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09 15:34:4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和田市人民法院结合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力度。在精神文明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立足实际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坚持生态立村。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力倡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引导农村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走生态立村之路。从养成教育入手,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硬件建设等措施,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田市投资在乡镇建立生态化粪池,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实现了垃圾袋装化,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

  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治理村庄"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着手,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路、改厕行动。在此基础上,开展清理"空心村"、废弃旧房、猪牛栏和厕所,推进人畜分居,整治改造村庄环境。在村庄规划中,根据农民意愿,坚持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传承传统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不搞千篇一律;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创新载体,注重实效。一是充分发挥老区优势,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形成了以瑞金、兴国和于都等革命旧址为一体的教育阵地网络。二是坚持"定规范、抓示范、促养成",制定村民公约、编印公民道德通俗读本,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组织农民参加夜校学习,促进农村道德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开展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进村、文明育人"活动。即建好一所"道德夜校",栽种一片"道德林",建起一面"道德墙",兴建一座"道德亭",传承文明新风尚。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分类指导,典型示范。一是抓好红色村镇文明创建。充分发挥瑞金、兴国、于都等县(市)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优秀革命传统道德。二是抓好生态村镇文明创建。充分发挥崇义、上饶等地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的优势,创建"文明生态示范村".三是抓好后进村镇文明创建。充分发挥农村新风理事会、妇女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

  以让农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多管齐下,多办实事。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创建一批达标文化站,新建一批农村文化设施,培养一支文化工作队伍,扶持一批农民业余剧团,建设一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建立一支村级电影放映队,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申报一批文化名村,树立一批圩镇社区文化示范点,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建设。注重调动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组织"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民群众。

  二、要着眼于增强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活力,实行联动机制,把创建成果与城镇有关部门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使农民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在全县农村开展了科技型、法律型、文体型、卫生型、美德型"五型光荣户"创建活动。

  明确创建标准。"五型光荣户"的条件定有五条:一是法律标准:家庭成员学习并掌握民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中与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等。二是卫生标准:院内及室内进行净化、美化,按照村规民约、文明楼院的卫生要求,认真落实门前"三包",按时清扫责任区等。三是科技标准:家庭依靠科技致富,有一个以上科技项目或是专业种植、养殖户,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四是美德标准:孝敬老人,邻里团结,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等。五是文体标准:家庭成员经常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坚持常年订阅文体类报刊等。

  严格评选程序。坚持六个评选环节,即农户自报、自评,农户间互相评比,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民小组长组成评议小组进行审议,村党支部、村委会审定,镇党委、市文明委审核授牌,获奖家庭照全家福、上光荣榜、发放"五型光荣户与行业'文明创建联动卡'"."五型光荣户"每年进行两次复评,复评不合格的取消称号。 (网中网友情提示:发表论文请选择正规刊物)

  三、 针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薄弱的问题,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为依托,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扩大了工作队伍,增强了工作活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在活动中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有机结合。围绕提高科技种田水平,促进科技致富,协会会员采取现场指导、请技术人员讲课、创办农民科技夜校等形式,抓好科技普及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极大提高了科技到田入户率。二是与弘扬先进文化有机结合。通过自办文艺宣传队、编顺口溜、作打油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帮助农民接受先进文化熏陶。三是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把思想道德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户"、城乡联创共建文化中心户等活动之中,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四是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协会各总会、分会积极参与和督促开展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民主管理监督活动,促进了乡村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五是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坚持解村民难、帮村民富、助村民乐,帮助农民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和实现好农民群众的利益。

