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23 19:16:5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2017调查报告范例

  2017调查报告范例(1)

2017调查报告范例

  围绕xxxx养殖业的发展对饲料生产和食品安全的要求,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联合省饲料协会、省饲料工作办公室对我省的饲料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典型调查、召开企业座谈会和对全省饲料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形成的本次调查专题报告如下。。

  一、饲料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省的饲料产业伴随着养殖方式的变革,饲料工业在经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营销方式上经过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生产到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饲料企业开创了由单纯的饲料生产进入饲料产业链的各环节及其延伸拓展到更为宽广的领域,使得饲料工业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省的饲料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其具体表现:一是规模饲料企业的数量到2000年全省一度达到600余家,后经整合提升,目前仍有439家。二是一批有影响的大型饲料企业如泰国正大、康地华美、澳华、亚卫、四川通威、希望、湖南唐人神、广东温氏、广东海大、山东六和、北京伟嘉、香港高龙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xxxx,带动了本土饲料企业的迅速成长。xxxx同星、浠水四方、武汉新华扬、xxxx广济药业、安琪酵母、武汉正达、武汉天龙、宜城襄大、xxxx农腾等具有较大规模的本土饲料企业为xxxx饲料产业链的拓展和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共同打下了厚实基础。xxxx年,全省饲料、添加剂总产量突破60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230亿元。三是形成了一批本土企业的精品名牌。xxxx广济药业的饲用维生素B2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xxxx同星、武汉正达、武汉明天、宜城襄大等12家企业生产的饲料被评为“xxxx名牌产品”;全省有23个产品分别被纳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和省级优势且具有较高创新性产品目录;有24个产品分别被评为“中国饲料行业信得过产品”和“xxxx信得过水产养殖投入产品”。我省饲料企业生产的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四是饲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养殖业的全面振兴。目前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场达到600余家,出栏肥猪占全省的60%,水产养殖面积1000多万亩,鱼饲料喂食量180多万吨。据测算,1吨配合饲料可为养殖节本增收350元左右,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与使用单一饲料相比,可提高饲料报酬率20-30%。规模化的饲料工业生产也比较好地从源头把握住了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xxxx年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7%,商品饲料连续多年检测没有发现瘦肉精的问题。同时,饲料生产企业还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参与饲料经销和配送达数万人。

  二、当前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我省的饲料生产企业以小企业居多,低水平经营、低档次重复、低层次竞争问题突出。xxxx年的分析数据表明,我省的饲料企业平均年产量为1万余吨,与全国的平均水平7万吨相差6个数量级。同时还由于饲料销售门店数量过多,经营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拆包、分装、前店后厂等现象也十分普遍,造成监督管理难度大。

  2、饲料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小。一是受本地生产的饲料粮供应量限制,外采数量大。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和饼粕,全省的年需求量分别是800万吨和150万吨,而玉米的实际产量只有200万吨,菜饼和棉饼总量上虽然可以保证,但品位不高、利用系数低,豆饼的生产在我省更是空白,得靠外采满足需要。由于饲料粮被卖方市场所控制,货源和价格极不稳定,外采所增运输费用也转嫁到了饲料生产等下游各环节。二是政府拍卖用作饲料的粮食与市场价位每吨相差200-400元,是饲料利润的1-4倍。由于拍卖的粮食70%流向国企,剩余的30%虽然流向是民企,但都是大型民营企业。我省只有少数几家饲料企业有竞拍权,一般本土饲料企业很难得到这个机会。三是用工成本上升,xxxx年企业用工成本与2000年比上升了40 %。四是中小型饲料企业受规模所限,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规模效益。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省大多数饲料企业的生存境况堪忧。

  3、质量安全任务重。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造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虽然有所遏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为规避监管,少数不法企业使用新型非法添加物,花样翻新,防不胜防。受饲料资源紧缺的影响,大量非粮原料未经严格评审就在饲料生产中使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饲料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饲料原料污染等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亟需提高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和企业自约束能力。

  4、政策扶持乏力。饲料工业企业的“非工”“非农”现状,导致了国家的政策性补贴被边缘化,只能在长期的自生自灭中艰难发展。饲料企业的技术改造不能象一般工业企业那样得到政府的扶持,用地指标、财政资金和信贷支持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不能享受农业及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持。饲料企业的社会贡献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极不相称。

  三、加快我省饲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饲料工业的基础地位。饲料工业是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的中轴产业,是涉农产业中工业化、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要切实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纳入现代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工厂化的饲料生产是养殖规模化的重要支撑,是养殖方式变革和实现养殖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我省目前养殖业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农户的小规模分散养殖还是规模化的集中养殖,所用饲料都源于工业化生产。根据我省畜牧、水产的发展,饲料年需求量可达2000万吨,而现在年产量仅600万吨,饲料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为使饲料工业与我省的养殖业发展相适应,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饲料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鼓励饲料企业与养殖业建立共赢发展联合体,鼓励饲料企业走有特色的专、精发展道路。

