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红枣产业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1-11 14:30:26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红枣产业的调查报告

  篇一:南疆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近年来, 随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在广阔的南疆地区, 红枣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面积迅速增加, 已经成为南疆地区又一支柱性产业, 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是如何使南疆的红枣产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则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红枣产业农业生产结构经济增长

关于红枣产业的调查报告

  一、新疆南疆红枣产业发展概况

  南疆地区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栽培的最佳生态区域之一,由于常年降雨量在 30毫米~60 毫米左右,年光照时间长,而且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天然优势决定了该地区成为我国的一个红枣生产最优区域。近几年,该区域红枣发展之快令人惊喜,据统计,2010年巴州、阿克苏、和田、喀什四个红枣主产区红枣种植面积已达376.7万亩。本文以阿克苏为研究区域,通过对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二、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阿克苏主栽品种以新郑灰枣、骏枣、及赞皇、冬枣等为主,其中,灰枣、骏枣是从地区引种栽植的38个红枣品种中,经过市场、产量、品质、效益等多方对比后优中选优筛选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在天山南北全面吹响,阿克苏地委根据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红枣产业的战略决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疆自

  治区政府作出退耕还林、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发展特色林果业,尤其是发展红枣产业的决议,红枣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由图1可知:阿克苏地区红枣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19.416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70.4万亩,2005年的年增长率为61.32%,2006年的年增长率为75.83%,2007年的年增长率为73.59%,2008年的年增长率为22.4%,2009年的年增长率为45.62%,年均增长率达到55.76%。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增长率较低,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45%以上,红枣年末实有面积在6年间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增长速度明显。

  图1 2004年~2009年阿克苏红枣年末实有面积的变化

  数据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

  由图2可知:6年间年均新增面积26.5万亩,尤其是2009年新增红枣种植面积达49.58万亩;2007年新增面积增长率达到155%,由于受到2006年红枣价格的高价位运行,农户的跟风导致2007年新增面积增长迅速;2008年新增面积增长率为-35.6%,是因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价格下跌使得红枣年度新增面积急剧下降,其他

  年份均呈上升趋势。

  图2 2004年~2009年阿克苏红枣年度新增面积的变化趋势 数据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

  三、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红枣的发展前景缺乏正确认识

  阿克苏地区每年以平均26.5万亩新增面积在扩大种植面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目前,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缺乏正确引导而致使企业老板、个体户都无限制盲目发展红枣,导致当前阿克苏地区红枣面积过大;由于枣农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只看到前几年红枣干品高价位运行的可观效益,枣农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面积,无序的发展导致目前发展面积已经临近饱和,同时阿克苏地区的红枣企业的加工能力有限,使得出售的产品基本都是初级产品,同时也导致红枣销售压力巨大。

  (二)阿克苏地区当前红枣品种较单一

  由于过去数10年间直至今天阿克苏地区仍以河南灰枣、山西骏枣为主栽品种,据不完全统计这两个品种大约占95%以上面积,尤其

  骏枣面积更大,而这两个品种本身还存在着很多缺陷,这就给未来生产及市场带来较大的不可预见性风险,故当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加工产品层次低,产业链短,缺乏市场竞争力

  阿克苏地区的红枣加工品种单调,档次较低,深加工程度不高,加工链条短,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技术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更少。目前,全疆尚无一家枣果深加工企业,销售的初级产品使得阿克苏地区的枣品缺乏有利的市场竞争力,也使得红枣优势大打折扣,严重影响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成价格优势和经济优势。阿克苏大部分红枣加工企业所加工的红枣产品主要以清洗、筛选、烘干、包装等粗加工为主,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精深加工,产品大都为初级加工的红枣原果和枣片产产品,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很低。

  (四)红枣加工规模小,产业布局调整盲目

  目前,阿克苏地区的红枣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加工,出售大量初级产品,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产品销售还停留在传统的原始阶段。同时阿克苏地区在促进红枣发展的同时,在结构布局的调整中也出现了盲目性,主要表现在:(1)面积扩张过快,导致跟风现象的发生,忽视自身主导品质优势;(2)种植趋势趋于密植,易出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管理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五)产品品牌建设不够到位,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健全

  红枣企业对市场不够重视,营销投入少,红枣品牌较少,未能打

  造出拳头产品,难以发挥品牌效应;近些年,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相对有所提高,但由于扶优抑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红枣的品牌市场仍处于多牌竞争,各自为政和单打独斗的状态,无序竞争现象仍然突出,品牌和营销资源急待整合;而且红枣的收购价主要取决于内地的红枣加工厂商和批发商,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在红枣市场上缺乏长期占有率。

  红枣大多是被作为原料运输到内地,在南疆本地的红枣加工业基本就没有。即使有几个知名度小的品牌,其品牌推广力度也还是不够,同时市场营销网络不发达,需要加快健全完善营销体系。

