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

时间:2020-12-30 11:06:37 发言稿 我要投稿

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

  惜别XX年,今日共相会,说不完的喜悦,道不尽的怀念,都在相逢一瞬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欢迎阅读!

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

  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一】

  “x月16日我们又要举办同学会啦……”电话中,孙同学和葛同学传来喜讯,也忘了这是第几次同学会,反正一年两次,已有数年。

  每一次同学会后,我总会忆起母校丰惠中学学习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离校近六十年,可昔日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友情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似一幕幕电影展现我眼前。

  不会忘记,高大威严教几何的郑永琪老师,有人称他“郑几何”,一是他声音洪亮,讲课清晰,有条有理,使人听之入味易懂;二是他专教几何,经验丰富,所教学生硕果累累。不会忘记,“严师慈母”教代数的宋汉琦老师,博学多才教地理的娄建中老师,更不会忘记我的班主任俞铨生老师。是他对我的启迪奠定了我的事业,我的人生,所以他是我的“伯乐”。初中毕业,我本想考高中,但因家遭特大火灾,经济产生困难,正当我选择志愿为难之际,“你可以报考师范。”是俞老师的提示,我立断选择吃住全包,免交学费的师范专业,使我后来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不会忘记,那时候学校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既培养了我们的兴趣和能力,又磨砺了大家的意志。我们曾步行几十里去五夫营房与驻军部队搞联欢,听故事,看军训;后某驻军连队来我校与同学们举行篮球赛,还与我们促膝谈心,并观看我们的文艺演出,作为文体委员的我当然带头表演节目:越剧《刘汉砍樵》,歌舞《推车》,均得到叔叔们的一致好评。

  更让人刻骨铭心的是1956年11月11日晚,家遭丰惠镇有史以来特大火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学校给我免去学费,每月还能享受3.75元人助金,才使我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又是校医载医师研制一种新药,为我治好了因救弟妹而被严重烧伤的头顶和双臂;是同学们你一分,我二分资助我买上学习用品;特别是钱国静、孙东胜各捐5角和3角,那是可观的金额!又是同宿舍女生似姐妹般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为我穿衣、脱衣、蒸饭、代摘笔记;甚至为更好地照顾我,而与我同床共枕几个月的玲子姐……

  总之,在丰惠中学三年的初中生涯,她让我既幸福,又难忘。今天,六十年后的学友,年过七旬,还能多次再相聚,那是何等的兴奋,激动和难得!这又得感谢牵线搭桥的孙同学、葛同学;更感谢在杭州的车同学和张同学,是他俩情系故乡上虞,手牵昔日同学,慷慨解囊为我们提供这“幸福满满”一次又一次的老同学聚会,谢谢您,我的老友!

  六十年同学会的发言稿【二】

  校长、老师、同学们、朋友们:

  xx一梦六十年,

  故地依稀别有天。

  师范学子多俊彦,

  黄山脚下有神仙。

  我们毕业离校六十年了,一甲子呀,今天回家。

  我们回家,是因为“一甲子”有着特别的意义!况且,家总是温馨的,是可以撒娇之地,又是我们筑梦、和起航的地方。

  大家的莅临,尤其是许老师来了,北京的李晓梅、张美媛来了,从未参加过同学会的方修文、汪亚森、胡怀植、舒观雅来了,更增添了光彩,丰富了内容,热烈了气氛!

  大家不顾耄耋之年,行动不便之躯,重同学之友情的精神,令人钦佩!当然这都与当年老师的振铎布道、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今日相见,令人不免嗟叹: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我不提名字了,心中永远有他们,他们已驾鹤西去,大有“律谷罢暖,龙乡缀晓”之悲怆,这是两句极具悲悼之情的古言。我们活着的人向逝者致以深深的悼念,寄语无尽的哀思。(静默一分钟)。今天,我们也对未能来的同学,问一声好,道一声记挂和思念。

  当年看似并不起眼的我们,却心中都装有“责任”、“成就”、“奉献”。回首往事,我们可以毫不愧疚地说:我们的一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因为我们当中不少成了共和国的专家、教授、高级人士、特级教师、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东方之子、诚实的劳动者。

  六十年一甲子,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暂短又暂短,而对一个人来说,漫长又漫长。

  时间太长了,路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们际遇太杂,太多。生于战争年代,国内战乱,又屡被运动“洗礼”,反右,思想改造,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饥饿的年代,“特殊”的时期。幸运的是,晚年赶上了太平盛世,以聊以自窝案慰。

  我们回家,是想看看今天的徽师。

  我们回家,是想在这里真真切切地回忆往事,寻找内心深处青春的碎片。

  曾记否,当年我们的校长、老师是中国最好的,老师一个个做到了“身正为范”,又都是饱学之士,完全达到了“学高为师”的境界。

  曾记否,那个胖胖的“王妈”,总带着笑容。教导处那个瘦瘦的送讲义的,大概叫xx,讲义里总夹着一张小纸条,写着:一张不多也不少谁发谁负责。

  曾记否,前大楼楼上的教室,是我们“求真”、“学做真人”的地方。

  曾记否,那书库(藏书室、阅览室),学子每次可以借书两、三本,在那儿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科学馆”、“美术教室”里的“严谨”。

  音乐教室里的“呐喊”。

  餐厅里的一声“开动”。

  晚上,在寝室里总会听到从街巷里传来的“肉裹粽”和“五香豆腐干”好听的吆喝声,才入睡。

  春游中 的细雨霏霏。

  梅岭、或操场北门的浪漫(那不是初恋)。

  ——往事并不如烟。

  我们回家 ,想对年青朋友们说点什么?

  1 筑梦青春 ,追梦人生。点燃、唤醒自己。

  2 人格魅力 ,人的气场,都是勤奋修炼而得。

  3 见贤思齐 。

  4 学会退让。

  5 做文化人,润物无声。

  6 事事留痕,“一日之迹”,自我实现。

  成长绝不是一件能在舒舒服服中安然完成的。

  老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对于年届八旬的我们来说,已经是弥足珍贵,不可多求。我知道,下午又要离别,但应该是没有忧伤,没有眼泪,是歌唱,是珍藏。

  无论你我在异地,无论我你在他乡,愿我们的友谊地老天荒!简单、安静、从容过日子,每天伴着星光一起入眠,每天和太阳一起起床,清幽岁月浅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