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信息简史》读后感

时间:2022-08-08 05:27:5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简史》读后感

  现在的时代进入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就是一个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渺小的程序工程师,我不愿意称自己为程序员,可能是网上对程序员黑的太厉害,不喜欢。最近在读《信息简史》,一点点感触而已。

《信息简史》读后感

  时代在变化,现在的信息可谓是多不胜数,千奇百怪,什么都算得上是信息,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到现在,信息充斥在各个层面,只不过现在人们更加的重视信息。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现在处于信息时代的初期。装逼的话说:万物皆比特(谁理解那?我还没完全理解)。

  在远古时代,人类是通过各种声音手势来比划沟通的,类似于现在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样,人类也是从这一步发展进化而来,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所有的沟通都是当下的,传达完了就消失了。这种古老的传统还在非洲的某些部落里面还保留着,比如:书中所说的鼓声,非洲部落的人们用鼓声来传达信息,通过鼓声的音调高低,声音的长短等来标识各种不同的语意。他们的这种语言没有太多的规范,只是简单的规则。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语言是无法被记录的,因为没有文字。 很多意思的差别只能靠音调的高低起伏来传达,所以,你不要奇怪,非洲这些部落的土著们,耳朵的敏锐程度远远超过我们。 鼓声传递信息的原理和“abcdefg”是一样一样的。

  看了前几章之后,我才明白历史上最早的文章为什么都是诗歌了(比如《诗经》《荷马史诗》), 因为诗歌朗朗上口,容易被记住和反复吟唱,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面,押韵的诗歌能比较准确地代代相传。至于那些难唱颂的,早就消失了。

  后来,文字出现了,这样,就能让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们得以交流。这是一个飞越,使得信息得以独立地保留和发展下去,而不会立即烟消云散。

  有了文字,人们可以记录所有的历史活动,人的想法,这才有了思考,思想的传递、传承。呵呵,想起来了上学时期的作文,三段式,有了文字之后才有了这种很规则的文章。有了思考,就开始有了更加抽象的算术。人们开始用语言来描述各种算术推理,并且制作了各种表格来帮助实现复杂的计算(比如常见的对数表)。在1812年左右,一个天才人物Babbage(巴贝奇)开始设计用机械来实现计算--他称其为“差分机”,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他完成了这种计算工具,并在1834年开始思考设计更加复杂的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包括根据打孔的存储卡来实现复杂的运算。但由于英国政府不再资助这项研究而最终夭折。100年之后,人类才再次涉足这个方面并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在巴大叔全力思考如何做计算机的期间,一个奇女子出现了,她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叫Ada(艾达)。她对计算的逻辑非常感兴趣,并且和巴大叔不断地发私信沟通她的想法。不同于巴大叔专注于计算器的硬件,Ada对计算逻辑很感兴趣,并且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上面可以走的打孔卡里的内容。这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程序”。 可惜Ada比较早就因病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人类的“程序员之母”,美国国防部在90年代还将当时军方最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命名为Ada。

  接下来的一个里程碑就是电报的出现。 电报的原型其实可以追溯到烽火台的年代,通过一级一级的消息传递,人们可以知道很远地方的事情。欧洲大陆曾经建造了很多高塔,上面有各种巨型的可调节形状的装置,用于传达比火更丰富的信息。高塔之间的守护者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大风车的形状,就改变自己的形状以同步。 这样一级一级传播开来,可以说是最早的机械微博。

  当年法国是最发达的地区,国家投资了很多钱建立了无数的高塔,拿破仑还下令,高塔只能传播政府的消息,不允许民间使用。不过他也违规了一次,当他的小儿子出生后,他也用这个渠道进行过一次广播。

  现代电报大家都认为是莫尔斯发明的,其实比他更早的是英国的库克和惠特斯通两个教授在1837年就申请了专利,不过他们是用5条线来控制5个磁针指向不同的字母,更加复杂而已。但由于他们之间因为争夺发明权而导致了合作破裂,没有再发展下去,所以同期在美国的莫尔斯赶在1844年推出了只用1对电线就能实现远程通信的电报。

