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金华端午节的风俗

时间:2021-03-06 10:24:02 端午节 我要投稿

金华端午节的风俗

  金华是浙江省辖地级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有关金华端午节的风俗,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金华端午节的风俗

  婺城、金东

  ——回娘家吃“五黄” 早起捞露水润肤

  对于年长者来说端午最深的印象就是吃。应当时条件都不好,平时很多东西吃不到,就等着过节。一到端午节,母亲就会提前好几天准备过节需要吃的“五黄”,而这“五黄”是黄瓜、黄鳝、黄鱼、蛋黄和黄灿灿的绿豆糕。一桌的菜都是金黄金黄的,看上去都是一种享受啊。

  每到端午,婺城、金东等还流传着孩子要早起捞露水润肤的习俗。每到端午的早上,村里的小树林里都有很多孩子,他们从花草树木上捞晶亮的露水,然后把露水拍到自己的皮肤上。老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预防痱子。

  义乌

  ——端午节是孝敬长辈的节日

  义乌人在过端午节时温情脉脉,家族的感情,对长辈的孝心在此刻都喷薄而出。

  因为在义乌,端午节是孝敬长辈的节日,端午节回家看看不但是游子表孝心,更是义乌人对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义乌传统的端午风俗中,女儿出嫁的第一个端午节总是非常隆重的。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义乌人并不这么看。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女儿要准备丰厚的礼品带给爸爸妈妈,以体现女儿对家的眷恋。虽然女儿带来丰厚的礼物,但家族长辈会回馈更丰富的礼物,以体现家族对女儿的关心,同时也是为了提醒新郎要好好对待女儿。

  永康

  ——吃苋菜和豆芽给外嫁女儿送扇子

  端午在永康又叫“阳节”。有道是“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象征着阳气开始旺盛。

  端午节,在永康农村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门上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阴、驱鬼、驱邪。家院四壁和家具农具,要喷雄黄酒以灭蝇、蚊、蛇、虫。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吃大蒜吃雄黄酒,据说吃过雄黄酒不会发痱子、生疥疮。喷完雄黄酒后,大人们还要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用雄黄写上个“王”字。

  端午除了吃粽子外,在永康,还要吃苋菜和豆芽,老人们讲:“豆芽是掏耳勺,苋菜是耳朵刷,端午吃豆芽苋菜能聪耳。”

  在永康还有个特别的习俗,端午要给外嫁女儿送扇子。为什么要送扇子?原来送“端午扇”是送“顺风”,是种祝福。婆家有几口人就送几把,但要凑双数送。不过,以前大家送的扇子大多是麦秆扇,就是用晒干的麦秆编成的。

  这些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永康的端午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了,这些年,永康还举办过太平水库的龙舟比赛等活动。

  浦江

  ——最萌端午风俗小孩撞鸡蛋

  浦江的端午节,除了粽子、杨梅等美食,就属撞鸡蛋最有意思了。

  端午节去上学的时候脖子上会挂着妈妈做的挂蛋袋,里面装着茶叶蛋。然后到学校,课余时间大家就各自拿出来比试,各自拿自己的蛋去跟别人的对撞,要是赢了就继续跟下一个比,要是输掉就可以直接剥开吃掉了,要是在放学的时候都还是完整的话可得瑟了呢。

  挂蛋袋一般都是妈妈亲手做的,里面凝结的是妈妈对孩子们最真切的母爱。那些挂蛋袋是用绳子编的,跟网兜一样,有时候还会挂彩色的绳子在脖子或者手腕上,端午节小孩都会挂着走,还会比谁的挂蛋袋漂亮。

  挂蛋袋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那是五彩线,五种颜色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听长辈们说是非常有说法的`。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挂蛋袋,佩戴时也是有讲究的,要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总之这些挂蛋袋子象征着的是长辈对孩子们满满的祝福和期望。

  武义

  ——包芦苇长粽唱畲族山歌

  武义县柳城镇地处武义南部山区,是我省18个民族乡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乡镇,也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端午节当天,传统的武义人有很多讲究。有谚语说:“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可见端午节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看母亲,送的礼品是一担粽子,有的还带上女儿亲手编织的各种香袋、麦秆扇,武义俗称“担端午”。

