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论语读书笔记参考

时间:2021-03-06 19:27:0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笔记七篇参考

  篇一:《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论语》及其意义不是我们所能评价的。而我看论语,体会到得就是《论语》中的忠君、爱国、孝敬父母长辈、义气对待朋友,讲诚信,对个人的要求,还有对学习方法的说法等等。

论语读书笔记七篇参考

  第一章的第一篇《学而》的开头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又时常温习,又能从已经学过的知识里得到新的知识。这也说别把学过的知识给丢掉了,经常拿出来温习,那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朋友来请教他,他不倦的给人讲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会觉得厌烦,这就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的主张,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忠于国家,首先得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乱,如果连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服从统治者呢?《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师长。“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等。而这是他所认为的治国之道,用人之本,而这体现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

  孝顺长辈,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他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才算尽了孝道。”还有:“(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这些都是他对孝道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反省的,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的被人忽略了。

  对于朋友,首先要讲诚信,他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义气、诚信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这与现在的“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孔子的思想,认识和见解到现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反省的也很多,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缺失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现在提倡文化治国,就是复归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并学习,继续传承的东西,我想这对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现在看到的只是《论语》里面最表层的东西,甚至连表层的东西都还没看到。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论语》里的思想更使我需要学习的。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一)《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读书笔记之《论语》(三)——为政第二

  1、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

  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该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第二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再说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

  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该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

  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第一句的“入”,在这里我想应该理解成是第一次进入的意思,因为只有第一次进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问清楚了知道了就不会再问了, “鄹人之子”中的鄹(zou)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东曲阜的东南。而在理解最后一句“是礼也”时,也应该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问清楚,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谨,才算是“礼”。

  读书笔记之《论语》(五)——里仁第四

  1、里仁这章的第一句话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住家,应该选择有仁风的地方为最好;选择的地方没有仁风,怎么说你能有智慧呢?”

  这里的“里”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后确认原意为“住家”的意思。“仁”按说文里说:“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么,可以这样理解了,“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再又“从人二”看我又理解到了,“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是不会有人际关系的,而必须为两人以上。读到这句,让我想起了《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符合这个道理的。

  2、再读本章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装有一份规矩、法度,小人则是满脑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获得实惠。”

  “土”在这里指的是乡土。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申理解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实惠、个人的私利。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考虑如何的用“德”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养,用“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虑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捞着实惠,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他做事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当官的话,那也一定是一个赃官,如果做朋友的话,也是肯定会做不长的,因为,他满怀的是小人之志。

  3、本章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参,我平时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穿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学生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

  我们读《论语》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这里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按本意讲应该是道路,这里是引申为了道理的。那这次讲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诚、忠于。“恕”,是宽容,也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而在理解过来,就是如果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要做到宽容。

  宽容,说起来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真正的感觉很难很难的。那什么是“宽容”呢?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指对别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或“否”的东西强加于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但我们也应当同样的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权利。“宽容”是一种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们先贤们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词。

  最后,给自己、也给我的朋友们一句共勉,那就是,“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真诚待人也就是真诚待己。”让我们学会宽容、做到宽容,让自己抛却一切的烦恼,生活的更加洒脱、更加自在!

  (六)公冶长第五

  1、这篇的笔记第一个要记的是第七句,原句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是指用来过河的竹(木)筏。

  首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意思应该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去游荡,那时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子又说:“仲由的勇气非常好,已经超过了我,可是我们何处去找做竹筏的材料呢。”

  2、公冶长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昼寝”中,予是名,可是纵观整部论语,在陈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称名的,大都是称字,就是这里比较稀罕。 “杇”音wū,动词,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今抹子。“诛”在这里应该是责备的意思。那么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寝室睡觉,让孔子看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了,用粪土砌的墙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对你宰予我如何责备你啊?”孔子对这件事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啊,是听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对于人,是不能只听其人之言,而还须观察其人之行。由于宰予在白天睡觉,而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能只听还要察言观行。”

  读了这段话,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阳奉阴违,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种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云天雾罩,耽误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这种人的。

  3、公冶长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的意思是,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咋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非也,因为“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每一天的人际交往、家庭亲情中去努力体会、实践这个“恕道”,只有到了这个“恕道”能真正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和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4,读第十五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一段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话,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就值得称为文了。”

