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职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0 05:37:5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求职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求职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求职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6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1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为此,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于2006年3月起共同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问题的研究项目,并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于5月至6月间进行了一项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多方面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考察。

  一、项目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项目的研究设计

  本项研究从对大学生的实际调查入手,希望通过考察大学生真实的求职经历和复杂心态,对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的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思路和政策建议。在相关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本项研究还期望对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一些观念和认识作出回应,特别是期望澄清和明确对今天中国大学生的认识,以对大学生的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因此,本项研究对大学生的相关观念与态度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作为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本项研究考察和了解的内容。

  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本项目也将这方面的问题纳入了考察范围。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措施,但却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评估与反馈机制,因而不能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研究还特别将大学生对这些政策与措施的态度及其有效性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但也是一个构成非常复杂的人群。从学历来看,一般把从大专学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多个阶段和层级的学生都归为“大学生”,但不同层级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却存在很多差异。这次研究集中关注的是人数最多的本科生,具体而言就是2006届本科毕业生。

  在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本项目还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或电话及问卷访谈,希望发现和确定用人单位需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之间普遍存在怎样的距离,以期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明确企业和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可以采取的措施,从而最终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项目实施情况

  本项研究对全国16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475份,回收率为86.88%。这16所大学为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和兰州大学,在地域分布和专业门类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所进行的访谈结果,与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对于印证和比较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多方面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本项研究还得到了新浪网提供的独家网络资源支持。在2006年4月到6月间,新浪网发布了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并吸引了较为广泛的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点击并填写问卷的人数达2084人,为本项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照与分析价值的数据资料。

  二、大学生求职结果的统计分析

  从对3451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参加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男生为203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94%,女生1417人,占41.06%;从大学生的来源地看,来自大城市的占总人数的16.93%,来自中小城市的占36.31%,来自农村的占46.76%;在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方面,48.50 %的学生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或其他方面的资助,需要申请经济方面的支持但没有申请的学生占22.94%,需要依靠助学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助以完成学业的比例是28.56%。另外,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有50.30%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

  有关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新浪网调查数据为41.99%),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新浪网调查数据为7.27%),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7.25%(新浪网调查数据为36.50%)。

  本次调查显示,在社会普遍关注的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中,学生性别、大学所在地区以及专业等因素与大学生就业水平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关联。由于新浪网上参加调查的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男生为75.22%,女生为24.78%)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不完整,所以这里不对网上数据进行专项方面的对比分析。

  (一)性别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似乎不及人们想象的严重。

  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中,有27.3%(12个)的受访者承认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但仅有3个受访者偏向于招收男生,有72.7%(32个)的受访者认为在招聘人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是会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二)地区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依据大学所在地区,将参加此次调查的16所大学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其中,东部地区高校 “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三)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三、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本项研究重点考察了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学校教育、政策支持、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03%)。

  但延续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双重心态,当前大学生的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仍存在一些罅隙。例如,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方面,虽然有67.1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75.22%)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大学生尽管对于收入的要求已日趋合理,但“零工资”的出现(占1.58%)(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1.63%)却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地改观。如仍有45.93%(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59.35%)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人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中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并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岗位。

  论及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中,有77.3%的用人单位(34家)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认为在薪酬方面期望过高的用人单位有16家,认为地域期望过高的用人单位有9家,在个人发展机会方面期望过高的用人单位有7家,另外认为出自名牌大学的学生普遍要求过高的有用人单位有1家,认为对假期有过高要求的有1家,对行业期望过高的有1家,对专业对口期望过高的有1家。

  同时还有20.5%的(9家)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务实,甚至为了就业而降低了期望。

  2、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就业能力仍有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在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有24.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24.7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18.84%)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如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时,在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出现在专业能力(31.88%)(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40.65%),自我表达能力(35.8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2.05%)、外语能力(32.09%)(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9.76%)、人际交往能力(30.36%)(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2.05%)等方面。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恐惧感可能更高。以人际交往为例,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的为26.51%,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31.99%。

