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时间:2021-06-18 11:36:0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下面是CN人才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一

  开局形势良好春节后订单增加

  本次调研的企业涉及纺纱规模约1867万锭,织机2.2万台。据企业反映,2017年一季度开局较好,调研企业表显示,93%的企业在春节假期后初八时开台率接近100%。

  春节假期后生产形势平稳,多数企业对今年形势较为乐观,产品较单一的企业谨慎乐观。许多企业已适应了短单及小单、交货周期缩短的市场需求,企业产品库存水平较低,坏账风险减少。春节后订单同比增加5%~10%,基本可排2-3个月,部分色织布生产订单已持续到8月份。家纺、服装订单向产业链较完整的优势型企业集中,在行业内普遍反映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其企业订单数量不减反增。

  投资较为慎重扩产更为理性

  在市场需求仍然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在产能规模方面的投资较为慎重,扩产更为理性。28%的企业有投资意向,20%的企业已经或计划进行产业转移。新疆地区对纺纱企业的招商引资热情依然高涨。

  部分资金压力较大的企业表示,在稳定生产规模的同时将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在产品的研发上,不断变化产品品种,不断创新,稳扎稳打,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原料库存较低非棉纤维受欢迎

  当前企业使用原料方面基本遵循随用随买的原则,无论是棉花还是非棉纤维,均没有大量库存,主要原因是要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减少资金占用量,保证资金流动性。对于原料的采购及库存,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使用非棉纤维的企业呈增长趋势。2016年棉纺织行业非棉纤维使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263万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使用非棉纤维。调研了解到,使用各种非棉纤维比重超过50%的企业呈现增长趋势。大部分企业表示,将继续增加使用非棉纤维。一直以来坚持生产纯棉类产品的企业也表示,将顺应非棉产品比例增加的市场趋势,尝试使用差别化纤维,实现纱线的纤维多样化。

  储备棉投放稳定市场,增发配额呼声较高。2016年全国棉花产量494万吨,其中新疆棉花产量395万吨,占比约80%。当前,纺企主要使用新疆棉及投放的储备棉,并有少量进口棉花在使用。储备棉投放对维持棉花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备受关注的新疆地区2016年纱产量约110万吨,其中棉混纺纱及化纤纱约占20%。棉花转化率从上年的15%提高到2016年的20%。新疆棉花目标价试点实施三年以来,国内外棉价差缩小,由于棉花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企业迫切希望增加发放棉花进口配额。

  进口棉纱同比减少,国产纱具质量优势。新疆棉花目标价试点实施三年以来,国内外棉价差缩小,2016年国内外棉价差平均每吨1500元,国内外统折棉纱线差价约每吨300元,一段时间内处于倒挂状态,进口棉纱呈现减少趋势。2016年全年累计进口棉纱197万吨,尽管同比减少16%,但数量仍较大,相当于超过1000万锭的产能规模,受关注度依然较高。国内织造企业表示,在国内外纱线价差小于每吨500元左右时,考虑订单周期和质量稳定性因素,会选择采购国产纱线。

  市场稳中向好价格传导欠佳

  市场稳中向好是调研企业的共识。从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情况看,2016年产能合计占全行业50%的企业汇总数据显示,棉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1%,在经历了近些年洗牌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凭借与时俱进的转型,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走访的中小型企业反映,尽管2016年企业利润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有限,略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2017年春节过后,尽管销售较为顺畅,但企业利润相对微薄,市场形势仍然脆弱,部分企业仍然亏损。调研中企业反映,尽管原料价格阶段性上涨,但并非需求拉动,体现在棉纱涨幅不及原料涨幅,布产品价格基本没有跟涨,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传导欠佳。近日,当粘胶短纤价格下跌时,粘胶纱跌幅又超过原料跌幅。

  成本存在地区差异融资贵问题突出

  通常情况下,纺纱及织布生产原料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72%~65%,人工、用电成本各约占10%。以调研期间某企业纯棉普梳40支纱为例,生产一吨纱的加工成本为7000余元,吨纱利润仅200余元。

  人工成本方面,沿海与中部地区的人工成本折算每吨相差达到500元以上。用电成本方面,调研地区电费从每度0.28元至0.72元不等,新疆地区吨纱用电成本低于内地企业每吨1000元左右。其他成本方面,由于棉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大,资金流动性要求高,当前的金融环境使棉纺织行业贷款难度大、贷款利率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财务及税费成本占比增大。贷款较多的'企业因贷款利率上浮10%~20%,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近些年,棉纺织企业尽管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长,但仍积极采取措施“降成本”。在生产成本中,以提高设备的运转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减少财务成本进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转型升级呈现新气象

  调研了解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质量提升是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

  多数企业在设备方面以淘汰落后装备为主(2007年以前装备),新增高效率、提高质量、用工少的智能化装备意愿加强。如魏桥纺织、江苏大生等企业,已率先建成以国产设备为主的最先进的纺纱生产线。

  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措施持续深化。老式片梭织机、剑杆织机、高能耗、高水耗的染整设备逐步淘汰;耗能电机、风机的更换,变频装置的添加等节约了电、蒸汽、水。