  孔文子何许人也?原来,孔文子是当时的卫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谥号(我国古代给最高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后另起的称号谓谥号),该人曾“生前乱于家室”而坏了名声。正因为他有名声不好的情况而又被封其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才有所提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个人是很不感兴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文子优点,他的这些优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过失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夫子之教是隐恶扬善的啊。

  其实,孔子的这段话最后铸成了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一个成语,那就是“不耻下问”。问,有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是上问,如请教老师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毕竟“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人选,而下问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俗话还说呢,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三个皮匠都能赛过诸葛亮,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所以说,对于学习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虚心向别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们多,不管是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书笔记之《论语》(七)——雍也第六

  1、第三句,原文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段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也决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没有他这样的了,也没听到过有这么好学的人了。”

  “怒”可解为发怒、怒气,也可解为烦恼。那么,有意思的是从这段话里来看,“不迁怒”和“不贰过”与“好学”有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翻查资料,手头的工具书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因果,思来想去我还是要把这个“怒”作烦恼来理解感觉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说,学习时不论有什么样的烦恼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你心烦意乱处于惶惑之中,你还怎么能学习好,你把学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迁移到学习之中,你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不和这篇整体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过”指过失,如果发现自己犯了某种过失,一经发现今后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学习联系起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自己理解错了,自己一经发现,就不再按照错误的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好了,回过头来再看这段话,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是孔子夸奖颜回的“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导弟子们加强言行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他的“好学”最主要的就是修养和在学习上的多方请益,其中就有“不耻下问”。这就是说,孔子的好学是以“德行”的培养、训练为主的,通过道德的培养而求得学问的加深。这一点好像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做的不是太好,因为现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只顾重视“学问”而直奔分数而去,而道德的修养已排在其后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后代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今天读第七句,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三月”是指较长的时间。“日月”指一天两天或一月两月,是说较短的时间。孔子那么多弟子中只有颜回可以长时间不违仁,其他的只是偶尔能做到,说明这个仁是多么的不容易坚持的做到啊。读到这我又联想到了学习,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比如我的女儿,我观察她好长时间了,每次期末考试后假期开始前,她就会很自觉地向我提出自己的假期学习、读书计划,包括早上几点起床背英文、几点开始做假期作业、几点开始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几点开始读课外书籍等等,而每次的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坚持了一两周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推翻了原来的计划,到了最后是一觉睡到十来点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自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睡眠,而要休息好那就晚上早点睡吧,不行啊,晚上同学们都上网了,要和同学讨论假期社会活动呀,不讨论完怎么能下线呢,好家伙,都是她的理由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点道理,也就不再去管她那么多了,可是今天想来,她也就是那个“日月至焉”了。不说孩子了,自己说说自己吧,我能否做到“三月不违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给自己也找个台阶下吧,那就是孔子那么多学生里只有一个颜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还是把自己也圈入孔子说的“其余”吧。

  (八)述而第七

  1、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把每天的见闻和学习心得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弟子从不厌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要做的呢?”

  识:意为记住。厌:是满足的意思。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是一个倒装句。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这就要不厌倦,要因人施教,对好学之人之教导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

  2、今天读述而的第三句。第三句是孔子之忧,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经常修治,学问不能经常讲习,听到了“义”的所在却不能向“义”靠拢,有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最忧患的。

  这里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则堕,堕续而昧,昧之则为凶德也。故须修之,使复其明。修乃修志之意。

  学既学问、学术,学之不讲、不习则会事理不明。闻义则当迁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习实践的,如果听闻到好的道理而不迁徙之,即为不向善,所以要如义而行。

  不善是过,有过不怕,贵在能改之。

  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假设向学之人不修不讲不徙不改,那么就是不为道不向善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

  所以,德之不修,则心不正、意不诚,所行非道;学之不讲,则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闻义而不能徙,则所学无用,终落空谈;不善而不能改,则于己无益,非真向道。由此看来,孔子之忧,忧及千秋,吾等当忧圣人之忧,把修德、讲学、行义、改过作为我们毕生之追求啊。

  篇三:论语读后感 1500字

  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 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 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 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 。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 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 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 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 道在逐渐褪色。 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 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 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 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 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 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 这些。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 教诲行事做人, 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 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 《 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 余地。

