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扶贫调研报告

时间:2021-01-19 11:11:1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扶贫调研报告

  摘要:在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分类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精准扶贫目标重点,确保到2017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迈入小康社会。

  范文一:扶贫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银监会湖北银监局 共青团湖北省委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省金融机构挂职干部调研成果评比活动的通知》(鄂银监发[2016]12号文件)精神,结合自己一年的共青团天门市委挂职经历,我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对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扶贫贷款的发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扶贫贷款情况

  2016年3月在天门市政府金融办的组织领导下,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与市政府金融办、市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贷款三方合作协议。于2016年4月13日成功发放了第一笔扶贫贷款,截止2016年6月20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2笔,金额1166万,其中贫困户2笔16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笔,115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贷款发放占比98.62%,贫困户占比1.38%

  (二)天门市拖市镇梅河村基本情况

  天门市拖市镇位于天门市西北部,距市区32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7.4万,辖41个村委会。梅河村距离拖市镇2.3公里,422户,人口1723人,耕地面积1891亩,人均纯收入4200元,2016年6月贫困户27户,81人,因病至贫50人,因残致贫31人,未成年人3人,孤寡老人1人。其中扶贫户5户,五保户2户,低保户20户,种植业主要以大棚蔬菜、白菜、玉米为主,养殖主要以养猪为主。

  (三)贫困户基本情况

  胡华平,女,现年53岁,拖市镇梅河村人,丈夫朱心爽今年54岁,一家5口,一子二女,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在广州打工,今年25岁,还未出嫁;儿子朱银,23岁,也在深圳某厂给人打工,尚未成家。胡华平因在几年前的一场疾病,花光了家中仅有的少量积蓄,还欠下了外债,每年胡华平都要到医院复诊,每天都需要药品来维持病情的稳定,在外务工的子女收入也仅够自己日常开销,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来帮助家里,家里一贫如洗,艰难度日,2015年底通过本村村委会牵线、好心人支持,胡华平和配偶朱心爽与人合伙养殖生猪,收入勉强维持家用和承担自己的医疗支出。

  (四)贫困户贷款基本情况

  2016年5月胡华平猪场规模达200余头左右,因生产经营需要,猪场急需资金搭建猪舍和购买饲料,再次注资让胡华平重新燃起的生活希望,瞬间跌入了谷底,对于一贫如洗的胡华平,当初如果不是好心人为了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借给他们资金参与经营猪场,他们也不会重燃生活的信心,他们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眼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可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陷入了困境,不注资就等于好心人借的钱不能还,生活也没了着落。猪舍扩建一天也不能等,一家人急得是团团转,村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汇报给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工作组从市扶贫办了解到与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合作的“扶贫贷”项目可以缓解胡华平猪场的燃眉之急,迅速通知胡华平积极申报,邮储银行通过现场调查,风险判断,收入测算,授信分析后于2016年6月7日,对胡华平发放了10万元的扶贫贷款,期限一年,年利率是7.35%(政府全额贴息),还款方式是阶段性等额本息,前8个月还利息,后4个月还本还息。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政府沟通,做好政策落地。

  扶贫贷款三方协议签订以后,我行迅速成立了以分管副行长为组长,三农金融部为牵头部门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市扶贫办一起拟定贷款工作流程,以准、快、全(金融扶贫精准、贷款办理快速、资金运行安全)为工作核心,及时下发通知到全市26个乡镇、办、场园的地方政府,大力宣传扶贫贷款政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电视、报纸、宣传折页等多少形式为载体的宣传手段,快速有效的将扶贫贷款这一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与市扶贫办建立月例会制度,及时交换信息,沟通、协调、解决扶贫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扶贫贷款工作进展情况。

  2、加强业务支撑,做好金融服务。

  为好更好的做好贫困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充分调动17名基层信贷人员的扶贫贷发放的积极性,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在资源配置中配备扶贫贷款现场调查专用车辆,开私家车的信贷员给予燃油费专项补贴,同时增加电脑终端、扫描仪、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录音笔等设备,从现场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全流程为扶贫贷款开设快速通道。申请扶贫贷款的贫困户多居住于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有时开车去就得花去2-3个小时,信贷客户经理急贫困户所急,放弃正常休息,加班加点做信贷现场调查,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服务质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扶贫办的一致好评。

  3、严格产品用途,做好精准信贷。

  邮储银行严格规定申请扶贫贷的对象必须是市扶贫办确定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不得以任何形式的变通为他人办理扶贫贷款,杜绝将好事办坏。现场调查必须了解贫困户是否为自愿申请贷款且有无真实的贷款需求,告知此款项为“扶贫贷款”是我行商业性贷款,是必须偿还的,不是民政部门发放的“扶贫款”。授信审批根据申请人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额度与还款方式,不“顶格”放款,这此措施很好的厘清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政府与客户的关系,客户实体的关系。

