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时间:2021-04-03 20:27:4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杉木镇河口村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按照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2014年7月15日至~30日,我带领局班子成员xx、xx、xx深入联系帮扶的杉木镇河口村进行了开展调研活动,现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河口村基本情况

  河口村位于杉木镇东北部大溪河、黄牛湾交汇处,距杉木场镇约1.5公里,紧临国道326线,是民国时期国立八中所在地和河口屯苗民起义旧址。全村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有耕地1014.2亩,辖半边街、大水门、庙树坪、贵母溪、贵板口5个村民小组,有378户1410人,其中党员41人,建党支部1个,设党小组3个。电视覆盖率75%,通电户100%,电话入户率33%。全村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2006年被列为全县优质大蒜产业基地,2009年被县上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

  二、富民产业发展情况

  (一)突出传统产业优势,规模化发展无公害大蒜产业。河口村具有种植大蒜的悠久历史,河口大蒜远近闻名。为做大做强这一富民产业,河口村成立了河口大蒜专业合作社,目前有263户种植户入股,采取“协会+农户”的模式实行统种统销,有效解决了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难题。目前,该村已建成全县首批千亩绿色蔬菜专业村,有大蒜生产面积300余亩,每亩年收入2000余元,年共计收入60余万元。

  (二)突出可持续发展,鼓励群众发展多种经营。该村依托交通较为便利和城镇辐射能力较强的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大力发展客货运输、劳务输出等产业。目前,全村有个体工商户23户,固定从事运输业41户,每年劳务输出360多人次(泥水工占近70%),仅劳务经济每年共计收入400多万元,二三产业在全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38.6%。

  (三)突出向土地要效益,抓住退耕还林机遇发展优质林果。发展优质板栗1200亩,目前部分已开始挂果,进入盛产期后,预计每亩可实现收入1500多元,总产值可达180万元。另外种植油菜、养殖土鸡等,每年可带来收入共计约50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该村还有20%的群众未摆脱贫困。全村通车里程9公里,除去国道326线该村段,多数属简易公路,路基差,坡度陡,路面窄,弯道急,雨天车辆基本无法通行。人畜饮水难,主要取自溪流山泉,干旱季节40%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基本农田保水能力差,且零星分布,贫瘠瘦薄,抗旱涝能力差。全村有150多户居民住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上,住房全是老木房,居住条件差。从“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来看,比如特困户张春一家,至今5口仍住在破漏的茅草棚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使人看了满含心酸。

  (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有村小一所,学生336人,教师7人,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配套设施,学生没有娱乐场所。无专门的村卫生室,目前是租用一间农房作门诊室和药房,医疗水平低,只能医治轻微的伤风感冒等小病。同时,无文化活动室、五保养老家园、托儿所、垃圾转运站等便民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极不方便,精神文化欠缺。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该村属典型的粮猪结构,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商品转化率低。大蒜是该村的主要产业,由于栽植初期投入较大,大部分农民缺资金、缺技术,至今未能真正形成支柱产业。由于规划不合理,个户农田分散等原因,导致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效益低。外出务工是该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收入不高。

  (四)群众意识落后。一是创业意识淡薄。在河口村,农民的创业意识十分淡薄。近两年,虽然组织群众参加了一些创业培训,但通过培训实施创业的微乎其微。二是科技意识淡薄。在河口村大多数农民对新科技的吸收意识和能力不强,很多优良的品种得不到种植,先进的技术得不到应用,造成所种的农作物产量不高,品质不优,经济效益小。三是教育意识淡薄。很多家庭由于难以承担高中、大学的巨额学费,加上教育意识淡薄,许多学生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同时,大部分群众接受再教育的意识也不强。四是封建迷信和之风气依然存在。在河口村,还一定程度存在有病不求医、只烧香求神的现象。空闲时候有的群众依然沉迷于斗“地主”、围“长城”,甚至进行较高金额的,影响了社会风气。

  四、发展建议

  (一)提高认识,珍惜机遇。河口村作为市建委扶贫集团帮扶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县级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可以说恰逢难得的发展机遇。杉木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河口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河口村村支两委更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农民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并带领广大群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促进河口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超前思考,彰显特色。一是要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河口村要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河口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自然风光,引进外商,以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集农业、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特色,投资产品加工、休闲娱乐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发展产业经济。同时,要挖掘利用本村的文化、民俗和自然资源,比如该村半边街老区的建筑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又是“国立八中”旧址,可以此为载体,建设历史文化名村;可借助半边街周边环境优美,山体绵延,植被丰富且保存完整,河水曲折清澈,农田散布于四周,道路两侧种植有柿子树、柚子树等果树,这些山体、溪河、农田、果树,构筑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的优厚条件,结合新农村“一树、一鸡、一园、一花”的`建设要求,对半边街周边山体、河岸、道路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体现“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保存、发展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地区特有民俗,并融入苗、土家族民俗,将半边街建设成为知名的民俗文化村,成为我县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在发展中,要既抓好“面子”建设,又抓好“里子”建设;做到既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又有具体的产业支撑;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要树立效益农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效益,没有效益就不可能有发展。要用独到的眼光,找准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市级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在产业上,要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依托现有资源不断做大以“河口大蒜”为主的蔬菜产业,从事精深加工;要依托本村建筑从业人员组建建筑公司,使劳务输出产生合力,形成品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动全村广大群众从事各种优势产业经营的积极性,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打下基础。三是要抓好基本农田保护。河口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基本农田,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今后农业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用地条件。同时,应对农田重新进行合理规划,为机械化发展铺平道路。农户新建房和公共设施要尽量不在基本农田中建设,同时要在荒地、滩涂等闲置土地上抓好绿化美化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进一步提高河口村及周边人居环境质量。

  (三)突出重点,狠抓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议在设计建设中将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物流服务、代办代理、警务处置、医疗卫生、音像广播、教育培训、图书阅览、文体娱乐等功能考虑进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的服务功能。二是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议杉木镇党委、政府牵头,河口村村支两委具体负责,在产业运作模式上请县农工办、县农业局、县供销联社等单位进行具体指导;在经费上争取县扶贫办等部门给予支持。同时,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大蒜及大棚蔬菜,使其形成规模形成特色,真正产生竞争力和优势。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已基本完成村干道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河堤整治,进一步完善自来水建设,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和未来产业发展用水;在清洁能源建设上,不仅要加快沼气建设,而且要确保村民日常生活能用、够用,真正建成全县沼气示范村。四是抓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议杉木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具体工作要求,指导并督促河口村村支两委抓好该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好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待该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结合农家书屋建设,配置必要设施设备,配齐配强管理和专业人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要切实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增强群众教育意识,提高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范文11-29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02-01

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12-25

村社财务管理调研报告12-23

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01-30

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范文01-27

一村一大调研报告范本01-22

村文书述职报告04-29

店面调研报告02-25

法医调研报告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