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江城读书笔记

时间:2020-12-31 18:11:5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江城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城读书笔记

  江城读书笔记1

  《江城》是美国人何伟,对,何伟是他的中文名,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内陆小城涪陵,对,就是长江边,那时还属于四川的以涪陵榨菜闻名的城市,中的师专英语系当老师的两年中,对,只有两年,两年之前他就知道自己两年之后就会离开这座城市,对这个小城所看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

  这些记录琐碎又细腻、平淡又温情,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真实的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发生在他身边或者他专门去走访了解到的那些故事,一幕幕像是一张张黑白照片,没有丰富的色彩,却依然清晰地定格了一段也许可以称为历史的画面,而《江城》就是一本照片集,打开她,目之所及的一张张照片,带给我一片片曾经的回忆……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以及生活在那个城市里的人,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条件。比如,要在那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混淆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记忆而遗忘了她独有的魅力;这段时间不能太短,太短会不足以深入的了解她的内涵而浮于城市的表面或者第一印象,这些又往往存在突发因素产生的理解偏差。所以,两年时间,似乎刚好。

  又比如,不能是那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人,本地人会因为耳濡目染或者风俗习惯等原因,或多或少的天然赞美自己的故乡,也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或多或少的贬低轻视自己出生的地方;不能是来了之后就定居这个城市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以后时间还长”而疏于深入了解这个城市,又可能会因为“我就是因为这个城市什么什么好处才来的”而先入为主的自信于她的优点而忽视她的不足。所以,何伟在涪陵既是两年后就会离开的旁观者,又是两年间以老师的身份置身其中的角色,刚好可以亲疏结合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城市。

  其实《江城》是一部很平淡的书,平淡到,我一度以为这就是何伟在涪陵师专工作时,每一天日记的合集,似乎也确实如此。但这平淡中又带有一份新奇,新奇在于一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竟然让我这样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出了自己曾经的回忆以及一些,因为习以为常而不曾注意的那些生活细节。这些细节细微到像阳光普照大地一般普通,这些细节又重要到像阳关滋润万物一般不可缺少。比如,酒桌上的文化,比如,人们对钱的.看法。

  在中国,酒桌上的学问绝对是一门学问,从如何落座,谁主谁从,到如何倒酒,如何开场,如何敬酒,敬酒词怎么说,到如何劝酒,甚至如何争酒,是一对一单挑,还是二对一多对一,或者是“群殴”,这里面的门道绝对可以写一篇硕士论文。而何伟作为普林斯顿和牛津毕业的高材生,真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不长时间就在涪陵师专工作期间的几次酒桌吃饭中,写在书中,让人捧腹又格外真实。

  如果说酒桌文化,只是何伟在中国生活的一个小插曲,那么关于人们对钱的看法,作者是用心去了解的,甚至专门把一个章节直接命名为“钱”。“涪陵的每一个人都在谈钱”,“在涪陵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谈钱”,“提到钱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习惯,习惯得如同人们长久以来见面问候的方式:吃了没有?”,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道。因为他走到哪里,总会有人问他的收入状况。人们也经常互相询问收入或者某一件新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等等。那时,人们的进步总是以钱为参照物:涨工资、分新房、买传呼机。然而何伟并不因此而烦恼,他反而喜欢这样的开诚布公,他也并不觉得喜欢谈论钱的人们有多贪婪,他在涪陵跟某个人一起吃饭,付钱的总是对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是外国人?

  时至今日,我仍然感觉,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依旧围绕着“钱”来展开。买的房子涨了多少钱、房子装修省了多少钱、股票亏了多少钱、大卡的工资比某某单位又少了多少钱……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之间无论是否相识、无论年龄差距、无论兴趣爱好,只要谈到关于钱的这些话题,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距离,人与人之间还是谈钱最不伤感情啊。

  读罢《江城》,我会回想起与自己有过联系的那些城市:有些城市,我出生过、成长过、学习过、工作过;有些城市,我走过、路过、看过;有些城市,我去过,却走马观花;有些城市,我没去过,却神思已久。我想以后,应该把一些城市写下来,趁着记忆还未曾消退。

  江城读书笔记2

  在这个国庆节,我看了一本名叫《江城》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名为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他毕业于牛津大学,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在大学毕业后,他以“中美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涪陵这个位于长江边的小城市教中国学生英文。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何伟在中国工作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和他对各种问题、现象的思考。

  作者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遇到的是当地人对他的围观和呼叫,因为这个小城市那时只有那么一点点人,而他的面孔更像是外国人,因此我们国民的这种围观曾经让他又尴尬难堪,又不适应。但是后来经过两年的生活,他习惯了这种问候的方式,并感觉到了此种的亲切,并且与他常去的面馆吃饭的老板成了好朋友。

  书中讲述了他在涪陵几次溯江而上的情节,自己扎帐篷在山野中体验沿江的风景和沿江的民风,和边远农村人的生活,情节是那么清晰而生动,有乌江的描写,也有风景和农民讲述的故事。从这些章节里你能感受到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更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还有田园生活。看到这里,我又发现了书中所写的美丽风光现在已经被各种污染所替代了,最近几年污染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阻碍。