  4、推行阳光信贷,做好风险控制。

  以进村入户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行阳光信贷政策,营造全社会支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扶贫贷款政策、业务流程、产品要素,担保补偿、贴息管理、监督电话等信息印制成宣传册,增加贷款投放透明度,确保贷款投放公平、公正、公开。做好贷款发放后的资金流向监测,利用村监督员、电话回访,实地检查等形式,切实将贷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防范风险隐患,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依托当地政府,协助作好扶贫贷款逾期催收工作,力争将逾期率保持在零。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发挥了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坚持以“政府主导、扶贫贴息、银行助力、精准扶贫”的原则,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提供单笔最高50万元,期限1年,免一半利息,银行承担50%的风险,为贫困户提供单笔最高10万元,期限1年,全免利息,银行承担30%的风险的扶贫贷款信贷产品,市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贴息,对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有效降低了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

  二是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瓶颈,由于贫困户本身就缺乏资金,且经营实体不建全,抗风险能力差,抵质押、担保能力弱等原因难以获得贷款,直接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资金做补充,脱贫步伐缓慢。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扶贫贷款业务开办后,针对贫困户的经营特点,从产品设计上大大降低了贫困户贷款门槛,只要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就能从邮储银行申请扶贫贴息贷款,而且不需要抵押,产生利息也有政府补贴,对于那些一心想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来说,获得贷款不再困难,自力更生的困境得到了有效改观。

  三是推动了脱贫攻坚的进度。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通过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产业脱贫金融服务工作,运用风险补偿基金扩大金融扶贫成果,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包含扶贫贷在内的“一篮子”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网络终端延伸到田间地头,利用农村基层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等优势资源,提高了银行在金融扶贫过程中的信息及时率,信息准确率,风险反应时效,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推动了天门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进度。

  四、金融扶贫的难点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户居住地大多存在灌溉条件差,村级公路延伸差、路面窄、路况差,住房条件差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产业构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占比较低,且生产技术落后,周边产业支撑不强、贫困户与市场接触也少、产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仅够维持低收入水平,难以实现资本积累。有的暂时生产经营走上正轨,因生产经营技术、市场价格、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前期生产经营成果付之东流,重新戴上“贫困户”的帽子。

  二是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信贷资金风险较大。长期的政府资助、扶贫脱贫工作使得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坐、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政府不会丢下我不管的心理占主导地位。虽说我国从最近几年开始规范个人征信,培植信用环境,建立诚信社会,但农民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依然淡薄,农村信用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近年来小额信用贷款逾期率高居不下,通过自主清收、司法诉讼等手段催收逾期贷款,效果并不理想。农村仍有大量逾期贷款户有钱不还、故意逃废债务,极大地破坏了信用环境。“扶贫贷款”很容易理解为“扶贫款”,最终导致资金损失,抑制了金融扶贫的发展。

  三是扶贫贷款供需矛盾突出。邮储银行调查的所有贫困户贷款中,贫困户基本缺乏有效的担保及抵押,银行最高授信金额也只有10万元,只能满足一般的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离彻底脱贫还有一段距离。规模化的农业产业生产且有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见较慢,风险相对较大等特点,而目前的扶贫贷款,还款周期短,额度小,需要贫困户先付息待贷款结清后全额补贴利息,银行与贫困户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四是信贷客户经理放贷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山清水秀信用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有力的打击了内外勾结、违规放贷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产生,强化了风险管控意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贷款追责问责力度的加强,信贷客户经理风险意识,惧贷、惜贷意识明显增强。贫困户本属于劣质客户,大多数客户文化素质差,生产经营能力弱,创收手段单一,扶贫贷款虽然有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但是补偿比率没有全覆盖,银行依然存在较大风险敞口,贫困户贷款风险远高于其他涉农贷款,鉴于以上种种情况信贷客户经理发放贫困户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五、几点建议

  一是目前我市扶贫贷贴息是按照“先收后贴”的方式兑付,具体由贷款行在结息日向贷款贫困户收取利息,待贷款结清后汇总贷款本息明细,向地方财政提出贴息资金申请,再由贷款行将贴息资金支付给贷款户。而我市再就业贴息贷款是地方财政直接按季贴息,同样是政策性贷款,贴息方式却截然不同,贫困户本来就资金短缺,还要先垫付利息,无端增加了贫困户脱贫的压力,所以建议地方财政直接贴息,不再需要贫困户垫付利息后再补贴。

  二是邮储银行目前执行的扶贫贷款风险分摊情况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贷款政府银行风险分摊比例为5:5;贫困户贷款政府银行风险分摊为7:3。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能力较强,资金运用合理,银行相对好把握信贷资金风险。贫困户生产经营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投资运用资金能力差,银行不好把握风险,按照协议仍需要承担30%的风险,银行放贷意愿不强。建议对待贫困户贷款,政府逐年增加风险补偿基金,风险分摊设计为政府兜底或降低银行风险敞口。