  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2)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5.13%)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52.24%。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0.98%)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值得重视的思路和途径。

  1、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有25.61%和41.27%(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6.35%和30.42%)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仍达30%以上。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接受访谈的44家单位中,有59.1%(26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调查显示,对社会兼职表示认可的学生高达55.65%(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91%)。因此,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联系,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

  3、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例如,在寻求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过程中,有40.92%(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2.49%)的学生希冀学校能提供信息和推荐。在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中,分别有47.45%和17.38%(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45.10%和30.27%)的学生持“一般”或“没有什么作用”的观点,完全持正面态度的仅占33.78%(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24.63%)。

  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改进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特别应该加入就业心理的课程,学校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方面做好工作。

  4、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如果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工厂,大学毕业生视为其产出的话,那么教育资源的配置则属于其输入部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东西部高校以及名牌高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就业率的差异,则说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三)政策供给与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

  关注和重视解决好国民就业问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而就业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既定的政策安排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作用仍有待加强和观察。

  1、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之间存在偏差,政策宣传与政策执行的力度有待加强

  政策供给本来应该与特定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政府现在出台的政策和措施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但是,相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仍没有深入下去,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上。例如,在关于“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56%(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2.67%),“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分别为23.77%、58.39%和13.93%(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18.25%、58.31%和20.77%)。可见,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层面仍须加大力度。

  2、学生对政府政策的预期仍比较低

  除政策供给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政策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外,学生对政策的有效性也并不乐观。例如,在问及“你如果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你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时,有26.1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43.92%)的人回答是因为“对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此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政策的预期是有限的,而这也将影响政策应有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潜力的实现。

  (四)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家庭与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1、整体层面:直接影响较小。整体层面主要是指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产生的影响。根据本次调查,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的仅为4.83%(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4.30%)。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就业水平通常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就业职位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地区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供本地毕业生选择,而欠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通常相形见绌。

  2、具体层面:单方面影响较大。具体层面主要指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这方面因素为自变量所进行的重点考察表明,尽管这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23.58%、22.20%和17.45%;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工资起点大多集中在2000元以上,占36.49%,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的工资要求则集中在1000-1500元,分别为38.14%和37.76%,提出在2000元以上的仅为两成稍强。就择业的方式和途径而言,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倾向于从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来寻找出路,其中有51.29%的学生认为家庭和社会关系是求职最有效的途径;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则重点依托于学校的推荐,相应的比例都在四成以上。

  四、寻求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四维。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我们也须从这四方面入手,重点推进,全面突破。

  (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并维持大学生身份认同

  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1、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1)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2)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首先,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如果人们无限制地降低大学生的岗位标准,甚至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混为一谈,这很有可能带来“大材小用”的后果,导致人才浪费,而不能人尽其才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隐性失业。其次,这为我们调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提供了空间。大学生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例如,在关于大学生对求职挫折和失败的认识上,有76.0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79.08%)的学生认为这是一次必要的人生经历,另有21.0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1.60%)的学生认为这种经历会“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积极”,而对学校、社会等的负面评价都不超过15.0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相似)。这种身份认同为必要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期”。

  2、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系统性专门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专业实习则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的准备。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

  (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根据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从学生的角度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学校活动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他们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也普遍较高。

  在校内活动之外,校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已被学生视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在这一方面,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都没有太大的认识差异。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也提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单位的实习,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