  部分棉纺织集聚区充分发挥原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扩大集群的品牌影响力,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开发高端客户。

  在内部管理方面,很多优质企业加快开展在ERP信息管理系统、两化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生产条码及配套管理软件的应用,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电商平台应运而生,针对市场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及线下交易的商业模式逐步发挥作用,新的物流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调研各地区企业的产品品种各异,呈现出非棉产品比重提高,品种差异化,产品档次向中高端发展的特点。在发展思路上,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和追求高附加值转变。并一致认为,尽管纱布产品为中间产品,其品牌效应依然能为企业提升附加值。

  从纱线纤维原料看,非棉纱线占比增加,其中常规的涤棉等棉混纺纱线增加不多;从纱线支数看,调研企业中环锭纺40S以上的纱线占多数,为了规避进口纱和新疆纱的竞争,采取错位竞争,如气流纺纱增加32支纱的产品市场;还有一些企业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升产品的质量,注重研发新产品;从纺纱方式看,赛络纺、紧密纺纱线占比正在呈现提高的趋势;从纱线用途来看,高端的针织纱、色织用纱有所增加。

  调研的织造企业中,纯棉面料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部分在纯棉类产品方面优势不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增加差别化产品,品种多达百余种。

  部分地区的企业改变纱线结构和面料风格,技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产品结构和质量得到快速调整,使得纱线类别更加丰富,织物风格更多样化。与下游客户共同开发及推广,在设计、品牌、奖项及附加值方面下功夫。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二

  一、棉花价格企稳

  截至12月22日,国内外棉花价格平稳。其中,国内3128B级棉花价格指数稳定约13090元/吨,同等级外棉70.45美分/磅,折1%关税后,内外棉价差约为1551元/吨。全国棉花公证检验数据显示,9-11月共检验约1170万包,长度28mm及以上棉花占76.13%,比去年同期低15.12个百分点;马值为C档占比为41.74%,比去年同期高22.24个百分点,高品质的棉花依然缺少,为保证生产需要,企业还需要进口优质棉花。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口棉花8.45万吨,1-11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28.71万吨,减幅40.90%。协会跟踪数据显示,原棉进口环比增加0.50%。本年度棉花采摘接近尾声,双“28”及以上棉花加工量环比增加,价格略有下调,手摘到厂价约为13100元/吨。跟踪数据显示,原棉库存环比增加2.98%,虽然棉农惜售情绪浓厚,多数纺纱企仍对未来棉价走势缺乏信心,但由于价格稳定,部分纺企增加了高等级原棉的库存量。

  二、化纤短纤价格走低

  截至12月21日,WTI原油期货由月初41.85美元/桶,下调至34.74美元/桶,跌幅达16.99%;1.4D直纺涤纶短纤价格随原油价格同向下挫5.89%,粘胶短纤价格下降7.66%。化纤短线价格大幅下调,企业均不敢盲目购入,坚持原料随买随用,保持库存低位运行。跟踪数据显示,非棉纤维库存下降3.77%。

  三、产销压力较大

  调研了解到,目前企业订单依然较少且利润极薄。生产中低纱支纱线的企业一方面受国内外棉花价差影响,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另一方面国内同质恶性竞争导致几乎无利可图。生产高纱支纱线的企业,由于国产棉花存在三丝等问题,需要进口棉花来保证产品质量。但进口棉受配额限制,数量有限,全关税进口,纺企无法承担成本压力,在质量要求可能满足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开始用新疆较高品质的机采棉来替代。本月工作日环比增加,跟踪企业数据显示纱、布产量环比分别增加2.00%和0.35%。

  本月棉花价格平稳,纯棉纱布价格小幅走低。截至21日,CYC32S纱线下降0.54%,CGC32坯布每米下降0.09%,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常规纱线压价现象明显。色纺纱、色织布、牛仔布等差异化产品出货量略好,但赊账周期增长,后市销售压力较大。

  化纤短纤价格同相下挫导致化纤纱、布价格同向震动,截至21日,CYT32、CYTC45纱线价格分别下跌3.71%、1.25%,CGT/C45坯布价格每米下跌0.16%;CYR30纱线价格下跌0.78%,CGR30坯布价格下降0.23%。化纤纱布定价紧随原料价格变化,虽然本月出货较快,但利润较低。根据柯桥11月份化学纤维坯布景气指数来看,环比下跌4.2%,下游依然需求较弱,后续销量能否继续保持冲高势头尚是未知数。

  四、认清现状抵御“寒冬”

  纱布市场回稳的后市压力仍较大,部分企业不惜降价销售库存来回笼资金,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在原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清现状,根据自身实际寻找出路,试图摸索出新的生存模式,来抵御持续到来的“严冬”。

【我国棉纺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面皮绒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纲01-21

制冷设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模板01-21

中国乳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02-16

江浙棉纺织行业调研报告05-23

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报告01-23

房地产开发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纲01-22

市场的调研报告04-22

我国养老产业调研报告01-03

墙纸市场的调研报告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