  2、优化饲料工业结构。一是合理布点,优化区域布局。根据饲料产销“大进大出”的特点,企业最佳辐射半径不宜超过100公里。根据养殖区域分布要求,引导投资建设一批起点高、标准高、现代化程度高的规模饲料企业。二是明确定位,帮助企业向专、精方向发展。通过鼓励兼并重组,提档升级,建立一批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饲料企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10万吨以上饲料企业100家,打造50万吨饲料企业5家,形成大中小饲料企业配套的企业群落,实现饲料生产总量突破千万吨的目标,为养殖业强省建设提供优质足够的饲料保障。三是根据不同养殖种类群落生产出合理的饲料供给产品。目前,我省畜禽和水生养殖生物种类很多,每种养殖生物类别都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配套饲料产品,为了帮助饲料企业按需生产,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饲料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帮助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之间建立直销联合体和与下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3、拓展饲料企业的产业发展空间。面对我省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原料价格高,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多数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都处在微利甚至保本运行状态,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能力明显不足,致使一些企业的生存问题相当突出。解决我省饲料产业健康成长问题,当前的重点是要拓展饲料企业的产业发展空间。一是要按照市场和企业的内在要求,鼓励和支持企业间的兼并整合。通过提升层次,实现标准化和多品种化生产,在创造规模效益中形成企业的多种竞争优势。二是鼓励和支持饲料企业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延伸。具有一定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需要注重向两头延伸,特别是向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延伸更是当前的新走向。饲料企业可以视企业的情况,发展养殖业。用比较效益较高的养殖业收入填补饲料生产环节的效益缺失,以形成饲料生产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在企业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产品的深加工,通过延伸产业链环节的加工增值来填补饲料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空间。xxxx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武汉德之邦牧业有限公司、武汉朝晖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高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需要主管部门认真总结并加以推广。三是鼓励和支持规模饲料生产企业向高科技领域延伸,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饲料生产基础上,提出“新战略、新发展、新跨跃”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产品研发为龙头,以核心产品规模化为基础,以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为保障,在做大做强饲料酶制剂的同时,创新增长方式,积极拓展工业酶事业新领域,将酶制剂扩大到农业、工业及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做法,为有条件的饲料企业进行产业拓展和成功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入饲料生产行业。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依托高新技术开发生物肥料产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规模企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实力,目前正向饲料工业生产领域延伸。

  4、加大饲料生产的安全防范措施。饲料是养殖产品达到安全标准的重要关口,饲料工业生产的原料、加工和出厂销售等环节要有安全防范的强制性执行措施。饲料生产企业除了建立专门的检测化验机构和配备一定比例的技术人员外,还要建立饲料安全的逐级上报制度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制度及全天候的监测措施,将质量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纳入各级目标责任管理。

  5、增大饲料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各级政府要根据养殖业发展需要,对种植业的结构进行调整,要特别重视提高饲料作物种植比重,使饲料作物产量能逐步适应养殖业发展需要。降低外采比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远距离运输的成本问题。二是政府的粮食拍卖应向民营企业倾斜。目前政府拍卖的粮食70%流向国有企业,30%流向大型民营企业,具有竞拍资格的本土饲料企业极其有限。对此,可以考虑由省饲料协会牵头,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饲料企业向粮食主管部门争取企业的竞拍资格,或抱团竞拍采购,让多一些的企业享有这一权利,提振大家对政策受惠权的信任指数。三是饲料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在用工、用地、资金和信贷支持等方面享受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支撑。饲料工业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内容,同样应考虑纳入农产品加工的“四个一批”工程给予支持。四是各级政府可以设立饲料产业专项资金,用于饲料生产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饲料企业淘汰落后设备。

  2017调查报告范例(2)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将审议州政府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此,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副主任为组长、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州旅游局局长**、副局长**等为成员的调查组,于20**年9月10日至13日,分别到**县和**县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分别在**、**两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调查工作采取听、看、察、访的方式,走访了****和****两个景区,实地查看了景区的发展规划以及景点的开发、旅游行政执法、旅游服务管理以及旅游产品开发等情况。同时,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听取了两县政府旅游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县旅游工作情况

  (一)**县基本情况。多年来,**县围绕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狠抓旅游产业发展,从旅游服务、景观质量等方面加快景区的开发。并紧紧抓住**省旅游“二次创业”和**县被列为**省唯一的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县以及**公路建成的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景区开发与县城建设紧密相连,扩大了景区规模,拓展了发展空间,**景区规划面积从165平方公里扩展到388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努力,**景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还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9大康体休闲度假基地之一,**湖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目前,该县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形象逐步树立,旅游市场扩展较快,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景区在全省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加强。20**年,实现旅游接待游客人数1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2.3%,今年1-8月,该县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78.8%。