  仁者, 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恶人之有祸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报也。 故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 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 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 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 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 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爱充满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 是 修 身 的 首 要 任 务 。子 曰 :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谨 而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 “ 行 有 馀 力 ,则 以 学 文 。 ”说 的 是 ,先 要 懂 得“ 孝 悌 ” “ 谨 信 ” “ 仁 爱 ” 、 、 ,然 后“ 学 文” ,这 就 明 白 告 诉 我 们 ,应 以 修 德 为 先 。论 语 中 ,修 德 之 道 无 处 不 在 。 “ 非 礼 勿 视 ,非 礼 勿 听 ,非 礼 勿 言 ,非 礼 勿 动 。 “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已 是 家 喻 户 晓 ” 的 至 理 名 言 。庄 重 、宽 厚 、诚 信 、勤 敏 、慈 惠 ,人 之“ 五 德 ” 。至 于 修 智 , 论 语 》 不仅 指 明 了 学 习 知 识“ 敏 而 好 学 ,不 耻 下 问 ”的 为 学 之 道 和“ 举 一 隅 ”而“ 三 隅 反”的学习方法。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 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 “温故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 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 “做人” “治学” 乃 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 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论语》 让我领略到的 , 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为学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 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篇四:论语读书笔记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们称之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之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也写到:“天下君王至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的所整理记录。《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纵观论语,其实孔子本人的言论不多,大多为门生的对话或对门生的评价,整个论语分为二十章,看似一个松散的论集,然而整个论语又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论述,紧密的形成一个整体。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者有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要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处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也是教育我们要重视内心的发展。

  “有教无类”--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例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如子贡),然而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特别是四科十哲中的,如贫苦交加的颜回、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这样的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广大的平民,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因材施教”--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正是由于孔子实行因材施教,适应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其各尽其才,培养出一批有专长的社会实用人才,这也教育我们对待不同的人,不能照本宣科的施教,而是要注重每个人的不同的性格和能力。

  然而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做一切事情的根基,而修身则是第一位的,修身可以理解为外在能力的完善,内在心灵的修养,在开篇的“天地之道”里孔子就提到了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的短暂,孔子从各个角度,层面不断的教会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灵安康,生活态度积极以及亲人,朋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贡献社会等多方面十分精辟的道理,下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论语》对我们做人做事的的影响。

  处事方面:“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太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淡定。但这种宽容变得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抱怨,以德报德。当回忆自己过去遇到的种种情况,也许会有许多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一切没什么,不管是帮助自己的还是嘲讽过自己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这些都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点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还要感谢嘲讽过我们的以及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让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方面:“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句话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慢。慢品味才能深深的感悟到什么是“淡如水”的纯洁与清澈。

  事业方面:“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经常出现一些词语,诸如:从容、温暖、和谐、朴素的含义等词汇,这些就是本书所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事的真谛。

  《论语》作为我国传统著作的经典作品之一,是儒家思想的结晶。它教会我们净化自己的心灵,涤荡内心的浮躁,提高了我们为人处事的能力。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的心目中的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近2000多年。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有效理论,直至20世纪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在到后来文化改革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从此《论语》埋没人间。

  另外,《论语》中经常看到“礼”、“仁”等字眼,因为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贯穿整个孔子的思想。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入懠舞于庭”时,孔子愤怒的说:“是可辱也,孰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守周礼,这边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的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做“人”的标准,“仁者,人也”很显然这种仁爱思想是顺应当时的奴隶解放的潮流,是人的思想的解放与发展。

  纵观《论语》全篇,他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既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思想的解放起到阻碍作用,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必有他有利的一面,我们要批判继承孔子的思想,让《论语》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篇五:论语读后感

  【一】

  悠悠华夏五千载,璀璨文化的源头是《论语》。

  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

  这一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为时光所尘封的门,于是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射进,温暖充溢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语铺展起了一条充

  满哲理芳香的坦途,于是子子孙孙踏响了成功的凯歌;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成了一把坚韧的利斧,于是广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读《论语》,是一种享受。仿佛静心独坐于清泉碧水畔,在烟熏缭绕间,细细品茗.《论语》的字字精华便沉淀在绿叶清茶之中,咀一口,它们就顺着舌尖流入体内,纯化了身心,顿觉一阵清香涤荡胸怀

  。

  读《论语》,是一次旅行———漫长却不苦闷。弥留在充满油墨清香的字里行间,感受着儒学思想的魅力:是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踏实与求是,是那“己所不欲,勿施为人”的仁爱与正直,是那“人不知而不愠”的包容与豁达,是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明达与诚恳……道不尽,言不穷,《论语》所充盈的儒家气息是如此的浓厚,如此的庄重而深邃!沿途的每一处风景,都足以令我为之心神向往,难以忘怀。

