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1-06 11:41:3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本文将介绍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1)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只有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县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通过县四家班子领导、项目业主单位班子领导分组负责、分点联系服务项目并月报告季总结工作情况,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积极谋划项目落地,倾情服务项目建设,不断开展项目督查,强力推动项目进度。从近几年的项目建设来看,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11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51个,续建13个,竣工23个,开展前期工作31个,总投资108.42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2.24亿元。今年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全市排名靠后,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排全市第10位,折射出我县项目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领导和部门对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项目工作缺乏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近期,我县正在开展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动员会议时,已就项目谋划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就各单位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释。但最后报到项目办的项目却很不理想。部分切块组没有集中研究涉及本组工作范围内的项目工作;部分单位上报的项目只需要一年就可实施完毕,部分单位报送的材料只有标题没有内容,部分单位报送材料未经主要领导审核,有些单位只字未报。甚至,当项目办催问材料时,个别单位答复:业务人员下乡了,报送不了材料。还有些单位负责人思想上存在误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事的思想,认为谋划项目累人累已,担心后期争取项目难、筹措资金难、推进建设进度难,影响绩效考评,所以不愿意谋划项目。

  二是新项目大项目策划不够足。个别部门对项目谋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谋划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等、靠思想严重;部分职能部门对国家政策和市场预期分析研究不到位,在灵活运用国家政策和我县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些主要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依旧因循守旧,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办事方法,过多的重视部门利益而忽视了大局利益,谋划项目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深度。有些职能部门办事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当前,我县在建的重大项目中,一部分是因工作需要或上级要求而谋划的,还有一部分是中央预算内项目,实际主动策划并实施或引进企业实施的项目不多。且从总体上看,多为小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很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项目少,特别是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

  三是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不够实。我县的项目前期工作被动滞后,项目申报和建设处于“两难”境地。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技术、人才等必备要素严重不足,相关部门技术力量薄弱、工作经费极度紧缺,不少行业主管部门不愿开展或无法开展前期工作,牵头部门发改局只有1名工作人员且非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工作,县里虽成立有“项目办”,但没有独立的编制和工作人员,项目策划、编制等工作开展艰难。部门沟通不畅,缺乏“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前期工作涉及的土地、林地、水保、环评等多个环节,手续难以审批,打消了不少业主的积极性。部分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视不够、业务不熟,报送项目材料不齐、质量不高,反复修改完善报批材料耗时过长,影响全县项目申报成功率。目前,我县前期工作完善的项目几乎没有,没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致项目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差,往往是临时抱佛脚,耽误了项目前期准备的宝贵时间,使项目对上不能申报、对外不能招商,进不了上级项目库。如国家有资金安排,我县却没有成熟的项目可以申报。另外,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部分项目土地审批权上收中央,对项目土地征用审批的管理更加严格,用地指标问题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首要因素。

  四是项目征地拆迁办法不够灵。征地拆迁困难是制约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县部分项目因征地拆迁未落实而一直难以动工;还有部分项目受征地拆迁的影响进展缓慢,不能按建设工期顺利完工。

  五是项目建设服务意识不够强。缺乏有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外吸引力不足。部分项目存在重招商重争取、轻服务轻建设的现象。有些项目引进来了,因跟踪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影响了业主的积极性,甚至有的中途退出了。另外,我县缺乏完善的项目招投标平台,现有的项目招投标制度不科学,程序繁杂,历时长,严重影响项目的建设前期工作进度。

  六是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不够广。由于我县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融资实施大项目难度大。而我县财力有限,自筹资金开展项目建设难度也大。在现有建设项目中有的项目靠贷款实施,有的靠财政拨款,有的靠上级补助,真正通过多方筹资实施的项目极少。

  七是项目建设管理力量不够力。部分单位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审查不严,加之我县确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制度不科学,有时出现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不称职,造成有的项目投标书主要条款不严格响应招标文件也能中标,造成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争议,影响工程进度;有的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条款不全,过后又在不具备法定变更事由的前提下,采取签订补充协议等形式,对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的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加以修改;部分业主单位对监理的选择把关不严,选择的监理资质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不记监理日记,或者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记录的现象,在工程联系单上只签 “情况属实”,没有具体意见,使很多隐蔽的工程量在结算审计时无法准确核定。甚至对施工单位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工程量、使用不达标材料等问题不加阻止,严重影响工程投资控制和工程质量问题;部分业主部门一但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就放松了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一些施工方存在转包工程或同时承包多个工程现象,致使有些项目迟迟未开工,有些虽开工了但却在“磨洋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大部分业主单位缺乏真正熟悉项目建设的专业人才,虽安排有专人负责,但因缺乏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工程监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政府对工程质量及投资的管理。