  (二)**旅游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县以****旅游景区为重点,紧紧围绕全省旅游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总体部署,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发展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行业管理,注重文化塑造,打造旅游精品,该县旅游业不断发展。目前,境内主要旅游景区(点)有**—**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后的穴居村落—峰岩洞等,县城内还有**公园、**、**、**、**、****衙署等人文景观。其中,**景区列入全省、全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镇列入全省建设60个旅游小镇规划盘子。****景区荣获“**省海内外游客最向往的旅游景区”;去年5月,****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地母历史文化旅游也被列为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今年1-8月,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6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54.3%。旅游逐渐成为该县促进群众增收、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几年来两县发展旅游产业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旅游发展规划。两县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思路及“规划先行”的原则,加强旅游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县先后完成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外围旅游接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县《**景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旅游区详细性规划》、《****旅游区项目单体设计方案》等规划也正在编制中。通过实施规划建设,**、**将建成**州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成为**跨省旅游、越南跨国旅游的重要连接点。

  (二)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景区开发与县城建设紧密相连,扩大了景区规模,拓展了发展空间,**景区规划面积从165平方公里扩展到388平方公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县完善低丘缓坡试点方案,实施**旅游上山项目一期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县****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0年9月获省发改委批准实施,项目总投资283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700万元、省级地方债券配套资金170万元、州县配套965万元。全县共投入旅游项目建设3000万元,先后建成**景区****码头、**马车路、景区绿化、桃源洞码头、**风雨桥、嬉水区码头及**除险加固、**景区游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街、旅游公厕、风雨桥、生态文化广场、马车路、**亭、**车场、景区绿化等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通过推进项目建设,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逐步形成。

  (三)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品牌,丰富景区景观。为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品牌,丰富景区景观,**县一是把**风景区初步定位成了“**山水荷世界,自然家园**”,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景区周边围绕民族村寨建设、乡村旅游开发、观光农业开发等继续做好景区内旅游村寨规划,建设休闲岛屿、荷花大观园、湿地恢复、旅游接待等基础设施,增设各种特色游览船只、水上娱乐设施。开发水上娱乐、水上观光、湿地体验等旅游项目,景区外围新增景点,形成了万荷园、芦苇荡、瀑布群、湿地园等自然景观,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景观进一步丰富,接待功能不断健全,旅游业从“观光型”逐步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二是创立文化品牌,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以**景区旅游为平台,以中国·****大型山水田园实景演出“僰乐**”为载体,丰富“花脸节”内涵,挖掘“花脸文化”的精髓,做优“花脸文化”品牌;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荷花大世界,做特荷花文化品牌;立足**岩溶湿地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唯一的特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优势,做大湿地文化品牌;加大旅游商品**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开发,做强辣椒文化品牌;保护民风民俗,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做活民族文化品牌。

  **县坚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发展旅游的全过程,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重点是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莲城的保护规划》已经政府批准实施。《**县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保护与整治规划》2007年已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同时,加大对文物景点的保护力度。先后对**、**衙署、**、**、**、**井等名城保护区范围内的主要文物景点和街道进行维修、改造和新建,完成了**公园扩建改造项目建设向游客开放,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注重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发展内涵,带动旅游健康发展。目前,**旅游区、**风景建有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队。今年5月,**地母历史文化旅游列为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该县着力打造**地母历史文化品牌,推进**地母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并配合省策划组完成了《**地母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策划方案》编制工作。按照项目的策划要求,**地母历史文化旅游规划建设地母宫景区、**文化大观园、**古镇3大项目,拟建地母圣境区、稻作文化区、教育拓展区、体验互动区、社会服务区、接待服务区5个功能区;**文化大观园项目拟建古国展示区、宗教文化区、历史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和环湖游乐区6个功能区。**古镇项目,依托地母宫和**文化大观园两个景区,打造一个仿古型的旅游小镇。小镇分为休闲广场、特色街区、客栈区、酒店区和公寓区5个版块,将休闲广场和特色街区整合为休闲街区,作为游客餐饮接待、娱乐购物的场所。目前,该县已着手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尽快启动实施。

  (四)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扩大旅游知名度。两县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省内外大中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景区宣传资料,发放**、****景区节日贺卡至全国范围内各有关单位,与多家旅行社签订门票优惠协议,成立旅游营销点,不断扩大**景、****区的知名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昆明、红河、玉溪、曲靖等州市为主的省内客源市场,两广、贵州、**等邻近省份为主的省外客源市场,香港、台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海外市场格局。