  (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为本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1)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现实经济发展相匹配。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或专业所面临的不同就业形势。不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格局,其中用人单位在不同就业领域吸收的不同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也不同;二要充分考虑专业内部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在专业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专业内部课程设置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获取,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此,不同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整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2)可有选择地推行“2+1+1”的综合培养模式。“2+1+1”模式是最近提出的一种的新的大学培养模式,即把大学本科四年培养期分为三段,前两学年按专业所属学科、第三学年按所在专业、第四学年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要设置课程。这种模式将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有志于尽早进入市场竞争的学生的需要。(3)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望,注定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同源性。但是,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张皮或者职业技术教育日渐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的状况。实质上,要祛除高等教育的“虚火”,我们可以考虑高等教育主动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利用高等教育现有的资源和师资,大力培养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

  2、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分别设计相应的学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修,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自为阵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事实上,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就有一些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以此作为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也应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就业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途径;其次,完善求职技巧的指导工作。如何在就业过程中处理好自身能力、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如何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学校教育对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的培训;第三,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广泛的,它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某种信任关系(如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决策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首先,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制。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即通过保护性政策限制外地生源和外地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本地区就业的现象,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其次,加强管制,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如“男女有别”、“进者付费”现象,应予以坚决抵制;第三,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无论是对于学校的信息指导服务和政府、社会的信息提供服务,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如在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中,对学校的信息服务表示不满的就达17.38%(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0.27%))。因此,政府应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努力整合各类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监管工作。包括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包括灵活就业的人员(包括自谋职业、符合目前劳动部门就业定义的人员等)的就业率和不包括灵活就业的就业率,分析和判断隐性就业带来的就业率计算失真的问题,公布并分析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时,政府可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平台,详细地公布各专业乃至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督促学校、社会对学生负责。

  3、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措施,但却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评估与反馈机制,因而不能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这些政策与措施往往是一些救急性的、修补性的非长期措施,并在很大程度上经常以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作为前提;同时,与政策相关的承诺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与社会承载了许多或许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意义上,缩小具体政策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是提高政策有效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四)社会:打造公平、公正、宽松的就业环境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是约束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社会环境。

  1、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上的消费者,掌握着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权,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决定性的。但是,目前用人单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诸如“高学历崇拜症”、“唯实践论”等现象。因此,消除对应届大学生的偏见,消除人际关系等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表明,许多用人单位并不认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什么社会责任;如果可以做什么事的话,就是向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

  但也有用人单位有着明确和强烈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认识到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尊重意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其生存能力却似乎越来越脆弱、竞争力似乎也越来越弱的现象,与用人单位不尊重大学生的意识不无关系。因此,需要倡导整个社会提高对大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否则,在几年之后可能会导致一个新的人才匮乏的问题。

  2、社会舆论。社会舆论的功能是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舆论界在就业指导以及就业相关信息方面所做的工作可以看作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近年来,一些媒体报道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如作假等,无限制地加以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因此,拒绝对大学生的“妖魔化”,以避免给予大学生过大的和不应全部由他们承担的压力,也是寻求突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本项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对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的反应,以及对就业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出“求诸己”的传统心理,从自身寻找问题的原因,不怨天尤人,而将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64.09%)(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71.51%)和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27.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0.56%)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达76.00%(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79.08%)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还有21.0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31.60%)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积极”。这一结果反映了今天大学生成熟、健康的个体心理和对社会的稳定而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对“个人发展机会”的重视则反映了大学生超越物质主义、追求多元生活目标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这些都是今天中国大学生可贵的品质,也是值得珍视的社会资源和精神资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中国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问题一样都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将这一问题与大学扩招直接联系起来可能具有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说服力,但实际上是对人口因素的一种消极认识。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时,应避免将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作为确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和标准,而应确立有远见的国家文化战略,并使大学教育包括专业设置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长期目标。

  无论是将目前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归结为大学生数量太多,或从大学生自身寻找原因,表面上看虽然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或根源,但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模糊和转移了问题的焦点。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跳出在就业主体身上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狭窄思路,充分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以对大学生的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求职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08-21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20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4-23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9-25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10-28

就业调查报告01-17

销售情况调查报告03-21

手机情况调查报告03-21

熬夜情况调查报告11-25

近视情况调查报告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