  二、几点思考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切实强化项目工作力度,有效改变对项目建设不够重视、项目工作长期被动的现状,促使项目建设一业兴、百业旺。

  一是要解决“不受重视”的问题。要营造一个全县上下人人关心项目工作,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首先,要从提升思想认识入手,切实提升广大领导干部对项目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通过广泛举办政策学习会、项目工作培训班等办法,把做好项目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给大家讲清,让大家吃透,增强大家对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大家把重视项目工作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从宣传动员入手,创造条件让老百姓也重视项目建设。要加大项目建设对利民便民惠民、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项目建设,关注关心项目工作,共同参与项目推进,齐心监督项目运行。再次,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开创人人重视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包括招商引资、项目争取、项目策划、项目推进、项目服务、项目监管等内容的奖惩机制,增强重视项目建设的`内生动力,从制度上保障项目工作受重视,把项目建设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抓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国家和自治区围绕国计民生不断出台新的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和措施,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和项目对接,认真分析研究国家、自治区、市相关政策,掌握现阶段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扶持重点,以超前5至10年的战略思路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以便今后在我们需要上报项目争取上级支持或拿出项目争取企业投资的时候能够及时拿得出、有效果。谋划项目时要听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做好可行性研究,增强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损失、时间浪费和机遇丧失。

  三是要破解项目筹资瓶颈。筹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合力推进。因此,我们要从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努力引导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开展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资金合理、合法投入项目建设,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完善多方筹资机制。可参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机制,突破体制束缚,探索研究一些项目建设多方筹资机制,改变个别地方项目建设“等、靠、要”现状,形成项目建设工作合力。

  四是要强化项目服务和保障。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转变工作思路,加大服务力度,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以“筑巢引得凤凰来”的思路,建立健全有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促进项目落地、投资增长。除现有的服务项目工作措施外,还要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出台一些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具体措施,从税收、土地、融资、规划等方面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加快现有园区可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园区规划实施,着力夯实硬件服务平台和载体。相关审批部门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项目审批时限,能开绿色通道的要“容缺预审”,能不通过串联审批的要改为并联审批。发改部门要积极研究,借鉴自治区经验,定期或不定期牵头组织开展联合审批活动,尽最大限度为各单位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特别是要解决好招投村工作“程序繁杂、历时长”的问题。国土部门要主动帮助破解各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健全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五是要及时推进征地拆迁。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言而喻。要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要加强征地拆迁宣传动员,把政策法规、项目内容、项目意义及拆迁措施等讲深讲透,争取涉及群众理解和支持。要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好与被征地群众及被征地群众之间的关系,及时理清补偿手续、社保手续,及时兑现补偿资金,促进和谐拆迁。拆迁补偿过程中,群众普遍存在怕吃亏的心理,相互攀比,等待观望,客观上对工作进度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做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不搞优亲厚友、不搞独断专行、不搞暗箱操作。

  六是要理顺项目监管职责。针对项目工作中存在的招标代理机构和监理单位选择把关不严、合同签订不规范、转包工程或同时承包多个工程等问题,要做好调查研究,分门别类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制度。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相关部门、招标代理机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相关管理关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杜绝一些施工企业利用增加隐性工程量、更改工程设计等办法违规套取项目资金等现象。县委督查室、县人民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要会同发改部门加强和改进项目督查工作,量化项目工作考评指标,强化项目督查和通报,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资金管理、建设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有效运用检查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时推进。