  (五)加强旅游执法,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旅游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两县均成立了景区管理委员会;加强旅游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大力整治景区经营秩序,规范旅游市场。以景区农家乐、小马车等为整顿重点,加大查处“黑导”、非法旅行社服务网点力度,按相关法律法规受理游客投诉案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力度,做好湖滨带二期污染治理工作,加大景区环境保护力度,营造景区良好的旅游环境,清理土地违法案件、景区内拦河养鱼、围湖养鱼、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旅游突发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培训旅游行业管理人员,设立景区旅游咨询点,为游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服务,有效遏制了非法拉客、宰客等行为。

  (六)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县以“招大商,引大资”为原则,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整合力量,统一规划,分项目、分片区完成景区整体开发建设。目前,已先后与省文投、省城投、中豪集团、中房集团、恒大集团等公司就**景区合作开发项目进行了多次洽谈。

  **县与**亿海诚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定了“****旅游合作开发协议书”,合作期限50年。通过合作,力争把****景区开发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该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5亿元用于**景区开发建设及经营,合作期内,投资额达10亿元以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观、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饮食服务、休闲渡假的需求越来越高。调研中发现,现行的旅游景区与旅游消费需求比较单一,其原因是规划发展跟不上。例如****景区旅游观光、休闲渡假、文化娱乐、特色产品、农家饮食等不具规模、不具品牌、不具特色、变化不大。**景区的规划始终突出不了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民俗、劳作起居民瑶、饮食等特点。

  (二)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跟不上。由于旅游发展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旅游基础工作跟不上。一是旅游业在近期、中期、长期的规划方案跟不上,影响了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申报。二是景区之间、景区与主干道之间交通基础条件较差,存在路窄、路烂、弯路大的现象。三是景区景点项目及产品单一,淡旺不突出,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四是排污治污难于实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三)环境污染不断扩大。由于历史原因或现行“农家乐”的旅游利益驱动,导致治污和排污是当前两个景区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例如**景区的**村、仙人洞村、****村等,这些村寨都居住在旅游景区中心地段,存在寨子大、人口多、路窄、基础差、地势低,且在景区核心地带,旅游人数多,污染扩大,治污难度大。

  (四)旅游开发用地困难,利益矛盾突出,管理难度大,制约了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景区由于上游可用于湿地恢复及项目建设等大量土地属原**监狱所有,规划旅游小镇生态服务中心建设用地难予落实等,致使已签定的招商引资协议难以履行,影响了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及乡村旅游建设示范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景区实现转型升级困难。**、**属开放式景区,景区内涉及的村寨多人广。景区开发还处于粗放型和建设期,效益较低,政府、企业与群众之间尚未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景区开发、门票分成、环境污染治理等因素而引发的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景区群众参加支持旅游发展工作积极性不高。景区群众发展旅游观念还存在一些顾虑,出现了船工罢工、阻碍景区建设等消极行为。

  (五) 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还不完善,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有待提高,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四、对开展旅游工作的建议

  通过听取**、**两县工作汇报和实地调查,调查组认为, 我州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旅游的发展将对全州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紧紧抓住**省旅游“二次创业”和围绕旅游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州实际,不失时机地抓好旅游工作。

  (一)要进一步做好旅游规划,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要高规格、高起点地编制好我州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规划和基地总体规划及部分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地提出参与性强、主题明确的旅游支撑项目,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工作。要围绕现有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重点围绕开发旅游新项目和新产品的规划,解决目前两个景区淡旺季的突出问题,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二)加大治污力度和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污染是制约两个景区旅游发展的致命问题,如果污染长期得不到治理将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千方百计抓紧治理污染问题。同时要治理好景区的脏乱差问题。

  (三)继续加强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市场。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会,通过组织民族原生态演出、制作散发景区宣传资料等提升景区知名度;巩固和深化老客源市场,拓展新客源市场,以**、**、**等地为省外市场的突破口,采取召开旅游推介会、与旅行社合作等方式,打开省外客源市场;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加大对**、****景区的宣传,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加快现有旅游企业的整合,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四)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景区环境和条件。一是州县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条件。加强和完善景区旅游设施和项目建设要靠招商引资来实现。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景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景区点及面的开发建设步伐,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进程,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推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各项产品全面发展,确保景区持续发展。

  (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要不断加强《**省旅游条例》以及《**景区保护条例》、《******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等旅游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继续做好景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景区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景区良好的旅游环境。

  (六)要认真研究景区开发、用地及群众利益分配问题。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向外地先进旅游景区、样板旅游景区学习他们的处理经验。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大旅游景区乱占滥建现象及污染治理力度。**旅游用地困难问题、污染问题应引起**的警鉴。要加大对旅游发展的宣传和认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支持旅游业发展。

【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调查报告07-30

暑假调查报告02-21

英文调查报告10-14

购物的调查报告11-15

学生调查报告11-06

热门调查报告11-07

工作调查报告11-15

病害调查报告11-13

家访调查报告11-17

尽职的调查报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