  四、新疆南疆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一)政府引导,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南疆红枣产业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期,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南疆红枣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红枣产业发展的设计与规划上,能按照整体化与系统化的.原则,将红枣产业的发展与其他林果业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构建整个林果业发展的框架,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加强区域间、企业间的合作,加大产品的深入宣传;红枣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信贷保障等政策上的支持;统一整合该区域红枣产业内部的开发与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带来管理上的混乱。

  (二)从单纯盲目发展向追求优质、高效、无公害方向转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与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果农只有顺应市场需求,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扩大种植面

  篇二:新疆红枣加工调查报告

  目前,新疆红枣产业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红枣的种植在新疆已形成规模,红枣加工将成为新疆今后红枣产业发展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了确定今后红枣加工发展方向,为红枣加工支持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由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研究会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红枣主产地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和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克苏市等地近二十家企业、合作社,针对红枣加工技术、加工产品种类,销售渠道,销售市场、销售价格等内容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一、新疆红枣种植情况

  (一)种植面积。特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新疆尤其是南疆特有的红枣栽培优势,2011年全区红枣总面积531.35万亩,总产量达62.35万吨,已经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

  从2002年到2011年10年期间,新疆水果总栽培面积增长了846.06万亩,增幅达3.35倍;红枣栽培面积增长了510.75万亩,增幅达24.8倍。红枣栽培面积占水果总栽培面积的百分比由2002年的5.71%,增加到2011年的44.03%,红枣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新疆林果中的优势产业,在新疆整体果业中占有重要的位臵。

  (二)主产区布局。2011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到531.35万亩,其中,南疆地区种植面积达到485.84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91.437%,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克苏、和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疆地区种植面积为44.58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8.389%,主要分布在哈密和吐鲁番;北疆地区种植面积为0.88万亩,占全疆种植面积的0.165%,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从全疆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来看,主产区是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哈密地区。

  (三)产量状况。2011年新疆红枣总产量62.35万吨,其中,南疆五地州(阿克苏、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59.78万吨,占全疆总产量的95.89%;其余地区合计产量占全疆总产量的4.11%。红枣产量排前六位的依次是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这六个地区的产量合计占全疆总产量的99.66%。

  (四)种植品种类型。近年来,和田、喀什、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哈密等地区积极引进内地红枣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红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引进红枣品种有20多个,主要包括赞皇大枣、骏枣、灰枣、金丝小枣、梨枣和冬枣等。从各地州规模发展的主栽品种构成来看:多以干、鲜两食的灰枣、骏枣和赞皇大枣等品种为主;受内地枣树发展的影响,冬枣、梨枣等鲜食品种也陆续小规模栽植。

  目前,新疆各地州、县(市)的主栽品种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大体为:哈密地区---哈密大枣;和田地区---骏枣;阿克苏地区主要是灰枣、冬枣、金丝小枣;若羌县主要是灰枣;且末县以赞皇大枣、灰枣为主。

  二、新疆红枣加工现状

  (一)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为进一步做好红枣产品的加工、销售工作,各地积极组建红枣协会,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中型企业,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的红枣加工企业。2011年新疆红枣加工企业已达到160家左右,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9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地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占到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9.13%。加工企业中从事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占比重大。例如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9家中,初加工的占66家,占到95.65%,深加工企业有3家。

  (二)加工产品品种类型与技术。

  1、加工产品种类。初加工产品。干制是新疆红枣最主要的初级加工方式,大多以原枣的形式销售;红枣加工产品主要有干红枣、枣片、蜜枣、熏枣、酒枣、枣泥、枣糕、枣粉等产品。

  深加工产品。红枣中10%左右的为残次枣,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将残次品、品象不好和等外的枣果进行深加工。主要产品有枣酒、枣酱、枣汁、枣醋、枣饮料、红枣软胶囊、枣茶、红枣浓缩汁、红枣多糖、红枣口服液等。

  2、加工技术水平。初加工技术主要是清洗、分级、烘干、杀菌、包装等,深加工技术主要是从枣中提取功能成分制成保健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首先,干枣、枣酱生产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与装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天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现代化的清洗、分级、烘干、冷却、包装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天海绿洲的枣酱生产技术及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红枣初加工和深加工全部使用机械化处理。

  其次,深加工方面使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如蒸煮设备、酶反应灌、纯净水生产设备(加工车间各流程全部使用纯净水)、自动蒸发系统、喷雾干燥系统、空气压缩系统、无菌灌装机等;代表性企业有天山枣业、天海绿洲、新疆恒丰糖业等。目前,农民合作社技术设备不完善,主要是手工清洗、分级等。例如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对红枣的清洗、分级均是通过手工操作。