  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镇的一些做法及建议。

  丁堰镇地处如皋市东大门,总面积70.4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5.36万人。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省、市文明镇为契机,负重拼搏,奋力争先,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南通市文明镇、法治南通合格镇、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等荣誉称号,被如皋市表彰为招商引资、小集镇建设、项目投入、全面小康建设红旗单位,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工作等先进集体。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亿元,人均GDP达43200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010.98万元,全镇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形成了“乡风文明镇容美,和谐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建成省级文明乡镇(村)2个,南通市文明乡镇(村)2个,如皋市文明村(单位)25家。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以德育人抓教育,干群道德素质有了新提高。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一抓干部道德建设,树立做好官做好人。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文明标兵意识。今年党风廉政日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题教育。

  二抓党员队伍建设,永保党员的先进性。以镇党校、村公共服务中心为阵地,加强形势任务、政策理论、实用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镇党委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开展“学党史、作表率、比贡献”竞赛活动。

  三是抓职工群众道德建设,人人争做文明人。近年来,结合创建文明镇、卫生镇、平安安全合格镇等工作,大力加强了农村道德规范建设,以“文明和谐我先行”为主题,提高居民素质,重点开展了“清洁庭院、清洁河塘、清洁村镇”文明生态创建活动;“文明走路、文明行车、文明乘车” 文明交通倡导活动;深化“双帮”、“志愿者行动”、“春蕾计划”爱心文化弘扬活动。

  四抓中学生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习惯细节的养成。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培育学生文明习惯行为行成,教学生学会做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抓学校教师、学生进社区制度,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镇为了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大教育模式,为我镇社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施展才华的舞台,我镇各学校与社区建立了教师、学生进社区制度,例如每学期初,学校负责召集村、社区代表,召开会议一次,讨论并商讨本学期共建计划;社区应支持学校开展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放。全年教师进社区活动次数不少于20次,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不少于50次。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使学校与社区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学校作为农村重要的服务机构,与社区联系密切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2、群众创建抓载体,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新转变。近年来,我镇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群众,扎实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加快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10年我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39.55亿元,增长3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17亿元,增长57%;实现利税总额5.79亿元,增长6.6%;实现利润4.61亿元,增长8%。全年完成注册外资3078.4万美元,占年计划139.93%;到帐外资1205万美元;全年完成规模工业项目投入14.6亿元,占年计划112.3%;全年开工城建规模项目12个,开发房地产20.5万平方米,占年计划102.5%;全镇开工项目农业29个,其中,规模项目8个,一般项目21个;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8元,增长12%;人均地区总值36200元。实力丁堰不断增强。

  3、强化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净化家园。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作。

  一是突出设施建设。在镇区公共场所内设置垃圾桶(箱),镇区公共场所有禁烟及禁止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的标志。对镇区环境卫生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建设,我们按镇区整体规划实施了镇区公共厕所水冲式改造,镇区共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1座,设置封闭式垃圾房、垃圾桶300多个,设置环保型果壳箱100多只,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镇区垃圾达到了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全面落实临街单位“门外三包,门内达标”的镇容环卫责任制,镇区主次干道无“八乱”现象。农贸市场车辆乱停放、店外店、摊外摊等秩序混乱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突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全镇先后组织了1500多人的队伍,花了十天时间对全镇所有的河道、居住线、农村公路、人口聚居地突击整治,清理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园前屋后环境,清理水面恶性植物。去冬今春共整治三级河1条,1.86公里;村级河28条;41.5公里,累计动土90多万方,在清除恶性水生植物、清除生活垃圾、清除建筑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清除整修路面坑塘等工作上,做到应清尽清,全面推进到位。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镇范围所有一、二、三、四级河道基本达到了“底清、面洁、坡绿、岸净”的要求,我镇镇区和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瑞华文化休闲广场、机场油库的候鸟家园为代表,我镇形成了一批景观绿地和生态小区。

  三是建立长效管理。具体做到了“四个落实”、“一个建立”。全镇6个村7个社区落实垃圾袋装化收集、环境保洁员60名;投入资金60万元落实垃圾清运车辆60辆,新购大型自动装卸清运车2台套,新购垃圾箱、垃圾桶600个,新建垃圾池120处。

