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酥油》有感

时间:2021-02-26 11:47: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酥油》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酥油》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酥油》有感1

  当刚刚接触到这本书时,我有点不屑一顾,这本书不是我要的那盘菜。因为那个太生活化了,太平凡了,甚至我认为他在故意煽情,恶俗。

  但还是首先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广阔的蓝天,耸立的雪峰,一个孩子的身影就那么孤零零的立在这空旷的背景中,对比是如此的强烈,让人不由得感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那么的渺小。这本书是作者江觉迟根据自己20xx年后再藏区义务支教的经历,充满感情地写出一个既绝望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我被书中的梅朵所感动,这个原本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时髦的都市女子,千辛万苦的来到落后的草原,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这里。从一个如花美眷成为一个百病缠身的女子,为了那一个个寻找出路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庇护所。

  记得有一句话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时只觉得这句话太沉重,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太难了,甚至我认为这句话太假,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那他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称之为神。但这个女子,如藤条一般坚韧在超员上扎根了五年,用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心血心血,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扔在草原上,孤独残破的碉楼,酥油灯旁。这种大爱,让我震动。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习惯了都市中的冷漠人情,却还是有梦想和勇气,伴着这蓝天雪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至吐血,用知识和无私的爱,感化着这愚昧的人们。这种爱是不是就叫做大爱?这种爱是不是无言?

  结局,注定是一种无奈的痛,面对梦想与当地人的.信仰冲突,最后还是学生散落,爱情未果,一场无言的结局,人类终究还是无法彼此接近,即使爱和感动已经排除了那么多的障碍。而那盘酥油灯还等待着让下一个人来点燃!

  我沉吟良久,感动,迷茫,直至领悟。我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也许我成为不了“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但至少我还可以点亮心中那盏属于我自己的灯,让孩子们在爱的照耀下找到美好的起点!

读《酥油》有感2

  一本三十万字的小说,作者是个叫江觉迟的女子。封面是西藏特有的蓝天白云,但嵌在其中的藏族孩子的身影,却暗示它有另外不寻常的故事。

  作者在父亲的影响下一直做着孤儿工作,后来到大草原上积极开展孤儿教育工作,先后克服种种艰难收留并培养了25个孩子。期间有一个叫做“月光”的藏族青年默默地支撑着作者走过了这段极为艰难的历程。作者在经历了父亲去世,在收容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途中还经历了生死抉择等诸多危险,但作者永不言弃,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不变的信念,努力实现着自己一直的目标,超越了一个弱女子所不能的一切,令我感动至极。作者在藏区的5年时间了,经历了痛、困、爱的交织,但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那种大爱,那种脱离世俗的大爱,没有名无需利,但实实在在地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一次次涉及人生、人性、仁爱的经历,一次次表达着爱和恨的情感,既朴素又真实。

  在书里用很大笔墨描写了藏区人民真实的生活,这些生活是我们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无奈。同时也描述了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自己信仰的坚持。从男主人公月光,到多农喇嘛,从梅朵第一次留住的女主人巴桑到月光的表哥班哲,还有梅朵救助的孤儿阿嘎、苏拉、小尺呷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神的敬仰无时不在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点亮酥油,用心灵去体会这本书!

【读《酥油》有感】相关文章:

读《基地》有感04-24

读《自立》有感04-16

读牺牲有感04-15

读《曹操》有感04-25

读《一九八四》有感04-24

读推敲有感04-23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青海技艺酥油花01-23

读假文盲有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