化严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都被集体洗脑、集体暗示,今天你的成功唯一体现的就是你的不同。

  我认为一个人的经历也很重要。我是个犬儒主义者,我读迪奥根尼斯的书,看他早期的东西,就像里面写的,我一直到现在还是这种状态,我对一个人好,我会告诉你这是我为我自己对你好。比如说,我不对你好,我会难受。包括爱情,我送东西、请吃饭,不用愧疚,就是我对她好。我发自内心的。但是我会对她说,你对我好,我也开心,我也会回报你,但是你不要以我会回报你为目的对我好,如果你以这个为目的话,你就不要对我好。

  所以有时我也给别人一些困惑,会让人觉得你怎么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