  这本书实际上描写的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当时涪陵虽然落后贫穷,但是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其实当时的中国有许多地方也是这样子的。而涪陵只是其中一个城市,一个典型的代表,一个作者落地生根的地方。

  在涪陵,作者有时候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候又是一个置身于当地生活的一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作者两年在涪陵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你也会被作者带动着越来越喜爱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也许这才是这本书最引人深思的看点。

  江城读书笔记3

  在正式翻开这本书前,网络告诉我,这是一本纪实文学。

  我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个和视频形式的各类作品打交道的专业。我对于“纪实文学”的理解,大概是和纪录片类似的一种文学形式。纪录片通过对镜头真实记录下的现实场景和故事进行艺术化的画面处理,利用剪辑、解说和策划,还原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一个相对真实的判断。而我所理解的纪实文学,或许也是类似的一种再加工。

  但镜头是不会骗人的,而文字却有了更多的润色甚至虚构的空间。翻开《江城》的那一刻,我是满心疑虑的。

  随着阅读的展开,我的疑团自然地化解了。我看到了一个我自己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就像我的被灵魂抽离出肉体,站在云端,观察着我自己,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恍若隔世。作者彼得·海斯勒所描述的一切,都在他诗样的叙述中,产生出难以言说的真实感。 对于我从书中看到的、学到的一些东西,我也自然地产生了一些吐露的欲望。

  一、时代造就《江城》

  书中所描述的一切之所以如此生动多姿、引起共鸣,正如作者和一切评论者所强调的,是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产物。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是改革开放正全面开展地如火如荼的阶段,中国从未如此勤奋地汲取来自世界的全部养分,用以灌溉自己因长久的历史问题而遗留下来的干涸土壤。但是在东部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中,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历史遗留下的好与坏仍存在着。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有些偏僻的小城镇也在顺应时势地改造自我,但过程却进行得蹩脚而不彻底。

  除了世纪之交的中国偏远小城镇这一特定时空外,作者所直接接触的更是最为敏感、最被关心和瞩目的教育系统。中国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这是作者作为来自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最感到惊讶和不解的。对此,何伟说:“事实上,我乐于在低层学校里教书,因为这里的学生身上有我从未见过的未经打磨的品质。”这也说出了为什么涪陵能,涪陵师专能,而当时处在变革风口浪尖的诸如北上广等大城市、一些中国顶级学府所不能的原因。

  中国对于西方来说千百年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形象,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从马可波罗甚至更早就展开了。而本书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长久畅销于海外,天时、地利与时机都是不能忽视

  的重要因素。不是所有的真实和记录都有非凡的价值,价值来自特殊,来自独特的视角,来自事件本身的时机性,也来自善于发现的作者的眼睛。

  二、真正的旁观者

  《江城》之所以成功,与作者的独特视角,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的天分,以及其相对客观的姿态不无关系。

  海斯勒对于涪陵的观察研究是真正抱着旁观者的心态。在整部书中他一直试图避免直接的结论和归因,而是将自己所见所闻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下来;若真需要下结论,海斯勒也通常会用“似乎”、“可能”或“以我的标准”,从不自大;而他所得出的结论,也一律有相对详实的依据,哪怕只是学生的几行日记、市井小民的只言片语,都能被他作为社会和人文的基点范本。

  新闻纪实类作品,即便是为记录真实、记录现实,我认为也是绝离不开主观的判断和思想的,绝对客观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文字,也总存在着个体描述的差异。为了保证可读性,不可能只描述“街道两侧种了两排树,树叶上蒙了一层灰”,而也要添加进感情甚至幻想进去。我即便认同作者写此书的客观性和旁观性,却仍要带着疑虑的心态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字里行间。毕竟感情色彩是任何人都抹不去的。

  主观色彩的加入并不一定就会毁掉一部纪实类作品,身处一时一地,作为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群体的一员而渲染的感情色彩甚至就是某种独特角度本身,或许会给纪实类作品注入新鲜特别的血液。

  本书就是如此。作者是这样一个小城少之又少的外国人,是这个城市少之又少的少数群体,被围观、被好奇、被期待,同时也对这座小城的一切围观、好奇、期待。他用自己完全不同于涪陵人的教育、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种观察不仅视角独特,而且事无巨细。他能注意到我们因为司空见惯而常常忽略的细节。比如学生证上的学生守则,多少人真正认真通读并试图去理解每一条的意思和其中蕴含着的政治含义和教育目的?对于何伟来说,他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这种婴儿般重新认知的过程,好奇然后自我探索、自我解答的过程恰是本书的精髓和精彩之处,也使他的一切语言更有画面感和说服力。而他事无巨细的观察绝不仅仅停留在观察表面,他深入地挖掘和思考,寻求背后的“中国现象”、“中国因素”,由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也是为什么生活在一个交通不便的闭塞小城镇中的他能生发出对中国如此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认识。

【江城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挫折读书笔记04-11

孝经读书笔记04-08

生命读书笔记04-03

《亡羊补牢》读书笔记04-02

《蝎子》读书笔记04-02

《珍珠》读书笔记03-31

《刺》读书笔记03-28

《宝石》读书笔记03-27

情书读书笔记03-22

《孔乙己》读书笔记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