  这一天,小孩们特别开心,因为可以穿上新衣服,胸前还会挂上颜色各异的香袋驱邪。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都要清扫干净,窗口、门上要悬插菖蒲、艾蒿,在每间房间点上蚊香,这都有驱瘟辟邪的作用。这一天,还要在一碗黄酒里倒进一包雄黄,拌匀后洒在室内各个角落,有的还在孩子肚皮、额头上涂抹一点,以壮虎胆,袪邪气。

  端午节每当家家户户包粽子的时候,畲族村上的人也包粽子,但他们不是用粽叶包,而是用芦苇包粽子,长长的一串,可有意思了。芦苇粽和传统的粽叶粽有什么不一样?首先,形状就不同,它是长条枕头形的,一个粽子的长度差不多有20厘米,用嫩篾一节一节绑起来,看上去特别结实。每次端午节包芦苇粽的时候,畲族村民都是全家总动员,有的是母女齐上阵,有的是夫唱妇随,还有的是左邻右舍,大家聚在一起,不仅包粽子,而且还分享快乐。

  更为有趣的是他们一边包粽子还一边唱畲族山歌,现场气氛轻松快乐。除了吃粽子,在端午节当天,柳城畲族镇还有吃卷饼的风俗。用面粉摊的薄皮,在桌上放四五种不同的菜作馅,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用薄皮包着菜吃。

  兰溪

  ——端午熏药渣驱虫赶瘟

  对兰溪人来说,端午节要吃“五黄三白”,其中五黄是指雄黄酒、黄瓜、蛋黄、黄鱼、黄鳝;三白是大蒜、茭白、白鲞。

  一到端午节,家人就会在弄堂、阴暗的角落撒石灰;家家户户在门口,烧大麦芒火堆。这些都是用来杀虫、驱瘟疫的。大人们还会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也是为了辟邪。

  每年端午节,每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菖蒲艾草插在门前。除了菖蒲艾草外,在端午节,香包也必不可少,香包寄托着人们“祈福避邪”的美好祝愿。小孩要挂香袋,穿虎衣、虎头鞋等。男孩子挂老虎,女孩子挂石榴。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特殊的端午习俗:熏药渣。早年间,一到端午节的中午,兰溪一带的百姓都要用艾草和晒干的药渣一起点燃起来熏虫驱瘟,据说这还是元代名医朱丹溪治病流传下来的。

  东阳、磐安

  ——送“端午肉”尽孝心

  东阳、磐安一衣带水,端午的风俗也大同小异。

  现在,端午节气氛不仅没以前那么浓郁,而且过端午的习俗也有所改变。其实,以前过端午的时间是很短的,并不像现在这么长。俗话说:“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意思是说,过端午的时间只有五月初五上午半天。”

  现在,过端午的时间可长了,东阳北乡是“端午四日”,即“挑端午”的时间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初五结束;而南乡是“端午一个月”,即从农历四月初一就开始“挑端午”了。

  过去,挑端午时只要一点猪肉和笋干、20只粽子,女主人就可带着全家人到娘家去“拜端午”了,一般是早上去,吃了中饭就返回。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和粽子的数量逐渐增多,猪肉从1.5公斤、2.5斤,到5公斤,甚至更多;粽子从20只、60只、100只,甚至五六百只。

  在磐安县冷水镇一带也有送“端午肉”的习俗,端午节前后,出嫁的女儿都会带上丈夫回家给父母送新鲜猪肉。此外,端午节期间,百草返青,百虫复苏。磐安农家的孩子们在野外玩,易被毒虫侵害,大人就把五色索儿(由红黄青白黑五色棉线搓成)拴在孩子们身上,毒虫见了索儿,以为神物,敬而远之。江米红枣粽子是磐安人端午节的首选吃食。

【金华端午节的风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风俗15篇12-27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09-03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07-29

最新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精选09-15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03-11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15篇01-04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15篇)09-27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10篇07-18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四篇06-19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三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