  七是要强化项目工作人员培养。据了解,河池市11个县(市、区)全部设有“项目办”,9个县项目办专职工作人员超过4人,除了我县以外,项目办工作人员最少的是东兰县,有2人。而我县项目办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均由县发改局人员兼任,无独立编制和人员,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促发展工作需要,县里应考虑为项目办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确保项目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推动。各部门各行业也要励精图治,重视项目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人员参加项目工作业务培训,切实改变项目工作无人熟悉、无人负责、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共同打造一支更为优秀的项目工作队伍,为项目建设在县域经济增长中更好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2)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市东南边陲武陵山区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界于东经108°18′25″—109°19′2″和北纬28°19′28″—29°24′18″之间。东以八面山为屏,西与乌江一水相隔,南与秀山县、贵州松桃县、印江县接壤,北与XX区、鄂西XX县、XX县毗邻。与全市其它区县相比,具有五大特性:一是幅员面积最大。全县共辖39个乡镇,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二是少数民族人最多。全县总人口78万余人,其中土家族46.5万,苗族17.5万,还有满、彝、回、黎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县总人口的83.6%,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一。三是贫困比例最大。七十年代处于“粮食一亿五,工业无基础,温饱未解决,财政靠补贴”的落后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树立了林、畜、药、旅、烟五大经济支柱,壮大了整体财力,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尽管我县于1999年整体跨越温饱线,但仍有绝对贫困人口8.40万人,解决温饱的任务之重居重庆前列。四是我县市内唯一的老革命根据地。境内南腰界是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二、六军团会师并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远离大中城市,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要素疏通不畅,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县内资源极不配套,特别是地下资源十分匮乏,无煤、石油、天燃气等能源矿藏,导致地面资源破坏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很是恶劣,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得全县各地洪涝、干旱、低温寡照、北风冷霜与灾害十分频繁,“十年九大灾,年年有小灾”是其形象的写照。同时我县也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山地优势明显。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404.56万亩,其中荒山荒坡面积100万亩,退耕地面积48.5万亩,加之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药业、林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而且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险峻壮观的山川奇景,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二是人文优势突出。我县是“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独具特色的土家摆手舞、土家民歌、民族节庆习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后溪古镇是XX市历史文化名镇,其中龙潭镇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领袖赵世炎烈士的故乡,南腰界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大量革命文物,具有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三是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我县位于武陵山区、三峡库区和乌江干流三个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中,加之国道319线和渝怀铁路贯穿县域全境,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优势。

  酉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已实施了16年整,始建于1991年,到2015年止,共涉及改造钟多、龙潭、麻旺、龚滩、兴隆、板溪、铜鼓等5镇2乡32村,受益人口达16万余人,共计完成改造中低产田土21.55万亩,完成总投资8231.43万元,累计完成总工日336万个,共动用土石方672万立方米。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缓慢。其一,自然资源条件差。项目实施以前的项目区,一方面农业资源贫乏,人多地少,人均仅1.2亩。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大量水土流失,水利建设滞后,而且耕作零散。耕地资源不足与生产经营粗放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其二,传统生产意识浓厚。长期以来,群众满足于种粮、养猪的单一生产结构,虽解决了温饱,但人民群众生活仍较为贫困。项目实施以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为:水稻370公斤/亩,玉米250公斤/亩,红苕200公斤/亩,土豆160公斤/亩,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我县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在XX市直辖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为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建设十五年来,我县在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项目区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为农户走向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为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动作用,为科技的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新品种推广起到了幅射作用,为农业招商引资起到了载体作用。十六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得到了全社会关注,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重,在我县一个个全新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园区正不断兴起。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首先我们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确定了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是水利措施做到渠相通、池配套、渠防渗、节用水、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农业措施做到田成方、地平整、土改良、培地力、精施肥、种优良、间套种、防病虫、机作业。三是林业方面做到树成行、经济林、绿化带、保水土、生态好。四是交通上做到路相通、人畜走、农机行。五是发展多经基地、养殖加工,实施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土地治理改造

  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15500亩,修建各种堰渠300公里,其中干渠26公里,支渠、主渠48公里,田间排灌渠系226公里(排洪、排湿沟45公里),机耕道52.3公里,便民耕作路 55.6公里,建农田制口、桥、涵、闸、渡槽等23284处,建滴灌喷灌设施200亩,建蔬菜大棚300余个,完成河道整治3.7公里,改造恢复河滩地1500亩。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总工日336万个,共动用土石方672万立方米。