  4、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镇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等现代传播手段,对我镇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科学知识、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知荣辱、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形成现代文明理念。我镇在各村(社区)设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会理事会,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我镇10个村(社区)建有高标准的公墓,火化率已达到100%,全镇无乱建坟墓、乱建宗庙、骨灰装棺土葬等现象。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全镇人民得实惠。

  5、完善设施抓阵地,群众文体生活有了新变化。文化阵地及文体活动惠及百姓。两年来镇大力抓好阵地功能完善提升。镇财政拿出40多万元对镇文体活动中心进行整理装修,镇财政拿出400多万元新建12000多平方米的华盛健身休闲广场并投入使用。13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健身室、篮球场,其中三个村(社区)建成了高标准的农民健身广场,镇、村文化阵地开展活动正常化,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正常开展文体活动,两年来镇文体中心在传统节日,本着节俭,贴近需求,开展40多场有影响的文体活动比赛,丰富全镇人民文体生活。所辖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全镇有群众性特色文体团队5个,在“三送工程”中,全镇放影150场、送文艺节目进村进社区14场,全镇3万多人次参与了观看。近年来每年的元宵艺术节,都在镇区沿街街道进行荡湖船、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灯等表演;在文化广场举行活力丁堰大型文艺晚会,灯展、猜迷、焰火等穿插其中,让全镇人民过一个欢乐、和谐、健康、文明、喜庆的新春佳节,激励了士气、鼓舞了人心。

  镇建有局部四层的广播电视服务站,到目前为止全镇有线电视11640户,入户率达到93%,数字电视转户率达到90%,固定电话装机数(含小灵通)17750部,户均1.12部,百户电脑拥有量达到38.6台。

  6、村民自治抓规范,群众民主管理上了新水平。建立村民议事决策机制,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全镇13个村(社区)依托公共服务中心设立了村民议事室、会议室,建立健全了以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村(社区)“两委”联席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对村级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农村“一池三改”、居民新村建设规划等改善村容村貌的重点工作组织村民进行讨论研究,在讨论决定中,充分听取和广泛吸纳村民的意见及建议,使村(社区)两委的决策充分体现民意,更加切合村情。

  7、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作用。镇机关、各村(社区)、镇骨干企业、学校医院均建有公益广告或宣传栏(橱窗)等宣教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有计划。全镇各村(社区)做到推进村全覆盖,村规民约履约率95%以上。建立了镇村社会矛盾调处组织,全镇有专兼职社会矛盾调解人员65人,1~6月份,全镇排查矛盾纠纷12次,共梳理调处矛盾纠纷131件。接受来访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8、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村(居)、治校、治企工作取得新实效。在依法治村工作上,我镇把皋南村作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试点村,典型引路,在全镇全面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活动,全镇村民“四民主两公开”及民主意识普遍得到了加强。各村(居)均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将村级财务、费用上缴、一事一议资金收取和使用、计划生育指标等人们关注的重大事项定期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在鞠庄村示范推广了村务公开触摸屏,让群众更方便快捷了解村务公开内容,实施民主管理。在依法治校工作上,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工作,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定期到校讲课,定期开展法制道德教育,预防、减少和遏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在依法治厂工作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干部职工的四意识的教育,即市场经济法律意识、产品质量法律意识、劳动安全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健全,工会、职代会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劳动用工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无歧视性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9、爱心文化抓弘扬,关爱特殊群体有了新举措。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开放,珠心算、乒乓球、舞蹈、绘画、电脑等培训正常开展,培训有计划、有记载、有效果,全年少年宫接受未成年人活动5000人次。如皋市文明委、南通市文明委的领导多次突击检查,均非常满意。

  10、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让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加大对网吧、电子游戏厅等的监管力度,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指导站,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村(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定期向未成年人开放。