  三是金融扶贫仅靠星星点点的`贷款难以达到彻底的脱贫效果,地方政府应当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引导贫困户完成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提供担保,增强贫困户的融资能力,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推出更多期限长,办理方便的扶贫贷款产品,引入政策性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担保。

  四是建议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信用生态环境。加大对失信贷款的惩戒力度,给失信户施加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停发失信户的一切涉农补贴,引导农户自觉诚实守信,司法等单位强力开展依法清收,开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范文二: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青山镇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位于普安县南部,东距晴兴高速18公里,北距镇胜高速40公里、南距南昆铁路清水河站35公里,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普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5〕16号),原雪浦乡、青山镇合并为青山镇,合并后全镇国土面积254.8平方公里,耕地13.98万亩。辖11村2社区,总人口6.4万人。

  二、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包村(社区)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镇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扎实精准识别。及时安排部署,明确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社区)严格按照识别标准,本着“真扶贫、扶真贫、见实效”原则,组织“五人小组”人员和包村组干部深入村组,按“六看法”逐户见面,逐户识别,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4次全面系统的回头看。通过精准再识别,落实“回头看”,确定最后进入系统精准贫困户1822户5532人。

  (三)抓实精准对接,推进扶贫行动。实施以党建帮扶、结对帮扶、产业带动、救助保障、搬迁脱贫、合作社组团等措施开展扶贫行动。一是党建扶贫促进行动。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实际,专门组建了5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13个联合党支部,镇党委下派5名副科级包村领导到5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种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二是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2016年将符合条件的122户188人纳入相应的城镇低保,4548户6824人纳入农村低保。三是技能培训发展产业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和产业脱贫户代表20人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强化“农+合作社”、“农企”对接。推动“三变四化”建设,让贫困户有一定稳定收入。到村(组)开展“共商”工作,培训种养殖累计541人次,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1160份。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发展烤烟种植户2387户(其中:精准扶贫户642户2889人,签订种植合同6092亩,预计实现产值1500万元,户均预增收30000元以上),2016年在稳定现有烟农的基础上突出向烤烟能手、优质生产基地集中,并扎实推进集群式烤房、烟水、烟路、烟机、烟地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收烟8万担优质烟叶;草地畜牧业采取品改繁殖,瘦育肥饲养黄牛等方式养牛,以分散厩养为主,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50户,全镇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出栏2000头。发展规模养羊21户。发展规模养猪(50头以上)20户,实现年出栏生猪10000头,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林果产业在继续抓好核桃种植管护,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户合作,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户627户2479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86户1231人,为走稳“产业发展脱贫一批”路子奠定扎实基础。四是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顾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建成小康房67户。确定2016年危房改造任务502户,目前已完成357户。其中:建卡精准贫困户178户。

  (四)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助力脱贫。积极探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思路,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以期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等问题。按“三帮共商队伍”工作法(即“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帮共商队伍”、“ 13个‘共商会’一帮共商队伍”和“ ‘五人小组’结成联系对子一帮共商队伍”)机制,以“五共”工作法为抓手做实群众工作,用优惠政策帮他们算好脱贫发展的账,把“要我搬”变为“我要搬”。截至目前,召开易地扶贫共商会61次,发放易地扶贫相关宣传资料9000份。同时,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评议公示,组织人员成立调查核实组下到各村(社区)逐户开展走访调查,核对搬迁对象名单、家庭信息,确保搬迁对象信息准确完整、真实可靠。确定 “十三五”期间搬迁439户1780人。截止目前,2016年有二道岩、高林、三冲寨、打磨沟、窑湾、倒马坎等6个自然村寨作为易地扶贫整寨搬迁实施点,总计195户839人。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镇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即“一名领导、一帮队伍、一台车子、一块阵地、一笔经费”),按照州、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村(社区)、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落实了6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确保了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甚至对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对于产业到户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派驻的部分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镇开展的产业脱贫户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为例,一些贫困户不参与或积极性不高,认为搞种养殖没多少收入。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氛围不浓。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兴趣不浓,对社会扶贫的认识模糊。

  四、下步工作建议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三是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

  (二)加快推进“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强化和上级部门以及企业的对接,加强贫困户中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广度和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三)共商、共谋“乡村发展倍增”。围绕“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学校”、“村企合作”以及“电商平台+贫困户”等方式,以“三变、四化、五共、六攻”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各项工作,着力推进贫困户脱贫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增长。

【扶贫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7-31

店面调研报告02-25

法医调研报告01-21

需求调研报告01-21

手机调研报告01-20

离婚调研报告01-19

rfid调研报告01-17

商场调研报告12-18

环境调研报告09-09

车站调研报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