  2、多种经营开发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多经基地29000亩,其中建香桂基地4000余亩,建半夏─天冬gap 药材生产基地200亩,水果生产基地3000亩,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反季节精品蔬菜基地10000余亩,建市级黑山羊良种场一个,种猪场一个,良种长毛兔养殖场两个,养兔5000余只,以及其它一些多经种植项目,引进各种业主到项目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共有20余家。

  3、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搞好农田防护。十六年来,完成四周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共栽植杨树10余万亩,完成园区主要道路、沟渠、河堤绿化35公里,实施农村生态庭院建设,建农村沼气池3000余口(户),节能灶改造2000余户,庭院经济栽植经济林木1500余亩。

  (二)投资情况

  自XX市直辖以来,上级加大了对我县项目建设的力度,项目资金每年不低于15%的幅度递增,给项目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资金保障,同时我县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融资渠道,加强部门协作,集中力量打好园区建设总体战,共同塑造农业综合开发精品工程。小坝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是我县项目实施工作的经典范例。众所周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全方位跨部门的宏大工程,切实加强部门协作,统一项目管理,广泛筹集资金并作统筹安排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在县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县计委、农综办、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局、国土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建设中体现了全局观念,坚持“三统一分”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验收、分工负责)集中一切力量打好项目建设总体战。据统计,自91年冬我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以来,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共7438.43万元。详见表1:

  另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投资开发,项目区农民自筹资金开发等,据不完全统计,亦达1000万余元。

  三、综合效益分析

  自98年XX市直辖以来,西部大开发的春风给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农业综合开发的契机,坚持统一规划、集中成片、整体开发的工作思路,突出体现规模效应,以实施园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精品工程,全面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在项目区现已初步形成了农、林、路、渠的合理布局和林果、粮牧立体、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一)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如钟多镇花园村、新桥村修建的傍山渠,双复村修建的倒虹吸管、过水渡槽,铜鼓乡修建的过水机耕道桥,每个项目区分布了“井”字格局的排水灌溉渠系和路道网络,解决了当地群众盼望多年想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难题。现在,项目区已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新格局,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如1999年、2015年酉阳在多次遭受大暴雨袭击中,项目区的经济损失轻微而非项目区损失严重。

  (二)提高了科技含量,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六年中共引进推广优质稻高产配套、山羊高床舍饲、名优水果、花木栽培,半夏培土栽培、温室蔬菜、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适用科技8项,农民参与科技培训人数达5万人次,是项目区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

  (三)美化了环境,项目区风光更加迷人,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配套实施,不仅改变了夕日光秃荒芜的恶劣自然环境,生态效益显著增加,同时给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四周山坡,大兴植树造林,栽植杨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为我县的杨树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保护了生态,也给农户带来了直接经济利益,首先节约了燃料支出,其次提供了优质肥料,其三搞好了环境卫生。据估算,一口沼气池每年给农户带来600元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共节支增收180万元。另外,几近来,由于“农家乐”的兴起,区内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四)增强了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开发,项目区2015年比1998年每年增加农业总产值2660万元,其中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6万公斤,肉食水产品156.7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1130元增加到2015年的2700元,年均增收157元。

  (五)实施多经开发、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项目区经过调整结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迈进,种植结构得到合理调配,优质稻、菜经粮、果经花、药畜林(草)等格局正在形成,龙头企业也正在兴起,成为项目区经济增长的有力途径。据统计,现在每年项目区蔬菜种植达10000余亩,比1998年增加面积8000余亩,增蔬菜1600万公斤,产值1600万元;新增种植水果面积3000亩(其中桃园300亩,梨园500亩,草莓450亩,猕猴桃、布朗李、大青枣、枇杷等250亩,其它1500亩),增水果300万公斤,产值300万元;建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增产花卉苗木400万盆株(球),产值400万元;新增种植药材700亩(其中半夏gap基地200亩),增产值180万元;建山羊高床舍饲示范基地一个,发展农户500余户,增产值120万元,建良种长毛兔养殖场两个,发展长毛兔(肉兔)5000余只,增产值60万元。

  经项目实施,项目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移到适应市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的模式上来,从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四、办法和措施

  我县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特别是在XX市直辖后,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综合效益,总结起来得利于:开发思路明确,基础设施完善,加大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政策优惠。