  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近年来,全镇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镇建有花园式的敬老院,入住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我镇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现皋南社区和凤山社区1556名失地农民均已进入失地农民保障体系,按月领取保障金。(按政策规定,16周岁以下领50元每月;男性16~50周岁、女性16~45周岁领取150元;男性50~60周岁、女性45~55周岁领取110元;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领取210元。)既充足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为我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到目前,全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75%、失地保险覆盖率70%、工伤保险覆盖率85%。

  12、结对帮扶为“十二五”迈进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09年全镇10个村(社区)665户贫困户全面与市级机关、镇域企事业单位共47家446人结对。其中:市四套班子领导1人帮扶3户,市级机关(含在城下属单位)34人帮扶34户,在镇的市级机关下属单位82人帮扶82户,镇公务员48人帮扶95户,镇下属事业单位145人帮扶219户,村(社区)干部77人帮扶173户,镇域规模企业59人帮扶59户。实施了一帮一或一帮二,做到帮户工作的全覆盖,为迈进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们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单位一些干部中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老板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才是硬指标,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大、政绩好、见效快。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2、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在一些村(社区)阵地建设加了,但在落实人员管理,开展活动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群众的参与性也不强、活动阵地变成了聋子的耳朵。镇级缺少综合性文体活动场馆,无法举办一些有影响、有意义的大型活动;镇电影院、文化馆、宣传栏等设施老化,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3、工作人员缺乏。目前乡镇抓精神文明建设专业人才少,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方式方法单一、思路狭窄,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创建的效果不明显。工作人员一方面存在着数量不足的问题,如镇党校没有人员编制,兼职人员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存在着基层工作者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平均年龄普遍偏大,思想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4、工作方法简单。创建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大多还停留在搞活动、刷标语、提口号、出宣传车等一般的、沿袭多年的老办法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当今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5、参与意识不高。调查发现,较多群众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

  1、农村经济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发达的经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举步维艰。事实证明,许多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很迫切,但苦于没有经济条件。因此,要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及集体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再有正确的引导,广泛的宣传,科学的方法,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展。要按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

  2、农民教育强引导,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农民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是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是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一部分农民群众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扎实开展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三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将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企业老板、种养大户、经济人。

  3、文体阵地强建设,满足农民生活新需要。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是要重点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好改造好镇文化站、健身房,下工夫建设农民大剧院、培训中心(成教学校)。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二是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组织灯会、歌咏、球类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电影、戏剧送到乡村,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三是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队伍。在抓好乡镇文化专职干部的配齐配强工作、加强思想和业务的培训提高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要着力抓好群众文化活动队伍、民间社会文化团体、民间艺术人才队伍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4、村容镇貌强整治,建设环境优美新家园。建设环境优美新家园,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在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一是按照村庄规划,加大基础性投入。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加大农村交通硬质道路建设,解决农民集中小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新建小区要按照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进行实施。二是进一步完善治理农村“脏、乱、差”长效管理措施。按照“以块为主、条包块管”的原则,对城乡结合部、后街里巷、镇与镇村与村交界处等重点区域的卫生死角展开集中整治行动。三是继续深入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培育农民卫生习惯。

  5、创建载体强创新,注入“乡风文明”新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一是强化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惠民资格。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党政机关、单位、(村)社区主要有违法违纪不文明行为,取消文明评比资格,农民有违法等不文明行为取消惠政策的补助。二要实行城乡共建。有计划地组织县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支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工农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和结对帮扶,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文化帮扶等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竞争上岗、交流等方法,引进一批有才能、有专业知识、热情精神文明事业的年轻同志尽快充实到队伍中,尤其是宣传文化队伍中,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战斗力强、作风硬朗的宣传文化队伍。四要加大精神文明创建投入,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尽快制定和出台多渠道的投入与产出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群众推动参与的良好局面。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工作开展调研报告01-03

开展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调研报告03-19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精选7篇)03-06

开展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调研报告范文03-20

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07-16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研报告07-29

村委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10-22

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调研报告03-26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1-06

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调研报告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