  读《论语》,是一种学习。在品读间,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在“仁”的思维熏陶下,感悟人心之伟岸,让“自爱”与“爱人”这两朵人性最美好的芳花,盛开在每一位贤士的心中,“仁”,以最高的道德原则的地位,统率起忠、恕、恭、信、敏、惠、智、勇、刚、毅,作为一位贤士,难道不该以“仁”为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么?于感悟中,学习修身治学之法,那是“温故而知新“,是”学而时习之“,那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读《论语》,是一场洗礼。让原本枯槁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本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语,那一则则平实却韵味深远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昏昏欲睡的文化修养的心,浇湿了你我被快步骤的生活烤干的内涵的世界。

  读《论语》,感受到的是文化的芳香馥郁,品味到的是精神的点滴精华,领悟到的是思想的深刻内涵。

  读《论语》,于心灵间,荡漾起一片纯净。

  【二】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圣人很难做到,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大家都是众人,甚至是小人。小人不是我们所推崇的,我们所推崇的是君子。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所以在《论语》里提到君子的就有80余处。那么,《论语》里崇尚的“君子”是怎样一种人呢?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

  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君子是一种能力高强的人

  《论语·为政》记录了孔子的话“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行。“文质彬彬”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论语·里仁》记录孔子的话:“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无适:没有专门的规定一定要这样。无莫:没有专门的规定不能这样。义:宜,适合。比:挨着、靠近。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这里所说的情理,实际上表现了作为君子的一种智慧,一种分辨是非的能力。

  君子是一种勤勉自律的人

  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君子的自我修养正如《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 “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 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

  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

  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天命,因此不怕它,不尊重在高位的人,对圣人的言事也进行戏侮。

  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印象:远远地看到,给人庄严的样子;接触他才感到温和亲切;听他说话使人感到严厉。

  君子有四重:要重视百姓、粮食、丧礼、祭礼。同时,宽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诚实讲信用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勉就会产生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高兴。

  君子尊五美:君 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

  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九种情况要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庄重;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欲发怒,要考虑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篇六:论语读后感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细心地品读过这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的着作。今年暑假,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着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是中国的立世的历史呢?细读《论语》,它不时激发着我思考,使我迸发出一丝丝的感悟。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第一篇:“学而实习之,不意乐呼,有朋自远方来,不意乐呼,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呼?”这句话的意思是:意思为学习之后经常去温习,不也是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值得高兴么?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气这不是君子么?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把学习同样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好好学习。而当朋友来到你家里,你也应当非常高兴,该热情款待才成。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能生气,而应该耐心的对别人讲明你的理解,这样你才是个君子。

  其次令我印象最深还有一篇孔子重孝,“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论语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需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现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应竭尽心尽力。”

  孔子主张人们恪守长辈与幼辈之礼,这种当时社会上的尽“孝”之举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学生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社会上出现漠视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为怪。我们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学生的自觉行为。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你品德高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

  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 梁玉婷

  篇七:原创《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精炼,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不仅如此,该书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所以其能流传至今,并成为让现代人们所崇尚的做人准则。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例如,关于“仁得”等方面。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第一,关于“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气力。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可以谓之仁也。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轻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能够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学生觉得,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第二,关于治学:在治学的态度方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治学的方法方面,孔子曰:“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正如一开始所说,“温故而知新”和众所周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第三,关于务政:《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等方面也作了具体说明。

  在务政的对象方面,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在务政的基本要求方面,《论语》亦有所述。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

  孔子亦谈了“干禄”之法:“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即:“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治国安邦方面,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这边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原理。其三,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以人为本,这便是治国之根本。

  第四,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

  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们有着教育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处于正在建立人格的时期,正在处于接受知识文化熏陶阶段,所以,人格塑造异常重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称为真正的君子。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然而,从当时乱世的客观环境来说,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在当时是不得志的。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显学。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这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论语读书笔记七篇参考】相关文章: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04-01

论语读书笔记汇编15篇04-08

论语读书笔记集合15篇04-06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03-28

《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8篇04-01

《论语》阅读心得05-13

论语教师心得04-29

读《论语》有感05-18

《论语节选》阅读答案03-18

《论语》节选阅读答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