  (一)明确开发思路。农业综合开发机遇难得,为把好事办好,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围绕这一思路,一是着力于搞好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了“果、药、林、畜、蔬”等特色产业。二是合理种养结构,在主攻单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水改旱、粮改经、种改养”工程,多种经营快速发展,粮经产值比由1998年的4:6调整3:7。三是调整品种结构,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实施种子工程、白色工程、无公害工程,发展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市场占有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改革耕作制度,采取间混套种,推广多元化立体种植,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项目区复种指数由1998年的195%提高到现在的215%。

  (二)完善基础设施。针对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的状况,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企综合开发,实行资金、物资、科技、劳力集中投入,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等措施配套实施,力求项目工程,建设一片、配套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十六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19.58万亩,项目区内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旱涝保收能力显著增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着力实施了“三抓”措施:一是抓良种,配套项目实施,先后引进了高山蔬菜品种10余个,优质水果品种8个,畜牧新品种6个,蔬菜新品种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5个。目前,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抓示范,利用项目资金或引进业主,扶持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场,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有力推动了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1999年,由生态办科技人员在项目区承包土地200亩建立了生态林苗木场,由外地客商投资建立了经济林苗木场300亩,2015年由畜牧局科技人员在项目建立了山羊高床舍饲示范场和良种长毛兔养殖场,大力地带动了项目区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是抓推广,引进推广种子包衣,生物防治,配方施肥,抛秧等增产增效技术10余项,夯实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基础。

  (四)调整农业结构。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按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区域总体布局,确立了“果、药、林、畜、蔬”等特色产业。在做法上,采取先宣传发动,再示范引导,后全面开发的工作思路。首先,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先后多次组织项目区干群外出考察,组织培训和科普活动,受训人数达5万多人次,使项目区群众思想从“要我开发”转变为“我要开发”。其二,扶持先进群众、生产大户和外地客商建立示范园,以典型的事例教育和启发项目区广大群众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情,农业综合开发十六年来,先后引进各类业主和专业户20余家。其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其积极投入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中,十六年来,项目区农民土地进行多种经营项目的面积已达到29000余亩,是改造耕地面积的15.8%,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点。

  (五)优惠开发政策。为吸引有关方面积极投入项目区开发和结构调整,切实采取用足用活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承包、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约经营,从事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将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国土治理资金等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捆绑使用,通过政府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支持龙头企业、典型大户和项目区群众发展种养业,从新品种推广运用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均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花卉苗木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水果蔬菜基地、药材杨树基地等项目,培育出了一批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各项管理

  1、强化领导,层层负责

  首先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局、项目乡镇等相关部门单位第一负责人任副组长,切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监督施工管理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指挥部,负责日常具体施工管理,完善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奖惩逗硬,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2、科学规划,体现区域特色

  按照“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形象,一流的工程效益”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效益开发,坚持以内涵开发为主,注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工程相结合,并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特色经济,变优势为效益,充分体现了区域特色。

  3、广泛宣传,全民行动打好开发总体战

  让项目区及全县人民认识、了解、支持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是项目实施成功的首先条件,为此我们采取经常召开群众会进行情况摸底,到处学习参观,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发动,使其明确了解实施项目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我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举措。

  4、规范管理,全面落实新的项目要求

  解放思想,努力适应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及回良玉副总理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坚持"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切实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转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农业产业化工程项目,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

  (1)资金管理

  我们一直严格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执行县级报帐制。特别是近三年项目实施工作中,我们积极推行项目县级报帐制、工程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公示制、法人制和监理制,并取得了可喜成效。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和严格的项目审计制度,努力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首先我们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实际运行中,坚持了“七不准”(即不准用项目资金搞非项目建设,不准用项目资金发放人员工资以及支付工程无关的费用,不准将项目资金作流动资金搞经营创收活动,不准将项目资金暂借他人,不准用项目资金列支招待费和提取管理费,不准虚列支出,不准用白条入帐)。执行中在项目资金的拨付时,首先由项目资金施工单位提出资金拨付的书面申请,由项目实施指挥部提出用款计划,再由监理部门出据提款申请表,项目法人代表和财政主管签字后由财政传帐支付。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进行帐务处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一支笔审批”制度,按时向财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和年度工程竣工决算报表,严格履行县级报帐制。同时在资金管理中强化了财政监督、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作用,从而规范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在以前项目中出现的现金支付问题,我们整改及时,迅速得以全面规范。