  (三)加工能力与产量。随着新疆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红枣加工企业队伍壮大较快,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新疆红枣的加工具有季节性特点,加工期限主要集中在本年度8月到来年3月。阿克苏地区红枣加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69家,年加工生产能力可达22.19万吨,2011年实际加工红枣8.66万吨。例如阿克苏茂源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烘干房6个,每个烘干房每天可烘干3吨红枣,年加工能力1000吨,2012年实际加工600吨,加工期10月25日-12月20日。阿克苏地区天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1万吨,实际生产5000吨。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年生产规模500吨左右。

  (四)加工产品增值状况。红枣经过加工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加工企业调查,一般红枣通过初加工利润可达到30%左右,深加工利润可达到50%以上。新疆思源果业有限公司2011年骏枣和灰枣的通货收购价分别为15元/公斤和23-25元/公斤,进行初加工分等分级筛选包装后,精品干枣每公斤售价在上海市场高达196元,礼品盒包装后要高5-6元/公斤。

  (五)加工企业基地和有机基地建设。红枣产业作为新疆林果业的支柱产业,大多数企业采用原料收购这种形式进行加工,只有少部分企业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和有机基地认证。如长河集团、大漠绿岛、昆仑、天山娇、楼兰枣业、昌和、宏强、羌都、天山枣业、天海绿洲等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楼兰枣业认证1000亩、大漠绿岛认证15000亩、天山枣业认证5000亩有机红枣基地。

  (六)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枣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1、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购销关系。加工企业从枣农手中收购

  红枣是购销关系,企业为农户的销售、技术服务和就业提供支持。2011年,新疆兴翔果业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近1000万元,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3800多人次,聘请高级技师为农户讲课50多场次,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50个。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代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红枣销售收入的盈余分配给社员。专业合作社收购农民的红枣后,对红枣进行初加工,加工费用一般为1.2元/公斤,由合作社代为销售,扣除合作社运行费用,销售的资金按销售量全部返还给农户,但是合作社生产规模、生产条件、包装形式、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与龙头企业相比较都较薄弱。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100多位社员,年加工红枣500吨左右,主要是为农户代加工,每天可烘干4.5-5吨,加工费1.2元/公斤,加工后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销售资金少部分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资金,盈余部分按销售量分配给社员。

  三、新疆红枣销售渠道、市场、品牌

  (一)销售渠道。企业通过初加工对红枣进行分类分级、以优中选优的标准来销售干枣和鲜枣,通过产品深加工和自主品牌销售,开拓红枣市场,形成销售网络。

  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超对接(超市)、网络销售、中间经销商销售和设立销售处销售等方式。和田古力巴格果品有限公司,具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营销总部设在深圳,300余人的销售队伍,网点已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大中消费城市。目前已有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国际连锁超市与其合作;阿克苏刀郎果业有限公司通过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电视购物和网络等销售;温宿县天山红林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内地销售商销售;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布局,2011年公司专卖店为1819家。

  (二)产品市场。新疆红枣已经在内地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主要销往国内的大中城市,如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国外主要销往中亚,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区出口量较少。龙头企业具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的种类,销路较宽,销售情况较好,如阿克苏刀郎果业有限公司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新疆思源果业有限公司主要销往全国6个销售网区--=华北(北京)、华南(广州)、华东(上海、

  浙江),西南(成都、重庆)、西北(西安),东北(沈阳)等;天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沃尔玛等各大超市;阿克苏恒通果汁有限公司出口产品占到98%,主要销往中亚、欧洲、日本、北美(占70%)。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销路较窄。

  (三)品牌建设。

  1、品牌建设措施。品牌具有协同效应,强势品牌有利于开拓市场,有利于增强关联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从而有利于供应链关系的协调。区域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地理标志品牌、绿色标志品牌、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互动的三方面组成。区域品牌所体现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增强集群内纵向和横向各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强了新疆红枣企业跨区域供应链整合的构建,近几年自治区政府、各地州政府高位推动品牌建设工作。

  一是政策、资金支持。自治区政府2010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成立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从2010年起,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在以下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相关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职业培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建立技术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基金、品牌发展资金安排及出口信用保险、名牌出口商品评定等。同时,定期发布优先采购农产品品牌产品名录,在政府采购、财政资金建设的重点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品牌企业,优先推介使用列入名录的品牌产品。

  二是政府资金奖励。自治区政府实行政府奖励:从2010年起,自治区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培育和保护工作,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集体(单位、企业)及个人。其中: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和首次获得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各地州政府对获得相应品牌的企业、合作社也采取资金奖励措施。

【红枣产业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红枣产业化现状调研报告01-30

产业发展调查报告10-05

2016旅游产业调查报告10-17

橡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02-28

油茶产业的调查报告12-23

旅游产业市场调查报告02-04

制药产业结构调查报告09-07

饲料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09-07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查报告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