  电报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发明,真正意义上将地球变得更“平”了。 原来人们只有本地信息和时间的观念,但有了电报,一下子人们就知道不同地方的消息,整个视野完全打开了。最具体的例子莫过于天气预报。人们之前以为每个地方的天气都难于捉摸,由上帝控制的。但有了电报,气象学家发现,雨带是逐步移动的,很多天气变得可预测了。

  电报之后跟着就是电话的到来。 电话可以比电报传达更多的信息,而且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可以用电话来直接通信,而不需要跑到电报局等专业人员来处理。 整个通信网络变得更加致密了。

  接着的世界大战,为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破译对方通信的密码,并且如何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 二次大战很多欧洲的科学家都跑到了美国,并在MIT聚集,其中有两人很有意思,一个是Turing(图灵),一个是Shannon(香农)。他们当时都在各自研究自己的专题,前者研究如何破解德国的密码,后者研究如何对华盛顿到伦敦的通信线路进行加密。他们各自的项目都是绝密的,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搞啥。

  不过在饭堂的闲聊将他们拉到了一起 -- “thinking machine”(会思考的机器)。这是关于理想的计算机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图灵认为理想的计算机应该是纯粹逻辑演绎的设备,而香农的考虑会更广泛,他认为计算机将是一种社会性的工具,甚至能处理音乐等非逻辑的东西。让人吃惊的是,当时这两位老哥都还没有见过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直到二战后电子管才被发明,才有人参考图灵的理念设计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他们只是基于逻辑和数学来凭空探讨!

  由于图灵用解构的方式来描述可以模拟的人工智慧,所以比较容易为世人所理解,正是因此也奠定了图灵在计算机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目前最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就叫“图灵测试”,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奖也叫“图灵奖”。可惜图灵过早因为同性恋的原因,受不了歧视而自杀了,否则说不定可以整出啥厉害的东西来。

  相比图灵,香农则显得大器晚成得多,虽然他早在1947年就提出了Information Theory(信息理论),这个划时代的理论当时没几个人懂。当时香农在AT&T工作,在他推出信息理论的论文的同时,AT&T的另外一项发明-晶体管也面试了。当时AT&T的高层全力推荐晶体管,将香农的理论抛在一边,没想60年过去了,他们猛然发现,香农的信息理论才是全球信息化的主要推手,而晶体管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香农的信息理论,为物理学的质量、能量补充了第三个基本量:信息量。他定义了信息量的单位bit(比特),并建立了信息量和能量/质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的概念)

  香农的“信息理论”这个词汇在接下来被媒体广泛使用,远远超出了香农原本期望的狭义范围,引申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同期学术界最关注的是Wiener(维纳)的控制论,大家都在期望能尽快做出超越人的智慧机器来。在有了基于控制和逻辑的计算机模型后,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开始思考,究竟机器可否模拟出人脑的思考过程。

  在获得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后,研究的步伐逐步变缓了,控制论在复杂系统中迷失了。生命看来不像是一个精巧的机械结构。反过来,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信息理论的话,它关于生命是一种负的理解,更能从宏观倒过来观察约束生命运动的可能性,基于统计学而不是控制论,或许可以得到新的突破。

  就是这个时期,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信息理论的启发下,创出了新的一片天地,从条件反射,到神经学习模式等成果,推动了认知科学的研究;而在语言学、经济学、组织学、政治学、媒体学等等社会科学领域也托信息理论的福而全面发展起来。当然,这是香农完全不能预见的。 他一直认为,大家过度解释了他的理论,他其实只关心信息的传输,而不是信息的理解。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信息的传播,而不是信息本身。

  听起来很奇怪,但可能香农是对的。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网络,而不是网络中每片信息代表的意思。 正如我们大脑中的概念不是存在于单个神经元中,而是整体神经元的一种兴奋模式一样。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种趋势,并且在继续发展着。

  或许,地球以及人类,都只是更大的“伟大生命”的一个宿主而已。

http://www.cnrencai.com/

【《信息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简史读后感01-17

《中国哲学简史》简介11-24

时间简史阅读心得05-10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12-14

时间简史读后感06-28

《时间简史》读后感06-26

未来简史读后感01-22

《人类简史》读后感01-18

《时间简史》读后感06-30

时间简史读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