  (2)项目管理

  我们在2015年以后的各年度项目实施工作中,一是进行了项目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和落实,过去我们一贯采用的是“小段承包,全民开发”的施工承包形式,这种办法在过去的农业综合开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优点在于:可以化整为零,有利于全面发挥各技术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项目建设的力量,有利于提高竞争意识,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按期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工程任务,其缺点在于:管理分散,工作量大,与国家项目管理要求不符。近两年来,我们积极推行招投标制,以集团承包方式组织施工;二是实行政府采购制,项目工程所需一切大综物资均由政府采购办公室统一招标购买;三是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项目监理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这是我县在项目管理上的又一次提高,正向项目管理规划化方向迈进,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实施管理。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县级报帐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公示制、法人制和监理制,克服各类消极因素,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充分肯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作用和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认真研究改进。

  (一)建设水平不高,开发深度、广度不够

  总体上看,项目建设水平、开发内涵均在一定程度存在不足。从深度上看,向农业延伸领域开拓不广,偏重浅表层开发。在开发的措施上,存在单一化倾向,综合性特点突出不够。未能充分利用好科技成果在项目区建设中的作用,科技含量较低,就小坝园区情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中所分的份额远低于国家要求。管理水平低,农业综合开发是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工作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协作意识,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高水平发挥效益。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建设中首先要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提高区域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项目区内发展特优新产品,从而带动本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其次要充分体现产业特点,在项目建设中积极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特色,使之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明显,具有鲜明行业个性的种植业、园艺业、林果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等产业化园区。其三要体现技术特色,使项目区的技术推广应用具有先进性,紧紧围绕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瞄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快其转化和应用,加强种子种药、高效施肥、设施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等高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真正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我县农业的示范基地。

  (二)投资政策落实不到位

  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和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长期以来,我县积极按照项目规定相应落实配套资金,但由于县级财政的困难,始终不能足额完成配套任务,造成项目建设上投入的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体现“民办公助”这一要求上,农民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这一投资主体更是没能挖掘和利用。农民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要充分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思想,体现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多年来,由于宣传发动上组织领导上的不力,项目实施中劳动积累工的利用不够充分,这无疑对项目建设的投入上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对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进行不断加强和完善、规范,切实加强水利劳动积累工的管理,要因地制宜作出明确规定,真正使水利劳动积累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有度,用之恰当,保护农民投工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拿出农民投工投劳相应的调整措施,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项目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项目区招商引资的力度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需建立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和增加项目建设投入的机制,二是招商引资政策有待完善。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新建成,政府在诸多方面的管理还不成熟,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对已建项目区管理的政策和方法与之相匹配。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完善运行机制,要充分体现“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民群众投资项目建设,引导内资、外资和工商资本共同开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示范园区。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已建项目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优势,着力营造项目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项目区或承包经营农田,开发建设科技含量高的种养生产基地;或兴办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总之,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结构调整有待深入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十五年来,我们在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实施多种经营开发,结构调整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对结构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计划多、口号大、工作落实少,同时对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缺乏长远规划,难于形成和把握农业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和重点。二是结构调整趋同,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正确的指导和信息来源,项目区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倾向比较突出。三是对中介服务重视不够,从产前服务看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明显滞后,从产中服务看,传统的地域性服务削弱,新兴的专业性服务兴起缓慢,从产后服务看,整个流通环节服务相对滞后,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之一。四是对入世的压力挑战认识不足,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农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等待观望思想严重,没有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找到优势、找准位置、找出突破口。

  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与之相适应,我们要在今后的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服务;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公司+农户”的路子,并严格实行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鼓励采取反租倒包,农户互换、互让、租赁等形式,加快土地使用权的快速流转;要在突出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实行开放性开发,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一个由政府搭台,业主唱戏、部门服务、农民受益,各方满意的开发新机制,推动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水平,圆满完成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的各项任务。

【县项目工作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县重点工业项目调研报告范文12-22

关于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范文04-24

关于县重点工业项目调研报告范文03-20

县粮食产销存调查报告01-21

关于县物流企业的调查报告01-30

县有关留守儿童调查报告09-04

县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9-04

关于县供电情况调查报告02-25

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调查报告范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