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自然分材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0-12-22 12:08:3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自然分材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今的中国一直在强调着改革,从“医改”到“教改”再到“房改”,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中国现在的发展而出现的。而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教育体制的改革一直都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让人眼花乱,到底哪一种方式才是最适合于学生的呢?我们一直在探索······

2010年3月28日,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习,我们期待着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我们实习的地点是温州市永嘉县上塘中学,来到这的第一天,我们就了解到学校正在进行一项重大的教学模式改革,就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转变,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经过实习,我们对于“自然分材教学”的了解逐渐增多,好奇心也逐渐增大。

因此,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探索它的实施效果,为以后的教学模式选择打下铺垫,我们针对“自然分材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问并用的方法,以温州永嘉上塘中学高一段和高二段部分班级为样本,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

一、概念中的“自然分材教学” 。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含义。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普读”与“补读”相结合及课外档案跟踪的方式因人分配学习任务的教学。 这个定义的主要内涵有:一是自然分材,相对于人为分层(校、班、组)而言。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和“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普读生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是做新的练习题),补读生上黑板前与教师一起研究疑难,进行补充式讲解和讨论。二是普读与补读是相对的概念,普读生与补读生是随着其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当日为普读生者,来日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三是档案跟踪,使课堂中不彻底的分材教学真正走向彻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进步档案,记载的是各自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学习,就真正的因材施教了。

(二)“自然分材教学”的教学基本环节。

1.激趣导入

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期待进入学习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谓导入,就是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引入。导入的方法很多,可用目标激趣、情境激趣、设疑激趣、故事激趣、释题激趣等多种形式。

2.反思诊断

导入新课后,学生便通过分组讨论,或自我练习等形式,反思前次学习中特别是作业中感到困惑的问题,相互点拨;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互批(或自批)作业。这一环节具有如下功能:一是让学生复习前堂,为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扫除“障碍”,牵线搭桥,以保证学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二是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与互批作业,发展合作学习精神与学习能力,同时也让优生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弱生;三是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调控教学进度,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四是为教师减负,经学生互批的作业,教师只需重点抽查,不必普批一遍——这样,教师可从批改作业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研究学生存在的问题上;五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盯着问题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养成反思和发现问题的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反思诊断的内容可根据学科不同有所不同,但大致可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就上一堂课留下的课外作业进行反思;二是教师可根据上一堂课,或上几堂课所学内容设置诊断补偿练习;三是可根据上节课的学习重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3.普读求是

这里的“读”,并不是常态下的“读书”,而是“教学”的代称。“普读”,就是面向所有需要教师讲解的学生进行教学。“求是”,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求,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因而,这一环节的实施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方法,常规教学方法和国内外教学改革中产生的先进方法、策略都可采用。但大致可由“读—议—释—思”四个环节来完成。详述如下:

“读”就是自学。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当然,自学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的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或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或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内容。教师的有效组织需要解决“愿意学”的问题。按照“三维目标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自主与自流是自学有效性的分水岭。

“议”就是相互讨论,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过程。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环节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主要问题有:①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②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不是围绕着教学要点,而是不着边际、漫无目标。或者学生不会倾听、收效甚微。③教师游离在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捕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因而,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三是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四是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不能浅尝辄止。

“释”即“释疑”,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与讨论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解疑难。在释疑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清晰。清晰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明确的语义、适中的语速、清晰的层次、流畅的表达给学生解疑释惑。二是恰切。讲解的深度、难度要适应学生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三是启发。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思考。四是点拨。何为点拨?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点拨者,“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也。

“思”既“反思”。这里不仅有反省的意蕴,而且有琢磨巧妙的记忆方法,记住所学内容的含义,还有总结所学内容形成基本结构网络的意思。

4.补读帮困

普读环节结束后,可进行当堂检测,学生做完后旋即出示答案,从而分出“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与非补读生。后者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前者则开始“补读”。补读就是补读生上黑板前与教师一起(或其他形式)研究疑难,进行补充性学习。补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尽量不让学生带着“误解或不解”的知识前行。否则,积重难返,久而久之,就会由补读生变为差生。应该指出的是,非补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日为非补读生,来日可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

5.总结建网

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疏理,有利于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都是不能牢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建网是学习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6.因人作业

“因人作业”强调的是“因人”,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可分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两种。一般学生只完成基本练习,学有余力者需要再完成拓展练习。基本练习以巩固知识为主,拓展练习则主要以形成能力为主。

二、上塘中学的学生们对于“自然分材教学”的看法。

(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在温州永嘉上塘中学高一和高二段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89.1%,其中高一段的问卷数为118份,高二段的问卷数为87份。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样本中性别构成为男性48.8%,女性为43.4%,未知为7.8%(N=205),具体见图表一:性别分布图。

图表一:性别分布图:


针对“自然分层教学”的特点,我们对永嘉上塘中学高一和高二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见附件一),此问卷主要包括8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对于选择题我们也进行了细致的统计,总的统计结果见一下图表二: