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8-01-15 11:54:33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2017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您准备的关于2017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关于2017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情况不断复杂化,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式,转变城市管理模式,本文针对淮阴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充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全面配合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力争打造城市管理新篇章。

  一、当前城市管理现状

  (一)建设和管理双管齐下

  一直以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建就有管。城市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改善城市功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而城市管理就是为使得城市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并且延长其寿命,从而推动城市的更好发展。城管局作为淮阴区的城市管理单位,一直以来认真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在建设方面,城管局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推进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便民小吃城等设施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公厕32座,垃圾中转站17座,小吃城2处。在管理方面,实行“三洗一清”的制度,确保路两侧墙面、地面、门面干净整洁。定期开展市容环卫专项整治活动、非机动车专项整治活动等,全面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倒垃圾、乱泼污水等违章行为,全面净化城区环境卫生,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对城市的道路、建筑物、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城市建设的寿命,切实保证了长效化的管理效果,共同推进 “五城同创”工作。

  (二)整体和局部齐头并进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淮阴区城管局一方面加强精品创建,打造亮点工程。积极打造城管工作精品和亮点工程,相继开展示范路创建,精品广场、精品小吃城创建。全面建成洛阳路及西坝美食小吃城、争创淮海路省级示范路等,为城市管理增添更多的亮点。

  另一方面注重细节,加强无缝管理,力争在时间和空间上实行全覆盖。在管理时间上,推行延时工作制,全体人员每天比其他部门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15分钟下班,星期天、节假日不休息。执法大队实行早中晚班制,早上6:00至晚上9:30不间断巡查执法管理。渣土管理实行24小时三班制,全天候管理。在管理空间上,实行“一把扫帚扫到边”,所管辖的区域清扫到边,保洁到位,不留死角。环卫管理实行“两扫两保”制,人员机械同步制,即每天从早4:30至晚10:00进行两次清扫、两班保洁。建立局纪委督查、办公室督查、科室督查三级联动督查体系,做到一级督查实行追究制、二级督查实行督办制、三级督查实行自查自纠制,通过层层交叉督查,确保不出现监督空当。

  (三)法律和教育刚柔并济

  城市执法的管理,其目的在于纠正违法行为而不是处罚。针对城市管理的对象,有许多小摊小贩都属于弱势群体,在很大程度上,生活都存在一些困难。淮阴区城管局针对这一情况,积极主动拿出对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在保证城市管理质量的前提下,也让管理对象易于接受。

  一是实行执法影像送审制。要求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摄像,并将摄像资料及时报送法制科审核。同时实行每周一点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到位,逐步提高执法水平,避免出现误判的现象。

  二是建立违章档案。要求按路段建立违章户档案,一次违章实行告知,两次违章进行教育,免于处罚,对三次以上违章者将进行严格处罚,实行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管理与执法相结合。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设立队伍建设督导员,在日常执法时,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扩大社会监督渠道,向社会公布执法监督举报电话,并定期邀请媒体记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城管执法工作,对城管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二、城市管理存在问题

  城市管理工作由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相关单位做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执法环境复杂,社会舆论不良渲染

  城市管理涉及到社会管理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一直以来偏见也存在于一些人的心中,因此城管工作存在社会矛盾集中、管理难度大、群众理解少等难题。加之由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及时,相关信息流通不畅,且少数媒体、网站有时不顾事实地大肆渲染,容易使社会舆论形成一边倒局面,常常使城管工作处于被动的境地,给城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执法对象特殊,管理工作经常受阻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特别对于市容市貌管理而言,大多数的执法对象情况都比较特殊。其中不乏老弱病残,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本身生活困难,文化层次不高,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时,同样要兼顾其生活状况,这给管理工作又增加了许多难点。此外,目前市民对于城市管理许多章程和法规都不了解,用偏见的眼光去看待执法工作,使得执法工作经常受到阻挠。

  (三)管理体系传统,紧急响应有时滞后

  当前社会已经处于信息社会的时代,网络大数据体系已经形成。但是政府部门的许多管理体系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做法,未能及时更新换代。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缺少立即响应的报警体系。有时市民群众发现问题,甚至不知道去哪寻求解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也不能够共享,有时一件事情多个单位关注,有时却无人关注。

  (四)相关法律缺位,部门体制有所冲突

  目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规定了城管执法相对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绿化、市政、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由于城管执法多数是执“他法”,没有一部真正属于城管自己的法律,因此,存在“借法”执法、执法依据不足、执法难的局面。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部门职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导致城管执法体制不顺,城管执法职能不完善,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智慧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充分应用当前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将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服务融为一体,建设智慧化管理体系,打造智慧城市。从城市管理角度来说,一方面可以建立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在区域内街道、社区、公共场所逐步划分网格点,定人、定时、定点地进行管理,并通过当前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网络摄像头、远程监控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管理不漏死角,紧急响应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理。通过实施数字城管,可以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城管工作细节精细化;通过城管办公自动化、移动指挥智能化、监控可视化、监督举报社会化等手段,逐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二)加强部门联动制度,推进科学管理

  一是针对政府各部门出现的.智能交叉地带,进行梳理,成立联席会议制度,避免多头领导和多方不管的状态,确保管理无漏洞。二是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对于弱势群体的问题,既要管理,也要帮助,及时提出计划,城管、民政、规划等部门要互通有无,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三是建立城市管理信用平台,并与个人征信平台相挂钩。对待顽固分子,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借用信用平台倒逼城市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城市管理规则,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实现,共同推进建设美丽新城市的目标。

  (三)转变被动管理模式,实现自主优化

  一直以来,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都处于对立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的培训,建立考核制度,严格约束执法人员,转变执法方式,变粗暴执法为柔性执法,以劝说、教育为手段,化解矛盾冲突。另一方面,注重对于社会公民的道德修养的培养。政府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对一些造谣的个人与媒体进行处罚,保证社会信息的畅通与准确性。同时发挥社区的力量,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就地解决问题。与智慧社区理念相结合,城市管理的立足点是公共服务,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城市管理仅靠城管执法部门是难以管到位的,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因此,要精心设计载体,形成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增强市民城市管理意识,引导市民协调一致搞好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特别是要广泛发动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充分挖掘广大市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邻里互助的精神,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展望

  在当前社会中,创新社会治理已成为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对于城市管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重要部分,相信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础下,新型的社会管理体制将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也能够逐渐形成,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红利,让人民的生产生活更为舒适便利,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家园的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关于2017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1.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2.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3.关于2017年特色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4.关于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5.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6.城市党建调研报告

7.关于市区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8.城市管理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